通城个子牌官网下载地址(建设强富美高新港闸)

通城个子牌官网下载地址(建设强富美高新港闸)

admin 2025-09-27 资讯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按照“强富美高”要求,奋力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突出“三大转型”,聚力“三城共建”,港闸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个子”长高了、“块头”变大了,“容貌”变新了,展示出品质新城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

回望这五年: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港闸的家底更加殷实。连续三年稳居全市重点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第一方阵,去年在全市重大项目年度综合考核中名列第四。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9.3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1.5倍、1.6倍和1.8倍。

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发展的活力更加强劲。“3+5”产业发展布局基本成型,市北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跨江合作、接轨上海的典范项目市北科技城得到沪苏两地主要领导充分肯定。研祥智谷、恒润科技等一批科技型、龙头型项目相继落户,五年来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超百个,累计利用外资7.54亿美元。

新城魅力不断彰显,城市的名片更加亮丽。城建考核、民生工程考核、城市长效管理考核连续四年保持市区第一。建成区面积翻了一番多,由五年前的22.5平方公里拓展到47.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84.1%提高到91%,“十米见绿、百米见水、千米见园”的宜居环境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

富民成效不断显现,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每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近80%,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639元,为五年前的1.6倍。北城教育品牌初步叫响,市北文体中心、天生福民中心等优质公共资源加快集聚,先后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

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围绕“两聚一高”,坚持稳中求进,坚定不移推进“三大转型”,多措并举加快富民进程,努力以“强富美高”新港闸建设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这样的港闸,宜居宜业!

建设“强富美高”新港闸

强在小而精

港闸很小,是南通最小的行政区。港闸不小,南接上海、苏州、北通苏北,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硬是将GDP密度做到2.5亿元/平方公里,接近全国排名第四的广州。秘密在于:项目为王、接轨上海和创新发展。

项目为王,推动经济社会起飞。港闸区开展项目建设“三百行动”,全力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数、投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不断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接轨上海,抢抓“桥头堡”优势。近年来,港闸与上海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接轨,打造了一个新城、建设了一批载体、形成了一套机制。新城,即市北科技城,园内项目扎堆、品牌集聚的发展态势初显。“1+3”载体,以市北科技城为核心,兴建南通综合物流示范园、南通科学工业园、北大街商圈。与上海静安区建立了园区共建的理事会机制,两地政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与上海进一步深度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加速成为南通乃至江苏接轨上海的先导区。

创新市北,激荡百年新内涵。张謇在港闸留下的“母实业”的创新因子不断被激活,城市在创新规划中崛起、产业在创新引领下升级。

晶城科技创业园,已成为港闸区吸纳高科技项目和人才的“重要阵地”,为港闸产业培育新生代;天安数码城,“深南”合作孕育的“长子”,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培育新动能上打好“组合拳”,推动中小企业在创业孵化、专精特优、智能制造、新兴业态、聚集升级、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工匠精益等8方面加速动能转换;新帝克,“马家军”科技创新团队执鞭,领跑全国单丝行业;国盛智能,在智能装备业实现创新进阶过程中又“加一把力”;集成电路,传统制造的“大脑”,25亿产业基金制造港闸“芯”……

小区有大作为。“小”地方创造出“大”的绿色GDP,高水平地把港闸人民带入全面小康社会。

富出好日子

坚持富民导向不动摇,港闸区主动担当,积极打好富民组合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普惠于民,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驾护航。

港闸区坚持每年排定十大类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续5年将财政支出预算的近80%用于民生事业,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59项,投资达69.83亿元。

五年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和56%,达4.1万元和2万元。

在全市率先实施“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制度。出台《港闸区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办法》,降低支出型家庭的准入门槛,提高救助标准。在重大疾病医疗、基本生活保障、劳动就业、贫困家庭教育等方面接连打出组合拳,精准消除扶贫帮困的“盲点”,力争“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在城市化整体推进中,五年内共搬迁居民48743户,发放基础养老金7408万元,累计建设安置房面积900多万平方米。

中小学生源数年均净增1500多人,中考成绩稳居市区第一方阵。十分钟文体圈全面建成。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

自今年初启动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以来,港闸区在推出“四理工作法”落实“走帮服”后,又在化解问题上亮出实招,推行五步问题化解新机制,努力打造解决群众难题的“加速器”。

问题搜集坚持突出困难家庭、老党员、重点企业等对象,聚焦群众在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解决的7类课题。出台A、B、C、D四类问题清单制度,化解问题更接地气、更有可操作性,让群众更具获得感。

港闸拓展服务方式,开展多种培训,让失业人员有更多机会。实行职业培训“双进双送”,为部分社区的残疾人、低保困难对象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这些特殊人群掌握一技之长。

五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近2万人。

美在心坎里

“十米见绿、百米见水、千米见园”,优良的生态已经成为港闸的特色和名片。

2014年初,通吕运河绿廊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启动通吕运河绿廊建设,2016年底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通吕运河绿廊是继我市濠河“第一生态圈”基本建成后,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第二生态圈”。

出门见水、抬腿入园。龙潭公园、唐闸公园、幸福公园顺利建成向市民开放。港闸区正在高标准建设白龙湖和宝龙湖两个市级湖泊公园。作为一个区域综合性公园、南通市生态水岸建设的典范和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项目,白龙湖公园以“生态、文化、活力”之姿展现风采。

三城同创,港闸区大力实施增绿、清水、畅通、便民“四大行动”,强势推进湖泊和公园、小游园、滨河绿廊等68个重点项目建设。新增绿化造林2.07万亩,景观绿化项目79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在加大绿化投入的同时,加强对辖区王榨林港、芦泾河、高店河、尖沟头河等20余条河道的截污整治。

如今,沿着满目泅翠的通吕运河绿廊漫步,城市绿肺的宁静与五水汇商圈的繁华若即若离。

高起点规划的五水汇商圈,迪卡侬、万达、赛格、宜家、南通1912等商业巨擘相继入驻,保利地产、万濠山庄、华强城优质地产抢购一空。“三年成势、六年成形、十年成城”,商、办、游、购、娱一应俱全,五水汇商圈已成为市区现代化宜居宜商、业态新颖、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商业新地标。

“欢乐五水汇”,今夏成了通城文艺惠民的新品牌。在五水汇大舞台,港闸区以运河文化贯穿始终,以跨地区城市联动形式,连续10周进行大型公益文化汇演。

这条生态绿廊,如今又被赋予了文化繁荣的重任,让周边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大餐。

高在新风尚

文明程度是检验城市高度的标尺。

港闸先后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修车老人”胡汉生,感动中国“磨刀老人”吴锦泉这样的榜样人物,经新华社、央视等中央级媒体报道后,“慈善双雄”感动了无数国人。好人来吧、道德讲堂、爱心超市、江海志愿者服务亭……从当初“慈善双雄”的交相辉映,到如今社会文明群星的璀璨夺目,文明之花已经在港闸大地落地生根。

从2013年全市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启动开始,港闸区上下同向发力,始终位于全市第一。在创建中,摸索出五化联动、市民巡访等过程控制机制,完善了现场考核、月度总评和绩效管理机制,有力促进工作的常态长效。今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六大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让城市即有高度,也有深度和广度。

融合创新,让港闸区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彰显,形成了区域融合党建新模式。“5+X”惠民街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区域内社区党建、社团党建、企业党建、商圈党建等资源,延伸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街区一张责任“清单”,引导各类党组织尽其所能、尽其所长,为群众提供多元、精细、高效服务。

从2015年开始,港闸区秦灶街道锐意创新,开启了基层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共建”的基层法治工作的新实践,在促进社会平安稳定、建设和谐港闸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也为实现“1+1+1>3”的行政效能提供了新模式。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村(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获评省现代民政示范区;“六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省法治创建先进单位和省“平安县(市)区”;寄递业安全监管、“三所共建”经验全国推广;区档案局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复查。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通城个子牌官网下载地址(建设强富美高新港闸)》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