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那种村口的老人,掐着烟屁股,磨磨蹭蹭地劝小年轻别去没人的地方瞎闯吗?在四川洪雅县的瓦屋山那边,村里人传了一条令人生畏的山道:走进去的人,没一个是原路回来的。这种话搁谁身上也许都当耳旁风,可洪雅人多半嗤之以鼻又不敢深夜多说,他们嘴上叫它“活死人之地”,至于背后,是不是有人真的魂飞魄散,谁也不愿琢磨太透。
老得有皱纹的乡亲听过祖辈的警示,说那路往山后蔓延,多年前明朝年间就已经不安生。你还别说,那会儿皇帝连夜急着下令封山,来头可不小。故事像雾气,缠着每条巷口。其实一开始,瓦屋山没啥神秘,顶多是大家柴米油盐的后山。要不是村民突然接连来报,说是丈夫早晨去山里找食油果,等天黑都没影,日子也许就这么过去了。更蹊跷的还不止一户人家,一时间村里气氛跟掉进冰窖似的,谁都怕自己成下一个失踪的。
皇帝听说了还真恼火,这路哪有正经道理?清点了一批士兵,披坚执锐地派过去。这一波,士兵们带着腰刀、火把和干粮,喊着号子进了山,结果呢?也是杳无音信。朝廷这才意识到,怕不是简单的强盗作祟,也许更麻烦。于是硬生生立令:瓦屋山附近,不许闲人靠近。初衷是保住人命,时间一长,这地方反倒变得更阴森。
民间流言如风盛,夸张到连傍晚的风都像有点儿妖气。有人说一到夜幕,这山几乎能把人心揪出来吓一跳;村口老太太唠叨,要是哪户人胆大“夜路行山”,保不齐半夜就叫不醒了。久而久之,瓦屋山“黄泉路”的名头算是坐实了——不是老天爷存心吓人,而是好些年没人再敢闲逛。
可世上天生有不信邪的,有经验的有好奇的,还真有往里钻的。1945年那会儿,山脚下住着个打猎成精的“老刘头”,年纪一把,闲不住,牵着训练有素的猎狗,准备摸黑捉兔子。村外三五个男人边抽旱烟边劝:“别往里去了,大雾要是起来,比米汤还稠,进了黄泉路——你可别怪我们没提醒。”老刘头哈哈一乐,脚下没慢,觉得区区一座山哪能难倒老猎手?
事实给了个当头棒。当天中午,雾像棉絮一样蒙了下来,说没就没了人影。当天傍晚猎狗的吠声在山里散了三声,随后也没再听见。后来有人说,良犬百里识主,哪怕风雪交加都能回来,可老刘头一去杳无,连猎狗都没见着毛发。这下子,压根没人再杠嘴,都说这山路,不是寻常“迷路”那么简单。
后来的几十年,山脚下的生活里,女人要熬药,有药材非得进深山不可。1972年春天,一对邻家姐妹约着进山。她们以为带着水壶、干粮,天亮前进,天黑前回就妥当了。结果当天下午太阳都快落了还不见人影,家人软硬兼施地找遍山口,没人影。几天后,有人捡到她们留下的草帽,说是掉在一小处塌陷的林地边。有人起誓听到晚上林里有女人叫喊,无奈紧接着风吹云散,一切归于寂静。这种事,左邻右舍茶余饭后总得说三五遍,成了晚上哄小孩不敢乱跑的理由。
人怕嘛,就有不怕的人更想试试。1974年深秋,洪雅有一帮地头蛇一样的“野外队”,科研工作也好,好奇心作祟也罢,成群结队地带着指南针、野炊锅、图纸进山。他们出发前还笑嘻嘻地开玩笑,“这路还能吃人?”可走到半道,玩笑突然变味。当他们掏出指南针指东指西,发现箭头全乱了套。你走一会儿觉得刚才还看见过那棵树,这会又绕了回来。整团人一下懵了,连平时最稳的林晓军都喊了句“糟了,真遇上岔气了”。队里当时实在慌了,靠以前带的求生信号弹发出求助,这才有人前来救援。在森林里折腾了三天三夜后出来,大伙的脸色都快蒙上了一层青灰。
更后面又有大人物来看个究竟。1990年,国际著名熊猫科学家安德鲁·劳里博士带队进山,刚进几公里就遇上老问题——一帮学者坚决不信邪,可一看电子表和罗盘,半天都没绕出一个圈来,连走路声在林子里显得格外空荡。博士他们不得已靠着刀在树上刻记号,等回到山口,个个衣衫褴褛,还笑称“比在非洲追狮子还刺激”。
99年冬天,瓦屋山大雪封山期间,熊猫专家郑明全领队去搜集野外数据。他们没想到仅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一群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逼得团团转。陪同的村民靠着对路况的理解,带着队伍绕了快两天出来,可郑明全倒在雪地里,大家找到他时,天已经黑透了。从此,这条路又添了一段沉重的故事。
再往近了说,2014年有支越野科学队,装备没说的,GPS、业余电台、防毒面罩、专门为瘴气备好的汉药汤剂全套伺候。他们还研究了好久前面的教训,自信能应对一切,结果到山顶才发现,电子表数据乱跳,指南针转得像闹钟。“这破鬼地方,真的和常识不一样,”队长回来后带着点后怕地说。最诡异的是,他们离开黄泉路后,回来才发现表上的时间足足比现实快了九个多小时,仿佛经历了一个谁也说不清的虫洞。
瓦屋山这条黄泉路,到底是怎么来的怪事?后来有贪学问的人专门考究。说到底,这山上的磁石含量奇高,遇上春夏交替或者打雷,四氧化三铁就让指南针失灵——科学点说,就是天生的“迷宫”。而山间湿气大,瘴气一来,人容易体力不支,就算再牛的猎犬,也有可能丢了方向还有命。古人打仗,摊上这片山林,多少亡魂安息在下面,埋骨青山居多,再加上数百年迷信“传说”越说越演变,胆子再大的人,夜里也难免做噩梦。
其实,细想想,咱们现代人自以为高科技武装到了牙齿,信的是科学,不怕迷信。可一旦真走进大山深处,哪怕你带着最新的卫星设备,也难免犯糊涂的时候。这“黄泉路”,它更像是一道考验人胆量和侥幸心理的门槛。至于真相,或许只有静下心来听山里的风,你才会明白,无论古今,有的地方,还是要心存敬畏。
有时候你会怀疑,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真的绝路?还是只要人不胡闯,万事总有回头路可走?这事儿,说到底,谁也没个准数。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活死人之地游戏攻略(四川黄泉路被政府封禁400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