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女战士穿着紧身短裙和高跟鞋,化着精致的妆容冲锋陷阵。
这匪夷所思的一幕,不是某个搞笑短视频,而是真实出现在我们电视屏幕上的抗日剧。这些剧集,打着历史的旗号,干的却是颠覆常识的事情,让人看得是又好气又好笑。
女战士的造型,堪比现代时尚秀场。她们穿着蕾丝手套,脚踩高跟皮靴,身上的短裙短到让人脸红。脸上永远是完美的粉底和鲜艳的口红,头发纹丝不乱,仿佛随时准备去参加一场晚宴,而不是去拼命。
男战士们也没好到哪里去。一个个发胶抹得锃亮,有的还染着时髦的发色,戴着耳钉,甚至还有纹身。这哪里是饱经战火洗礼的军人,分明就是从街头走出来的精神小伙,一脸的桀骜不驯。
更离谱的是,他们的军装永远一尘不染,干净得像是刚从干洗店取回来。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衣服连个褶皱都没有,这严重违背了战争的基本逻辑,缺乏最起码的真实感。
如果说造型只是外在的荒唐,那么剧情的设定更是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有的剧里,女兵穿着开衩到大腿的旗袍,甚至是露肩露脐的服装去执行任务。她们的动作扭捏作态,不像是在战斗,更像是在T台走秀,每一个动作都在刻意展示身材。
还有的剧情,战士们围在一起,竟然嫌弃窝头难以下咽。编剧似乎完全忘记了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百姓饿殍遍野的历史背景。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还有资格挑三拣四。
最挑战常识的,莫过于用弓箭对抗机枪大炮。主角光环附体,几支箭就能干掉一队装备精良的敌人,这种情节已经不是夸张,而是对军事常识的公然蔑视。
一部叫做《雷霆战将》的剧集,就因为这些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它号称是青春版的《亮剑》,结果拍出来却是一部战场上的偶像剧。
剧中的女兵护士,穿着修身的连衣裙和白色高跟鞋,在战地医院里穿梭。男主角们住在豪华的别墅里,喝着咖啡,抽着雪茄,完全没有战争时期的紧张和艰苦。战斗场面更是被网友戏称为晚会风格,打仗像是过家家。
这部剧最终因为内容与历史严重不符,受到了相关部门的严肃批评,很快就被下架处理。但它的出现,只是冰山一角。
在其他一些剧中,我们能看到戴着红色眼罩的女杀手,烫着紫色卷发的女特工,还有穿着皮夹克、骑着哈雷摩托的游击队员。海报的宣传重点,也往往是男女主角深情相拥的画面,抗日的主题反而被弱化,成了情情爱爱的背景板。
这种现象,连很多有责任心的业内人士都看不下去了。
老戏骨陈道明就曾公开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接拍这类毫无常识的剧。他认为,创作者应该对历史有最基本的尊重,而不是为了博眼球就胡编乱造。他的这番话,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
导演们也面临着巨大的质疑。很多人认为,他们不是不懂历史,而是故意为之。为了追求所谓的收视率和网络热度,他们选择用最猎奇、最狗血的方式来包装战争题材,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观众的反应更是直接。网络上,吐槽这些神剧的段子层出不穷,很多人直言这是在侮辱浴血奋战的先烈,看这种剧还不如去看搞笑视频,至少后者不会让人感到生理不适。
然而,一边是骂声震天,一边却是这类剧集层出不穷,甚至还能获得不低的收视率。这背后,反映出市场中存在的一种畸形需求和更深层次的行业问题。
不懂这套路,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为什么烂剧能大行其道。
这背后其实有一条清晰的产业链逻辑。对于部分制作方来说,拍一部严谨的历史正剧,成本高,周期长,还需要大量的考据工作。而套用偶像剧的模式来拍战争片,就简单多了。
他们可以直接找来当红的流量明星,用现成的狗血爱情套路,再配上光鲜亮丽的服化道。这样一来,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拍摄周期也缩短了。他们赌的不是剧的质量,而是明星自带的粉丝流量。
平台方的偏好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狗血加流量的模式,往往能最快地吸引眼球,制造话题。相比之下,那些需要静下心来细品的历史正剧,反而因为节奏慢、门槛高而被边缘化。
更关键的是,行业内对于服化道等细节的真实性,长期以来缺乏一个明确且强硬的规范。虽然有些荒诞的剧集会被叫停,但只要不触碰红线,很多打着擦边球的离谱造型和情节,依然能够过审播出。
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悄悄地消解那段沉重历史的严肃性。
战争是残酷的,是流血牺牲,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它绝不是一场时装秀,更不是一段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当我们的屏幕上充斥着这些穿着短裙、化着浓妆的战士时,我们传递给下一代的是什么?
年轻的观众,尤其是那些对历史了解不深的孩子们,很可能会通过这些剧,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会以为战争就是那么轻松、那么时髦,英雄们就是靠着耍帅和谈恋爱取得胜利的。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文化麻醉。
历史的真相,不应该被商业利益所扭曲。
我们并非要完全杜绝战争题材的娱乐化,但这种娱乐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更多像《觉醒年代》那样,既有艺术性又能严谨考究的作品。
在那部剧里,每一个角色的服装、道具,甚至是一句台词,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考证,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正是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才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我们需要更多有担当的创作者,也需要一个更健康的行业环境。对剧本和造型的历史真实性,应该有更严格的审核机制,不能让资本的逻辑凌驾于民族的记忆之上。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需要我们永远铭记的丰碑。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cf女人物各种h(化浓妆上战场)》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