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本是人们放松休闲的美好时光,可在江西景德镇,一位被大家亲切称为“鸡排哥”的小摊主却成了这个假期最忙碌的“顶流”,一系列围绕他展开的趣事、热事,让这个国庆充满了别样的烟火气。然而,在这热闹的表象背后,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这究竟是自然走红的奇迹,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呢?
火出圈的“鸡排哥”与“鸡排大道”:巧合还是设计?
“鸡排哥”本名李俊永,早在假期来临前,他就凭借独特的魅力和美味的鸡排在网络上小有名气。9月30日,“鸡排哥”在个人视频账号热情欢迎大家国庆假期来景德镇游玩,还贴心告知游客,国庆期间摊位营业时间将从下午3点提前到2点,一句“你为我千里奔赴,我为你美味等待”尽显真诚。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摊主对游客的真诚邀约,但换个角度想,在国庆这样的旅游高峰期前发布这样的消息,是否有着吸引更多游客、提升自身热度的考量呢?
与此同时,景德镇市政公用集团也来了一场“神助攻”。在“鸡排哥”火出圈的珠山大道(五中路口路段),约500米路面在9月30日中午13:00迅速铺设完毕,全新的“鸡排大道”闪亮登场。网友们更是脑洞大开,玩起了新梗:“高德地图提醒您,您已进入鸡排大道,请打开您的塑料袋!”这幽默的话语,让“鸡排大道”的热度持续攀升。市政公用集团如此迅速地完成路面铺设,并且恰好与“鸡排哥”的走红相呼应,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其中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是否是借助“鸡排哥”的热度来打造城市新景点,提升城市知名度呢?
疯狂排队与暖心互动:真实热情还是表演作秀?
10月1日假期首日,“鸡排哥”的摊位前热闹非凡。中午12点左右,“鸡排大道”旁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排在第一位的本地大哥,9点多就赶来排队,为了能和“鸡排哥”好好互动,接住他的梗,前一天还专门练习装袋动作一个多小时。这种为了一次与摊主互动而如此用心准备的行为,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有些过于“特别”。这是游客对“鸡排哥”的真实喜爱和热情,还是为了在网络上博眼球、获取流量而进行的刻意表演呢?
景德镇的市民们也格外暖心,自发到现场帮忙维持秩序。居民谢先生更是自费买了100个凳子,每天出摊前用电动三轮车拉到现场,供游客休息,直到晚上游客散尽才回家,有时近11点才能到家。这份热情与善良固然值得称赞,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大规模且持续的暖心行为,是否也有被刻意宣传和放大的成分呢?毕竟,在网络上,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和传播。
生意爆火催生代购与周边效应:市场自然还是人为推动?
由于“鸡排哥”的鸡排实在太受欢迎,生意火爆到超乎想象,代购也应运而生。有代购小哥中午十二点就开始排队,花了三个半小时才买到鸡排,每份还加价20元卖给顾客。不仅如此,“鸡排哥”的火爆还带动了周边摊贩的生意,形成了一片热闹的商业小景象。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代购的出现和周边摊贩生意的变好似乎是市场自然调节的结果。但仔细想想,代购如此高调地宣传自己的排队时间和加价行为,周边摊贩也纷纷借助“鸡排哥”的热度来宣传自己的商品,这是否是一种人为的商业炒作手段呢?通过制造热闹的场景和话题,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用油争议与专家科普:专业解读还是舆论引导?
“鸡排哥”走红后,大家发现他使用的是某品牌非转基因大豆油,他坦言用的油和家里炒菜是一个标准。这一说法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称赞他是良心商家,选用优质油品;也有人指出大豆油不适合高温反复油炸。
对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给出了专业解释。大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反复高温煎炸时分子结构易变,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还会破坏营养成分,导致营养价值下降。金晖建议,专业从事油炸食品的商家可选用椰子油、猪油等更适合高温烹炸的油类。专家的科普固然专业且重要,但在“鸡排哥”用油争议如此火热的时候出现,是否也有被利用来引导舆论、进一步炒作的嫌疑呢?通过专家的解读,将话题从单纯的鸡排生意上升到食品安全和健康层面,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这个国庆,“鸡排哥”用他的热情和美味,书写了一段属于景德镇的独特假期故事。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我们也需要保持一份理性和怀疑。是真火还是炒作,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这份热闹是建立在真诚和品质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被利益和流量所驱使的虚假繁荣。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疯狂假期攻略(国庆爆火鸡排哥与他的疯狂假期)》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