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建安五年,江东突现一匹烈马——孙伯符单骑叩关,仅凭千余旧部横扫六郡八十一州。
这位江东猛将枪挑敌将如探囊取物,更有一战挟死一将、吼杀一将的悍勇,由此以小霸王的威名显扬。
然天妒英才,孙策二十六岁便中箭殒命。若此子多活十载,赤壁烽火或当改写。
若他与“万人敌”张飞阵前相逢,又当掀起何等波澜?
挟将吼杀非侥幸,穰山枪影定乾坤演义中,孙策的悍勇有两大铁证:
其一,牛渚滩头,他左臂夹死于糜,右吼震翻樊能,此等“双杀”战绩,唯张飞长坂坡喝退夏侯杰可堪比拟;
其二,神亭岭下,他与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鏖战百余合,从马上斗至马下,扯袍夺戟,终以平手收场。
此二役足见孙策绝非寻常诸侯——他能统兵,亦敢陷阵;有韬略,更兼悍勇。然若以此断言他可敌张飞,却需从合肥城头的血战中寻得蛛丝马迹。
东吴众将始终迈不过合肥这道坎。太史慈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仅凭此战,张辽足以封住东吴猛将的武艺上限。
此非贬低江东武艺,实因曹营猛将的标准太过骇人——张辽和徐晃在延津双战文丑不下,而文丑又被关羽三刀斩首。这般算来,张辽之勇不及关张。
同时,张郃曾与张辽大战四五十合平手,却在穰山三十合败于体损赵云,潼关前二十回合输给复仇马超。马超则在葭萌关与张飞战成平手。
因此,有张辽的这杆大刀在,东吴的猛将基本没啥参与超一流猛将讨论的必要,设定上,就是比蜀汉阵营矮上一头。
长矛丈八啸当阳,翼德武境有三重张飞的恐怖,在于其愈战愈狂的“逆成长”。虎牢关时,他对决吕布五十合开始枪法散乱;下邳城再战,竟能独斗百余合;至葭萌关夜战马超,更将“以攻代守”的疯魔枪法推至化境。
细观其三大战例:
当阳桥头:一人喝退五千虎豹骑,借地势之威震慑曹军;
葭萌关前:二百回合逼平锦马超,以攻为守毫无破绽;
瓦口隘内:伴醉诱敌,与张郃玩猫抓老鼠由于,让凡人误以为是不敌对手,实则随便拿捏。
此等战绩,非但需绝世武艺,更要玉石俱焚的胆魄——而这恰是孙策生平未遇之敌。
小霸王战猛张飞:七十合或是生死线若将孙策置于张飞的矛锋之下,胜负关键藏于三处细节:
耐力对比:孙策与太史慈战至一百多回合力竭平手,张飞却能与马超挑灯夜战二百合。江东猛虎的持久力,恐难及燕人狂龙。
气势消长:孙策挟死敌将、震慑宵小,终究是“以力压人”;张飞长坂坡一吼,却是“以势吞天”。两相较之,霸者之气终逊疯魔之威。
实战梯度:太史慈≈张辽≈张郃<马超≈张飞。孙策既与太史慈平手,则至多与张郃同列。而张郃在瓦口隘五十合内尚能招架张飞,七十合后必露败相。
故孙策若战张飞,前五十合或可勉强接招;五十合后,张飞愈战愈勇的“狂暴”特质将彻底压制霸王枪;至七十合时,孙策若不智取撤退,恐难逃蛇矛穿心。
结语孙策的悲剧,不在寿数短促,而在未逢真正旗鼓相当的对手。
他镇得住江东群豪,却未必扛得住中原狂涛。
不过,东吴猛将演义中被压一头,也是罗贯中的笔杆子设定问题。可惜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到了三国演义里,却成了令人切齿的江东鼠辈!令人唏嘘!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若小霸王多活十载,能否在合肥城头破张辽之围?若他与张飞相遇,可会如吕布般激发更强战意?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小霸王血战三国(小霸王孙策若遇猛张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