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来推出 AI 个性化学习平台,算力架构如下:
训练阶段:租用阿里云智算中心(20PFlops 算力),基于 1 亿学生学习数据训练个性化推荐模型,训练周期 15 天,算力消耗 300PFlops・天。
推理阶段:在全国 200 个城市部署边缘节点(总算力 500TOPS),为学生提供实时学习建议,单用户日均算力消耗 0.01TOPS・天。
案例-2:金融科技 —— 招商银行 AI 风控平台招商银行构建 AI 风控平台,算力支撑体系如下:
算力需求:部署 200 台 AI 服务器(搭载海光 DCU 920 芯片),总算力达 10PFlops,用于实时风控模型推理(每秒处理 50 万笔交易数据)。
应用效果:欺诈交易识别率提升至 99.2%,误判率降低 30%,年减少损失超 20 亿元。
案例-3:医疗影像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AI 系统该中心研发的脑转移瘤 AI 辅助检测系统,算力支撑体系如下:
训练阶段:采用阿里云智算中心(800 块 H100 芯片,算力 64PFlops),基于 50 万例脑转移瘤影像数据训练,耗时 12 天,算力消耗 8.6PFlops・天。
推理阶段:在全国 500 家基层医院部署轻量化模型(推理算力需求 0.5TOPS / 台),漏诊率降低 60%,诊断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
案例-4:工业 AI—— 三一重工长沙智能工厂三一重工长沙工厂通过 AI 改造,实现 “黑灯生产”:
算力需求:部署 500 台工业 AI 服务器(搭载华为昇腾 910B 芯片),总算力达 20PFlops,用于焊接质量检测、设备故障预警、生产调度优化。
应用效果:焊接缺陷率从 0.8% 降至 0.1%,设备故障率降低 40%,生产效率提升 30%,年均节省成本超 3 亿元。
案例-5:智能驾驶 —— 小鹏汽车 X9 算力集群小鹏 X9 搭载的 XNGP 4.0 系统,采用 “车端 + 云端” 双算力架构:
车端:配备 2 颗 Orin-X 芯片(总算力 508TOPS),支持激光雷达、8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数据实时处理,实现城市无图自动驾驶。
云端:依托小鹏肇庆智算中心(总算力 100PFlops,采用英伟达 Blackwell 集群),进行模型训练和路测数据处理,每天处理超 100PB 路测数据,训练周期从 14 天缩短至 5 天。
案例-6:特斯拉 Autopilot 边缘算力网络特斯拉在全球部署 1200 个边缘算力节点,支撑自动驾驶实时推理:
节点配置:每个节点配备 8 颗特斯拉 D1 芯片(总算力 1.6PFlops),采用液冷散热,PUE=1.08;
工作机制:车辆行驶中产生的路测数据(每秒 10GB)实时传输至就近边缘节点,进行本地化推理(如障碍物识别、路径规划),仅将关键数据(如异常场景)上传至云端;
案例-7:华为 MEC 边缘云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华为 MEC 边缘云已覆盖中国 300 个城市,为工业企业提供低时延算力服务:
典型客户:海尔青岛空调工厂,部署 10 个 MEC 边缘节点(总算力 500TOPS),用于空调组装质量检测。
应用效果:检测时延从 50ms 降至 15ms,检测准确率达 99.8%,生产线效率提升 25%。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算力蜂最新版本(AI芯片算力应用信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