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小子破解版(封哥你将所有财产都留给情人怪不得嫂子要和你离婚他顿时懵了)

单车小子破解版(封哥你将所有财产都留给情人怪不得嫂子要和你离婚他顿时懵了)

admin 2025-10-21 资讯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封哥,你将所有财产都留给情人,怪不得嫂子要和你离婚。

我把最后一串烤腰子塞进嘴里,含混不清地说道。

油星子溅在桌上,像一朵朵破碎的黄花。

对面的陈封,我叫了他十多年的“封哥”,举着啤酒杯的手,就那么僵在了半空中。

他脸上的表情,怎么说呢,就像是电脑突然死机,所有的程序都卡住了,只剩下屏幕上一个凝固的、茫然的光标。

“阿哲,你喝多了吧?”

他过了好几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干巴巴的,像是从生锈的铁管里挤出来的。

“我喝多?”我冷笑一声,把竹签子往桌上一扔,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我清醒得很。倒是你,封哥,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他愣住了,彻底懵了。

啤酒杯里的泡沫正在一点点地破灭,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他此刻正在崩塌的世界。

“什么……什么财产?什么情人?”

他的眼睛里全是血丝,写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困惑。

我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那股无名火“蹭”地一下就蹿得老高。

“苏晴!你别告诉我你不认识这个名字!”

我几乎是吼出来的。

邻桌几个光膀子大汉闻声朝我们这边看来,眼神里带着看热闹的兴奋。

陈封的脸,瞬间从茫然的白,变成了羞愤的红,最后又成了死灰。

“苏晴……”他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品尝一颗苦涩的橄榄,“你怎么会知道她?”

“我怎么会知道?”我气得直笑,“你老婆,林晚嫂子,我嫂子!她亲自告诉我的!离婚协议书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签字了!”

我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文件,摔在他面前。

“你自己看!”

那几张A4纸,像是几片轻飘飘的雪花,却带着千钧的重量,砸在了我们之间那摊油腻的桌面上。

陈封的目光,像是被钉子钉在了那份文件上,动弹不得。

他的手在发抖,抖得连桌上的啤酒杯都开始跟着嗡嗡作响。

他没有去看那份文件。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近乎哀求的东西。

“阿哲,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把头扭向一边,不去看他。

我怕我一看,心就软了。

“误会?白纸黑字,还有你亲笔签名的财产赠与协议,复印件!嫂子都给我看了!你说这是误会?”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刀,扎在他心上。

陈封彻底不说话了。

他缓缓地低下头,看着那份离婚协议,像是在看一份死亡通知书。

我们这个烧烤摊,就在一条老旧的巷子里。

巷子口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把路灯的光切割得支离破碎。

光影斑驳地落在他身上,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都像是要碎掉了一样。

我认识陈封快十五年了。

从他还是个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骑着一辆破二手自行车的穷小子,到今天开着宝马,在市中心有三套房的“陈总”。

我也认识林晚嫂子十五年了。

从她还是个扎着马尾辫,会为了省两块钱公交车费,陪着陈封走五站路的小姑娘,到今天穿着得体,气质温婉的“陈太太”。

我亲眼看着他们怎么从一无所有,相互扶持着,把日子一点点过起来的。

我记得他们租的第一个房子,在城中村,阴暗潮湿,下雨天墙壁上能渗出水珠。

林晚嫂子那时候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每个月工资就那么点,但她总能变着法子给陈封做好吃的。

她说,男人在外面打拼,不能亏了肚子。

我也记得陈封拿到的第一笔大单子,喝得酩酊大醉,半夜两点拉着我,在街上又哭又笑。

他说,阿哲,我终于能让晚晚过上好日子了。

我终于可以给她买她看中很久,却舍不得买的那条裙子了。

那时候的他们,眼睛里有光。

那种光,叫爱情,也叫希望。

可现在,那光没了。

陈"封哥,你将所有财产都留给情人,怪不得嫂子要和你离婚。"

我把最后一串烤腰子塞进嘴里,含混不清地说道。

油星子溅在桌上,像一朵朵破碎的黄花。

对面的陈封,我叫了他十多年的“封哥”,举着啤酒杯的手,就那么僵在了半空中。

他脸上的表情,怎么说呢,就像是电脑突然死机,所有的程序都卡住了,只剩下屏幕上一个凝固的、茫然的光标。

“阿哲,你喝多了吧?”

他过了好几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干巴巴的,像是从生锈的铁管里挤出来的。

“我喝多?”我冷笑一声,把竹签子往桌上一扔,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我清醒得很。倒是你,封哥,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他愣住了,彻底懵了。

啤酒杯里的泡沫正在一点点地破灭,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他此刻正在崩塌的世界。

“什么……什么财产?什么情人?”

他的眼睛里全是血丝,写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困惑。

我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那股无名火“蹭”地一下就蹿得老高。

“苏晴!你别告诉我你不认识这个名字!”

我几乎是吼出来的。

邻桌几个光膀子大汉闻声朝我们这边看来,眼神里带着看热闹的兴奋。

陈封的脸,瞬间从茫然的白,变成了羞愤的红,最后又成了死灰。

“苏晴……”他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品尝一颗苦涩的橄榄,“你怎么会知道她?”

“我怎么会知道?”我气得直笑,“你老婆,林晚嫂子,我嫂子!她亲自告诉我的!离婚协议书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签字了!”

我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文件,摔在他面前。

“你自己看!”

那几张A4纸,像是几片轻飘飘的雪花,却带着千钧的重量,砸在了我们之间那摊油腻的桌面上。

陈封的目光,像是被钉子钉在了那份文件上,动弹不得。

他的手在发抖,抖得连桌上的啤酒杯都开始跟着嗡嗡作响。

他没有去看那份文件。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近乎哀求的东西。

“阿哲,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把头扭向一边,不去看他。

我怕我一看,心就软了。

“误会?白纸黑字,还有你亲笔签名的财产赠与协议,复印件!嫂子都给我看了!你说这是误会?”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刀,扎在他心上。

陈封彻底不说话了。

他缓缓地低下头,看着那份离婚协议,像是在看一份死亡通知书。

我们这个烧烤摊,就在一条老旧的巷子里。

巷子口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把路灯的光切割得支离破碎。

光影斑驳地落在他身上,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都像是要碎掉了一样。

我认识陈封快十五年了。

从他还是个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骑着一辆破二手自行车的穷小子,到今天开着宝马,在市中心有三套房的“陈总”。

我也认识林晚嫂子十五年了。

从她还是个扎着马尾辫,会为了省两块钱公交车费,陪着陈封走五站路的小姑娘,到今天穿着得体,气质温婉的“陈太太”。

我亲眼看着他们怎么从一无所有,相互扶持着,把日子一点点过起来的。

我记得他们租的第一个房子,在城中村,阴暗潮湿,下雨天墙壁上能渗出水珠。

林晚嫂子那时候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每个月工资就那么点,但她总能变着法子给陈封做好吃的。

她说,男人在外面打拼,不能亏了肚子。

我也记得陈封拿到的第一笔大单子,喝得酩酊大醉,半夜两点拉着我,在街上又哭又笑。

他说,阿哲,我终于能让晚晚过上好日子了。

我终于可以给她买她看中很久,却舍不得买的那条裙子了。

那时候的他们,眼睛里有光。

那种光,叫爱情,也叫希望。

可现在,那光没了。

陈封的眼睛里,只剩下被生活熬出来的疲惫和红血丝。

而林晚嫂子的眼睛里,我上次见她时,只剩下死水一般的平静。

“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终究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

陈封抬起头,眼神空洞地看着我。

“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和那个苏晴!”

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

他拿起桌上的啤酒,也不用杯子,就这么对着瓶口,咕咚咕咚地灌了下去。

冰凉的液体顺着他的喉结滚动,也像是浇进了我心里,一片冰凉。

“阿哲,我和她……不是你想的那样。”

他说。

“呵。”我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全天下的男人出轨了都这么说。不是我想的那样,是哪样?难道你把几百万的房子,车子,还有公司股份,都送给一个跟你‘没关系’的女人?封哥,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

我的质问像连珠炮一样,密集地砸向他。

他被我砸得抬不起头来,只能用沉默来抵挡。

“我去找嫂子。”我站起身,拿起包,“这事儿,你得亲自跟她解释清楚。你如果还想挽回的话。”

“别!”他猛地抓住我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别去找她,让她……让她静一静。”

“静一静?等她彻底心死了,你就满意了?”我甩开他的手,“陈封,我以前觉得你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有担当,有责任心。我没想到,你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走了。

没有回头。

我能感觉到他绝望的目光,像两道探照灯,一直追着我的背影。

但我不能心软。

这件事,就像一颗,长在了他们婚姻的身体里。

如果现在不狠狠地剜掉,迟早有一天,会要了他们两个人的命。

我给林晚嫂子打了个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喂,阿哲。”她的声音很轻,很疲惫,像是说一句话都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嫂子,我跟封哥谈了。”

“嗯。”她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情绪。

“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我试探着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

良久,我才听到她一声极轻的笑,带着无尽的讽刺和悲凉。

“他当然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嫂子,会不会真有什么误会?那份赠与协议……”

“没有误会。”她打断我,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阿哲,我累了。我不想再猜了,也不想再等了。”

“这些年,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们俩一个月都说不上几句话。这个家,早就名存实亡了。”

“我以前总觉得,是为了事业,为了这个家。我体谅他,理解他。可现在我才发现,原来他不是忙,他只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另一个人,另一个家。”

“那份协议,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让我心慌。

哀莫大于心死。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挂了电话,心里堵得像塞了一团湿棉花。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边是我当亲哥一样敬重的男人,一边是我当亲嫂子一样尊重的女人。

我夹在中间,像个小丑。

第二天,我没去上班,直接去了陈封的公司。

公司不大,但装修得很气派。

前台小姑娘拦住我,公式化地问我有没有预约。

我没理她,径直往里闯。

陈封的办公室在最里面,门虚掩着。

我推开门,看到他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夹着一根燃了一半的烟,整个人都笼罩在烟雾里。

他一夜没睡。

眼睛里的红血丝比昨天更重了,下巴上也冒出了青色的胡茬。

看到我,他只是抬了抬眼皮,又继续吞云吐雾。

“想清楚了?”我问。

他没说话,只是把烟蒂狠狠地按在烟灰缸里。

“我昨天,去查了那个苏晴。”我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

“你查她干什么!”

“我不查她,难道等着你和嫂子就这么完了?”我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她是你大学同学,对吧?后来去了南方,几年前才回来的。”

陈封的眼神黯淡下去,算是默认了。

“她得了重病,是吗?尿毒症。”

我把手机推到他面前,屏幕上是苏晴的朋友圈。

最新的一条,是三天前发的,配图是一张在医院里的自拍。

照片上的女人,脸色苍白,瘦得脱了形,但眼睛很大,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你给她钱治病,我能理解。但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为什么不跟嫂子说清楚?”

陈封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怎么说?”他苦笑,“告诉她,我把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拿去救我的前女友?”

“前女友?”我愣住了。

“是。”他点了点头,“大学时候谈过两年。后来她家里出了事,不辞而别。我找了她很久,都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再出现了。”

“那她现在……”

“她父母都没了,一个人,无依无靠。前年查出这个病,医生说,想活命,就得换肾。换肾,手术,后期康复……那是个无底洞。”

陈封又点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我答应过她父母,会照顾她一辈子。”

“所以你就把房子车子都给她?你有没有想过嫂子?她陪你吃了那么多苦,熬了那么多年,她算什么?”我激动地站了起来。

“我没想过离婚!”他也站了起来,冲我低吼,“我只是……我只是想先稳住她,让她安心治病!那份协议,是我找律师做的,只是想给她一个保障,万一……万一我出了什么意外,她也能有笔钱继续治疗。”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嫂信?你觉得她那么小气,会见死不救吗?”

“我不敢赌。”陈封颓然地坐回椅子上,双手插进头发里,痛苦地呻吟,“阿哲,你不懂。我和晚晚之间,早就出问题了。”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说过一句话了。她不问我的工作,我也不关心她的生活。我们就像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

“我怕我一说,我们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就彻底捅破了。”

“我怕她会觉得,我还对苏晴旧情难忘。我怕她会觉得,我在拿我们这个家,去填另一个窟窿。”

“所以你就选择了最蠢的一种方式?欺骗?隐瞒?”

我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一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句话,真是一点没错。

“现在怎么办?嫂子那边,态度很坚决。”

“我知道。”他闭上眼睛,满脸疲惫,“让我再想想,让我想想……”

接下来的几天,陈封像是变了个人。

他不再去公司,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谁也不见。

我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

我担心他会出事,跑到他家去找他。

敲了半天门,他才来开。

屋子里一股浓重的烟酒味,窗帘拉着,暗无天日。

他整个人胡子拉碴,眼窝深陷,像是老了十岁。

“封哥……”

“我没事。”他摆摆手,示意我进去。

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空酒瓶和外卖盒子。

那份离婚协议,就摊在茶几中央,上面落了一层薄薄的烟灰。

“我给晚晚打电话了。”他说,“她没接。”

“我给她发了很长很长的微信,解释了所有的事情。”

“她回了两个字。”

“什么?”

“‘收到’。”

陈封说完,自嘲地笑了笑,眼圈却红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生意场上杀伐果断,此刻却脆弱得像个孩子。

我知道,他是真的爱林晚嫂子。

只是他用错了方式。

他以为,男人只要在外面挣钱,给女人一个富足的家,就够了。

他不知道,女人要的,从来都不只是这些。

她们要的,是陪伴,是关心,是“我心里有你”。

就在我们相对无言的时候,陈封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眼神复杂地接了起来。

“喂,苏晴。”

我心里“咯噔”一下。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陈封的脸色瞬间变了。

“什么?在哪个医院?好,我马上过去!”

他挂了电话,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

“出什么事了?”我跟在他后面问。

“苏晴病危,在市一院。”

我没再多问,跟着他一起下了楼。

车子在路上风驰电掣。

陈封的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手背上青筋暴起。

我能感觉到他的紧张和焦虑。

到了医院,我们一路跑到抢救室。

门口,一个医生正在跟一个女人说话。

那个女人,应该就是苏晴。

她比照片上看起来更憔悴,穿着一身病号服,空荡荡的,像是随时会被风吹走。

看到陈封,她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个虚弱的笑。

“陈封,你来了。”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下周才手术吗?”陈封急切地问。

“情况突然恶化了。”苏晴的目光转向我,带着一丝歉意,“这位是?”

“我弟弟,阿哲。”陈封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苏晴冲我点了点头。

这时候,抢救室的门开了。

一个医生走了出来,摘下口罩,满脸疲惫。

“医生,我妈怎么样了?”苏含泪问道。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医生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苏晴的身体晃了晃,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苏晴!”

陈封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我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医生说的是“你妈”,而不是她。

抢救室里的人,是她的母亲。

后来我才知道,苏晴的母亲也有尿毒症,是遗传。

这些年,苏晴一边打工,一边给她母亲治病,早就被掏空了。

她自己查出这个病后,一度想过放弃。

是陈封找到了她,给了她希望。

陈封不仅承担了她所有的医疗费用,还把她母亲也接到了最好的医院。

那份财产赠与协议,受益人其实写的是苏晴和她母亲两个人。

陈封怕自己万一出事,这对可怜的母女会走投无路。

一切都清楚了。

陈封不是出轨,他只是在践行一个承诺,在拯救两条人命。

他错就错在,他选择了用一种自以为是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

他低估了林晚嫂子的善良,也高估了他们之间的信任。

苏晴母亲的后事,是陈封一手操办的。

葬礼那天,下着小雨。

苏晴穿着一身黑衣,站在墓碑前,瘦弱的身体在风中摇摇欲坠。

陈封默默地站在她身后,为她撑着一把黑色的伞。

那个画面,看起来有些刺眼。

我不知道,如果林晚嫂子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

葬礼结束后,陈封把我叫到了一边。

“阿哲,你帮我把这个,交给晚晚。”

他递给我一个牛皮纸袋。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他们所有的房产证,车本,还有公司的股权证明。

另外,还有一份他重新起草的离婚协议。

在这份协议里,他选择了净身出户。

“你这是干什么?”我急了,“事情都说清楚了,你和嫂子还有机会的!”

“没机会了。”他摇了摇头,脸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是我错了。我不该瞒着她,不该让她受这么多委屈。”

“我以为我是在保护这个家,其实,我才是那个亲手毁掉它的人。”

“这些东西,本来就都是我们一起挣下的。现在,我把它都还给她。就当是……我对我这些年缺席的补偿吧。”

“至于苏晴那边,我会另外想办法。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救她。”

我看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拿着那个沉甸甸的牛皮纸袋,去找了林晚嫂子。

她还是住在那套他们一起买的大房子里。

房子很大,装修得很豪华,但却冷冷清清,没有一丝烟火气。

林晚嫂子给我开了门。

她瘦了很多,下巴都尖了。

看到我手里的东西,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接了过去。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跟她说了一遍。

从苏晴的病,到她母亲的去世,再到陈封的那个承诺。

林晚嫂子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等我说完,她才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有水光在闪动。

“阿哲,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嫂子,封哥他……”

“我知道。”她打断我,“他是个好人。一直都是。”

“只是,他的好,给不了我想要的。”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了一丝哽咽。

“你知道吗?我们刚结婚那会儿,穷得叮当响。但他每天下班,都会给我带一根巷子口的烤红薯回来。因为我爱吃。”

“后来,他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忙。他给我买名牌包,买钻石项链,买大房子。但他再也没给我带过烤红薯。”

“有一次我过生日,等他到半夜十二点。他回来了,一身酒气,倒头就睡。他忘了。”

“我不是怨他。我知道他累。可是,那一次次的失望攒起来,心就冷了。”

“我和他之间,隔着的不是一个苏晴。是隔着无数个他忙于应酬的夜晚,无数个他忘记的纪念日,无数个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睡觉的日子。”

“我们早就走散了。只是他不知道,我也不想说。”

林晚嫂子哭了。

眼泪顺着她清瘦的脸颊,一颗一颗地往下掉。

那是压抑了太久的委屈和心酸。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婚姻里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外人看到的,永远都只是冰山一角。

我把那个牛皮纸袋,放在了茶几上。

“嫂子,这些东西,封哥说都给你。他净身出户。”

林晚嫂子看了一眼那个纸袋,摇了摇头。

“我不要。”

她从抽屉里拿出笔,在那份陈封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上,刷刷地写了起来。

她把财产分割那一栏,划掉了。

然后,在最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林至。

字迹清秀,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道。

“你告诉他,房子车子公司,我们一人一半。这是我们一起挣的,谁也不多占谁的。”

“还有,让他好好保重身体。别太累了。”

“至于苏晴……如果需要钱,可以从我这一半里拿。”

我拿着那份林晚嫂子重新修改过的离婚协议,走出了那栋冰冷的豪宅。

回头看了一眼,夕阳的余晖照在巨大的落地窗上,反射出金色的,却毫无温度的光。

我把协议交给了陈封。

他看着上面林晚的签名,和她修改过的内容,看了很久很久。

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一个大男人,哭得像个傻子。

那天晚上,他给我打了个电话。

他说,阿哲,我签了。

我说,嗯。

他说,我明天就搬出去。

我说,好。

他说,阿哲,你说,我是不是特别混蛋?

我沉默了。

是,也不是。

他只是一个,在生活的洪流里,走着走着,就忘了回头看看身边人的,普通的男人。

离婚手续办得很快。

没有争吵,没有拉扯,平静得像是在签一份普通的合同。

办完手续那天,他们在民政局门口站了一会儿。

“以后有什么打算?”陈封问。

“想出去走走。去西藏,或者去大理。”林晚说。

“挺好。注意安全。”

“你也是。按时吃饭,少抽烟,少喝酒。”

“嗯。”

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

最后,林晚冲他笑了笑。

“陈封,再见。”

“再见,林晚。”

她转身,拦了一辆出租车,走了。

没有回头。

陈封站在原地,看着出租车消失在车流里,站了很久。

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封哥,都过去了。”

他点了点头,眼圈红红的。

生活,还要继续。

陈封把公司的一半股份,折算成现金,打到了林晚的卡上。

他卖掉了自己的那套房子和车,加上公司剩下的一点流动资金,全部投进了苏晴的治疗里。

他从大平层里搬了出来,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小单间。

每天,公司和医院,两点一线。

他瘦了很多,也沉默了很多。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现在的他,比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陈总”,看起来更踏实,更像个人了。

苏晴的手术很成功。

后期康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陈封一直陪在她身边,像个亲人一样照顾她。

我问过他,对苏晴,到底是什么感情。

他说,是责任,是承诺,也是……赎罪。

他说,当年苏晴家出事,他如果能多一点能力,多一点担当,也许她就不会不辞而别,他们之间,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他现在做的,只是在弥补当年的遗憾。

“那你和她,以后会在一起吗?”

他摇了摇头。

“不会。”他说,“我的心,已经跟着林晚一起死了。”

我没再问下去。

有些伤口,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舔舐。

半年后,我收到了林晚嫂子寄来的明信片。

她在西藏。

照片上的她,站在布达拉宫前,穿着藏族的服饰,笑得一脸灿烂。

那种笑,是我很久很久没有在她脸上看到过的。

发自内心的,轻松的,自由的。

明信片的背面,只有一句话:

“阿哲,我很好。勿念。”

我把明信片拿给陈封看。

他看着照片上的林晚,看了很久,嘴角也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

“她好,就好。”

又过了一年。

苏晴的身体基本康复了。

她拒绝了陈封的继续资助,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她说,陈封为她做的,已经够多了。剩下的路,她想自己走。

陈封的公司,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虽然规模比以前小了很多,但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

他还是一个人。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家。

偶尔,我们会像以前一样,约在那个巷子口的烧烤摊,喝几瓶啤酒,吹吹牛。

只是,我们再也没有提过林晚的名字。

她就像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禁忌,一个默契。

我们都知道她在哪,过得怎么样,但我们谁也不说。

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些故事,结束了,就是结束了。

再回头,也只是物是人非。

那天,我们喝到很晚。

陈封有些醉了。

他指着巷子口那棵老槐树,对我说:

“阿哲,你还记得吗?当年,我和晚晚,就是在这棵树下认识的。”

我点了点头。

“那时候,她还是个学生,我刚出来跑业务。那天我被人骗了,身上一分钱没有,饿得头晕眼花。”

“是她,把她手里唯一的一个烤红薯,分了一半给我。”

他说着说着,就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

“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当初那么想要的东西,等真正得到了,却发现,最重要的东西,早就被自己弄丢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我只能拿起酒瓶,跟他碰了一下。

“封哥,喝。”

酒很烈,呛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这个我叫了十多年“封哥”的男人。

他经历了背叛的误解,经历了婚姻的破碎,经历了生死的考验。

他失去了很多,但也懂得了很多。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以一种最惨烈,最痛苦的方式。

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以前陈封和林晚住的那个小区。

我鬼使神差地,把车停在了路边。

抬头望去,那间曾经充满了他们欢声笑语的屋子,漆黑一片。

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我问过林晚嫂子一个问题。

我说,嫂子,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她想了想,笑着说:

幸福啊,就是我爱的人,他心里有我。

我爱的人,他心里有我。

多简单的一句话。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发动车子,离开了那个地方。

手机里,收到一条新的朋友圈提醒。

是林晚嫂子发的。

定位在大理。

照片上,是洱海边的日出。

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美得像一幅画。

配文是:

“新生活,新开始。”

我看着那张照片,由衷地笑了。

真好。

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开始。

虽然,那个开始里,再也没有了彼此。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本就是一趟不断失去,又不断前行的列车。

重要的是,在每一个路口,我们都能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第二天,陈封约我吃饭,说是有事宣布。

我以为他又要去相亲或者怎么样,没想到地点约在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楼下的咖啡馆。

他看起来精神不错,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打理过。

“什么情况?这么正式?”我调侃他。

他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我准备成立一个基金会。”

我愣住了,“基金会?”

“嗯。”他点头,“一个专门针对尿毒症患者的医疗救助基金。我已经把公司未来十年利润的百分之三十,都划拨进去了。”

他把文件推给我,“这是章程,你看看。”

我翻开看了几页,上面详细地列着基金会的宗旨、救助对象、申请流程……条款清晰,逻辑严密,看得出是花了大力气的。

“封哥,你这是……”我有些动容。

“苏晴的事,让我看到了太多。一个家庭里,只要有一个人得了这种病,基本上整个家就垮了。钱,能救命,也能压垮人。”

他的眼神很平静,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以前挣钱,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让晚晚过上好日子。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钱挣得再多,家没了,人散了,就什么都不是。”

“现在,我想换一种活法。”

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我想让这些钱,变得更有意义一点。也算是……为自己积点德吧。”

我看着他,心里百感交集。

这个男人,真的变了。

从一个只知道埋头挣钱的商人,变成了一个开始思考生命意义的……普通人。

我合上文件,郑重地对他说:“封哥,算我一个。我不多,每年捐我年收入的百分之十。”

他看着我,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兄弟。”

基金会成立那天,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

没有媒体,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只请了一些朋友和第一批受助的患者家属。

苏晴也来了。

她恢复得很好,脸上有了血色,人也开朗了许多。

她作为基金会的第一个受益者和志愿者,上台讲了话。

她没有说太多感谢的话,只是平静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在最绝望的时候,是如何被拉了一把,重获新生的。

台下,很多人都听得眼圈发红。

陈封就站在台下,默默地看着。

仪式结束,苏晴走到陈封面前。

“陈封,谢谢你。”她真诚地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陈封淡淡地说。

“以后,基金会这边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苏晴说,“我这条命是你给的,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也算没白活。”

陈封点了点头。

他们之间,没有丝毫的暧昧,只有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的坦然和默契。

像战友,像亲人。

看着他们,我突然明白了陈封说的“赎罪”是什么意思。

他不仅仅是在弥补对苏晴的亏欠,更是在弥补自己过去那种偏执、狭隘的人生观。

他用这种方式,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生活,似乎就这样,不咸不淡地继续着。

直到那天,我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是林晚嫂子打来的。

“阿哲,我回来了。”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嫂子?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下飞机。”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很轻快,“方便吗?一起吃个饭。”

我当然说方便。

我们约在了一家环境很雅致的私房菜馆。

一年多没见,她变了。

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剪了利落的短发,眼神里,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从容和笃定。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于别人的“陈太太”,她就是她自己,林晚。

“在外面跑了一年多,感觉怎么样?”我问。

“挺好的。”她笑着说,“看了很多风景,也见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最重要的是,想明白了很多事。”

“比如?”

“比如,人不能总活在过去。也不能总指望别人。”她看着我,眼神清澈,“阿哲,我这次回来,是准备自己做点事。”

“做什么?”

“开一家民宿。在大理。”她说,“地方都看好了,一个很安静的白族小院。我把这边剩下的那套小公寓卖了,钱应该就够了。”

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那太好了!嫂子,你现在是独立创业的女老板了!”

她被我逗笑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对了,他……还好吗?”

我知道她问的是谁。

“挺好的。公司现在很稳,人也比以前……踏实多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基金会的事情告诉了她。

她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听完后,她沉默了很久。

“他能想明白,挺好。”她轻声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那顿饭,我们聊了很多。

聊她的旅行,聊我的工作,聊未来的打算。

我们很有默契地,没有再深入聊陈封。

有些话题,点到为止,就是最好的结局。

饭后,我送她回家。

她住在一个离市区有点远的新小区,环境很好。

“阿哲,谢谢你。”临下车时,她说,“谢谢你一直当我是朋友。”

“嫂子,你永远都是我嫂子。”我笑着说。

她也笑了,冲我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小区。

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突然有种感觉。

她和陈封的故事,也许,还没有完全结束。

我把林晚回来的消息告诉了陈封。

他正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听到这个消息,手里的笔,停顿了一下。

“是吗?”他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又继续低头看文件,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消息。

但我看到了,他握着笔的手,指节有些发白。

过了几天,我的微信收到一笔转账。

五十万。

是林晚转给我的。

我吓了一跳,赶紧打电话过去。

“嫂子,你这是干什么?”

“阿哲,你帮我个忙。”她说,“把这笔钱,匿名捐给陈封的那个基金会。”

“为什么不自己……”

“我不想让他知道。”她打断我,“就当我……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一点心意吧。”

我明白了。

她还是关心他的。

只是,她选择了用一种最遥远,最安静的方式。

我按照她的嘱咐,把钱捐了出去。

陈封看到这笔大额的匿名捐款,很意外,也很高兴。

他说,现在这社会,还是好人多啊。

我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没忍心告诉他真相。

有些美丽,就让它保留在误会里吧。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一个冬天。

大理的冬天,阳光很好。

林晚的民宿开业了。

名字很简单,就叫“晚来小院”。

她在朋友圈发了照片。

白墙青瓦,小桥流水,院子里种满了多肉和各种花草。

一切都布置得温馨又雅致。

照片里,她穿着一身棉麻长裙,站在院子中央,笑得云淡风轻。

我把照片拿给陈封看。

他看了很久,然后默默地保存了下来。

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给我打电话,约我喝酒。

还是那个老地方,那个烧烤摊。

“阿哲,你说,我是不是很失败?”他喝了很多,眼睛红红的。

“怎么又说这个。”

“我给了她我能给的一切,最好的房子,最好的车,最好的生活。可到头来,她想要的,只是一间小院子,和一片阳光。”

“我以前总觉得,我懂她。现在才发现,我从来就没懂过。”

“封哥,你别这么想。”我安慰他,“你们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想要的东西不一样了而已。没有谁对谁错。”

他摇了摇头,没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喝酒。

我知道,他还是没放下。

有些爱,已经刻进了骨子里,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

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林晚寄来的快递。

是一盒她自己做的鲜花饼。

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

“阿哲,新年快乐。有空来大理玩。”

我给陈封拿了几个过去。

他尝了一个,沉默了很久。

“还是那个味道。”他说。

我问:“什么味道?”

“大学的时候,她给我做过一次。那时候没钱买烤箱,用平底锅烙的,外面有点焦,里面是甜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有一种很遥远,很温柔的东西。

我突然觉得,也许,他们之间,还有可能。

我斗胆做了一个决定。

我订了两张去大理的机票。

我给陈封打电话,说公司有个项目,需要去云南出差,让他陪我一起去。

他一开始不想去,说公司忙。

在我软磨硬泡之下,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我没有告诉他,我们的目的地,是林晚在的那个地方。

飞机落地,我直接打车,往“晚来小院”开。

当车子停在那个熟悉的小院门口时,陈封愣住了。

他看着那个招牌,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恍然,再到一种近乎胆怯的犹豫。

“阿哲,你……”

“封哥,来都来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事,总要有个了断。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别给自己留遗憾。”

他站在门口,踌躇了很久。

我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林晚正在院子里浇花。

听到动静,她抬起头。

当她看到我身后的陈封时,手里的水壶,“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空气里,只剩下风吹过花草的沙沙声,和两个人压抑不住的心跳声。

我默默地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我在院子外面的石凳上坐了很久。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封哥,你将所有财产都留给情人,怪不得嫂子要和你离婚。"

我把最后一串烤腰子塞进嘴里,含混不清地说道。

油星子溅在桌上,像一朵朵破碎的黄花。

对面的陈封,我叫了他十多年的“封哥”,举着啤酒杯的手,就那么僵在了半空中。

他脸上的表情,怎么说呢,就像是电脑突然死机,所有的程序都卡住了,只剩下屏幕上一个凝固的、茫然的光标。

“阿哲,你喝多了吧?”

他过了好几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干巴巴的,像是从生锈的铁管里挤出来的。

“我喝多?”我冷笑一声,把竹签子往桌上一扔,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我清醒得很。倒是你,封哥,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他愣住了,彻底懵了。

啤酒杯里的泡沫正在一点点地破灭,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他此刻正在崩塌的世界。

“什么……什么财产?什么情人?”

他的眼睛里全是血丝,写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困惑。

我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那股无名火“蹭”地一下就蹿得老高。

“苏晴!你别告诉我你不认识这个名字!”

我几乎是吼出来的。

邻桌几个光膀子大汉闻声朝我们这边看来,眼神里带着看热闹的兴奋。

陈封的脸,瞬间从茫然的白,变成了羞愤的红,最后又成了死灰。

“苏晴……”他喃喃地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品尝一颗苦涩的橄榄,“你怎么会知道她?”

“我怎么会知道?”我气得直笑,“你老婆,林晚嫂子,我嫂子!她亲自告诉我的!离婚协议书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签字了!”

我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文件,摔在他面前。

“你自己看!”

那几张A4纸,像是几片轻飘飘的雪花,却带着千钧的重量,砸在了我们之间那摊油腻的桌面上。

陈封的目光,像是被钉子钉在了那份文件上,动弹不得。

他的手在发抖,抖得连桌上的啤酒杯都开始跟着嗡嗡作响。

他没有去看那份文件。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近乎哀求的东西。

“阿哲,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把头扭向一边,不去看他。

我怕我一看,心就软了。

“误会?白纸黑字,还有你亲笔签名的财产赠与协议,复印件!嫂子都给我看了!你说这是误会?”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刀,扎在他心上。

陈封彻底不说话了。

他缓缓地低下头,看着那份离婚协议,像是在看一份死亡通知书。

我们这个烧烤摊,就在一条老旧的巷子里。

巷子口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把路灯的光切割得支离破碎。

光影斑驳地落在他身上,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都像是要碎掉了一样。

我认识陈封快十五年了。

从他还是个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骑着一辆破二手自行车的穷小子,到今天开着宝马,在市中心有三套房的“陈总”。

我也认识林晚嫂子十五年了。

从她还是个扎着马尾辫,会为了省两块钱公交车费,陪着陈封走五站路的小姑娘,到今天穿着得体,气质温婉的“陈太太”。

我亲眼看着他们怎么从一无所有,相互扶持着,把日子一点点过起来的。

我记得他们租的第一个房子,在城中村,阴暗潮湿,下雨天墙壁上能渗出水珠。

林晚嫂子那时候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每个月工资就那么点,但她总能变着法子给陈封做好吃的。

她说,男人在外面打拼,不能亏了肚子。

我也记得陈封拿到的第一笔大单子,喝得酩酊大醉,半夜两点拉着我,在街上又哭又笑。

他说,阿哲,我终于能让晚晚过上好日子了。

我终于可以给她买她看中很久,却舍不得买的那条裙子了。

那时候的他们,眼睛里有光。

那种光,叫爱情,也叫希望。

可现在,那光没了。

陈封的眼睛里,只剩下被生活熬出来的疲惫和红血丝。

而林晚嫂子的眼睛里,我上次见她时,只剩下死水一般的平静。

“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终究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

陈封抬起头,眼神空洞地看着我。

“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和那个苏晴!”

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

他拿起桌上的啤酒,也不用杯子,就这么对着瓶口,咕咚咕咚地灌了下去。

冰凉的液体顺着他的喉结滚动,也像是浇进了我心里,一片冰凉。

“阿哲,我和她……不是你想的那样。”

他说。

“呵。”我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全天下的男人出轨了都这么说。不是我想的那样,是哪样?难道你把几百万的房子,车子,还有公司股份,都送给一个跟你‘没关系’的女人?封哥,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

我的质问像连珠炮一样,密集地砸向他。

他被我砸得抬不起头来,只能用沉默来抵挡。

“我去找嫂子。”我站起身,拿起包,“这事儿,你得亲自跟她解释清楚。你如果还想挽回的话。”

“别!”他猛地抓住我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别去找她,让她……让她静一静。”

“静一静?等她彻底心死了,你就满意了?”我甩开他的手,“陈封,我以前觉得你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有担当,有责任心。我没想到,你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走了。

没有回头。

我能感觉到他绝望的目光,像两道探照灯,一直追着我的背影。

但我不能心软。

这件事,就像一颗,长在了他们婚姻的身体里。

如果现在不狠狠地剜掉,迟早有一天,会要了他们两个人的命。

我给林晚嫂子打了个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喂,阿哲。”她的声音很轻,很疲惫,像是说一句话都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嫂子,我跟封哥谈了。”

“嗯。”她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情绪。

“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我试探着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

良久,我才听到她一声极轻的笑,带着无尽的讽刺和悲凉。

“他当然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嫂子,会不会真有什么误会?那份赠与协议……”

“没有误会。”她打断我,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阿哲,我累了。我不想再猜了,也不想再等了。”

“这些年,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们俩一个月都说不上几句话。这个家,早就名存实亡了。”

“我以前总觉得,是为了事业,为了这个家。我体谅他,理解他。可现在我才发现,原来他不是忙,他只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另一个人,另一个家。”

“那份协议,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让我心慌。

哀莫大于心死。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挂了电话,心里堵得像塞了一团湿棉花。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边是我当亲哥一样敬重的男人,一边是我当亲嫂子一样尊重的女人。

我夹在中间,像个小丑。

第二天,我没去上班,直接去了陈封的公司。

公司不大,但装修得很气派。

前台小姑娘拦住我,公式化地问我有没有预约。

我没理她,径直往里闯。

陈封的办公室在最里面,门虚掩着。

我推开门,看到他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夹着一根燃了一半的烟,整个人都笼罩在烟雾里。

他一夜没睡。

眼睛里的红血丝比昨天更重了,下巴上也冒出了青色的胡茬。

看到我,他只是抬了抬眼皮,又继续吞云吐雾。

“想清楚了?”我问。

他没说话,只是把烟蒂狠狠地按在烟灰缸里。

“我昨天,去查了那个苏晴。”我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

“你查她干什么!”

“我不查她,难道等着你和嫂子就这么完了?”我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她是你大学同学,对吧?后来去了南方,几年前才回来的。”

陈封的眼神黯淡下去,算是默认了。

“她得了重病,是吗?尿毒症。”

我把手机推到他面前,屏幕上是苏晴的朋友圈。

最新的一条,是三天前发的,配图是一张在医院里的自拍。

照片上的女人,脸色苍白,瘦得脱了形,但眼睛很大,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你给她钱治病,我能理解。但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为什么不跟嫂子说清楚?”

陈封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怎么说?”他苦笑,“告诉她,我把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拿去救我的前女友?”

“前女友?”我愣住了。

“是。”他点了点头,“大学时候谈过两年。后来她家里出了事,不辞而别。我找了她很久,都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再出现了。”

“那她现在……”

“她父母都没了,一个人,无依无靠。前年查出这个病,医生说,想活命,就得换肾。换肾,手术,后期康复……那是个无底洞。”

陈封又点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我答应过她父母,会照顾她一辈子。”

“所以你就把房子车子都给她?你有没有想过嫂子?她陪你吃了那么多苦,熬了那么多年,她算什么?”我激动地站了起来。

“我没想过离婚!”他也站了起来,冲我低吼,“我只是……我只是想先稳住她,让她安心治病!那份协议,是我找律师做的,只是想给她一个保障,万一……万一我出了什么意外,她也能有笔钱继续治疗。”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嫂子?你觉得她那么小气,会见死不救吗?”

“我不敢赌。”陈封颓然地坐回椅子上,双手插进头发里,痛苦地呻吟,“阿哲,你不懂。我和晚晚之间,早就出问题了。”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说过一句话了。她不问我的工作,我也不关心她的生活。我们就像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

“我怕我一说,我们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就彻底捅破了。”

“我怕她会觉得,我还对苏晴旧情难忘。我怕她会觉得,我在拿我们这个家,去填另一个窟窿。”

“所以你就选择了最蠢的一种方式?欺骗?隐瞒?”

我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一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句话,真是一点没错。

“现在怎么办?嫂子那边,态度很坚决。”

“我知道。”他闭上眼睛,满脸疲惫,“让我再想想,让我想想……”

接下来的几天,陈封像是变了个人。

他不再去公司,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谁也不见。

我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

我担心他会出事,跑到他家去找他。

敲了半天门,他才来开。

屋子里一股浓重的烟酒味,窗帘拉着,暗无天日。

他整个人胡子拉碴,眼窝深陷,像是老了十岁。

“封哥……”

“我没事。”他摆摆手,示意我进去。

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空酒瓶和外卖盒子。

那份离婚协议,就摊在茶几中央,上面落了一层薄薄的烟灰。

“我给晚晚打电话了。”他说,“她没接。”

“我给她发了很长很长的微信,解释了所有的事情。”

“她回了两个字。”

“什么?”

“‘收到’。”

陈封说完,自嘲地笑了笑,眼圈却红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生意场上杀伐果断,此刻却脆弱得像个孩子。

我知道,他是真的爱林晚嫂子。

只是他用错了方式。

他以为,男人只要在外面挣钱,给女人一个富足的家,就够了。

他不知道,女人要的,从来都不只是这些。

她们要的,是陪伴,是关心,是“我心里有你”。

就在我们相对无言的时候,陈封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眼神复杂地接了起来。

“喂,苏晴。”

我心里“咯噔”一下。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陈封的脸色瞬间变了。

“什么?在哪个医院?好,我马上过去!”

他挂了电话,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

“出什么事了?”我跟在他后面问。

“苏晴病危,在市一院。”

我没再多问,跟着他一起下了楼。

车子在路上风驰电掣。

陈封的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手背上青筋暴起。

我能感觉到他的紧张和焦虑。

到了医院,我们一路跑到抢救室。

门口,一个医生正在跟一个女人说话。

那个女人,应该就是苏晴。

她比照片上看起来更憔悴,穿着一身病号服,空荡荡的,像是随时会被风吹走。

看到陈封,她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个虚弱的笑。

“陈封,你来了。”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下周才手术吗?”陈封急切地问。

“情况突然恶化了。”苏晴的目光转向我,带着一丝歉意,“这位是?”

“我弟弟,阿哲。”陈封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苏晴冲我点了点头。

这时候,抢救室的门开了。

一个医生走了出来,摘下口罩,满脸疲惫。

“医生,我妈怎么样了?”苏晴含泪问道。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医生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苏晴的身体晃了晃,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苏晴!”

陈封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我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医生说的是“你妈”,而不是她。

抢救室里的人,是她的母亲。

后来我才知道,苏晴的母亲也有尿毒症,是遗传。

这些年,苏晴一边打工,一边给她母亲治病,早就被掏空了。

她自己查出这个病后,一度想过放弃。

是陈封找到了她,给了她希望。

陈封不仅承担了她所有的医疗费用,还把她母亲也接到了最好的医院。

那份财产赠与协议,受益人其实写的是苏晴和她母亲两个人。

陈封怕自己万一出事,这对可怜的母女会走投无路。

一切都清楚了。

陈封不是出轨,他只是在践行一个承诺,在拯救两条人命。

他错就错在,他选择了用一种自以为是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

他低估了林晚嫂子的善良,也高估了他们之间的信任。

苏晴母亲的后事,是陈封一手操办的。

葬礼那天,下着小雨。

苏晴穿着一身黑衣,站在墓碑前,瘦弱的身体在风中摇摇欲坠。

陈封默默地站在她身后,为她撑着一把黑色的伞。

那个画面,看起来有些刺眼。

我不知道,如果林晚嫂子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

葬礼结束后,陈封把我叫到了一边。

“阿哲,你帮我把这个,交给晚晚。”

他递给我一个牛皮纸袋。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他们所有的房产证,车本,还有公司的股权证明。

另外,还有一份他重新起草的离婚协议。

在这份协议里,他选择了净身出户。

“你这是干什么?”我急了,“事情都说清楚了,你和嫂子还有机会的!”

“没机会了。”他摇了摇头,脸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是我错了。我不该瞒着她,不该让她受这么多委屈。”

“我以为我是在保护这个家,其实,我才是那个亲手毁掉它的人。”

“这些东西,本来就都是我们一起挣下的。现在,我把它都还给她。就当是……我对我这些年缺席的补偿吧。”

“至于苏晴那边,我会另外想办法。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救她。”

我看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拿着那个沉甸甸的牛皮纸袋,去找了林晚嫂子。

她还是住在那套他们一起买的大房子里。

房子很大,装修得很豪华,但却冷冷清清,没有一丝烟火气。

林晚嫂子给我开了门。

她瘦了很多,下巴都尖了。

看到我手里的东西,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接了过去。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跟她说了一遍。

从苏晴的病,到她母亲的去世,再到陈封的那个承诺。

林晚嫂子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等我说完,她才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有水光在闪动。

“阿哲,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嫂子,封哥他……”

“我知道。”她打断我,“他是个好人。一直都是。”

“只是,他的好,给不了我想要的。”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了一丝哽咽。

“你知道吗?我们刚结婚那会儿,穷得叮当响。但他每天下班,都会给我带一根巷子口的烤红薯回来。因为我爱吃。”

“后来,他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忙。他给我买名牌包,买钻石项链,买大房子。但他再也没给我带过烤红薯。”

“有一次我过生日,等他到半夜十二点。他回来了,一身酒气,倒头就睡。他忘了。”

“我不是怨他。我知道他累。可是,那一次次的失望攒起来,心就冷了。”

“我和他之间,隔着的不是一个苏晴。是隔着无数个他忙于应酬的夜晚,无数个他忘记的纪念日,无数个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睡觉的日子。”

“我们早就走散了。只是他不知道,我也不想说。”

林晚嫂子哭了。

眼泪顺着她清瘦的脸颊,一颗一颗地往下掉。

那是压抑了太久的委屈和心酸。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婚姻里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外人看到的,永远都只是冰山一角。

我把那个牛皮纸袋,放在了茶几上。

“嫂子,这些东西,封哥说都给你。他净身出户。”

林晚嫂子看了一眼那个纸袋,摇了摇头。

“我不要。”

她从抽屉里拿出笔,在那份陈封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上,刷刷地写了起来。

她把财产分割那一栏,划掉了。

然后,在最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林晚。

字迹清秀,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道。

“你告诉他,房子车子公司,我们一人一半。这是我们一起挣的,谁也不多占谁的。”

“还有,让他好好保重身体。别太累了。”

“至于苏晴……如果需要钱,可以从我这一半里拿。”

我拿着那份林晚嫂子重新修改过的离婚协议,走出了那栋冰冷的豪宅。

回头看了一眼,夕阳的余晖照在巨大的落地窗上,反射出金色的,却毫无温度的光。

我把协议交给了陈封。

他看着上面林晚的签名,和她修改过的内容,看了很久很久。

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一个大男人,哭得像个傻子。

那天晚上,他给我打了个电话。

他说,阿哲,我签了。

我说,嗯。

他说,我明天就搬出去。

我说,好。

他说,阿哲,你说,我是不是特别混蛋?

我沉默了。

是,也不是。

他只是一个,在生活的洪流里,走着走着,就忘了回头看看身边人的,普通的男人。

离婚手续办得很快。

没有争吵,没有拉扯,平静得像是在签一份普通的合同。

办完手续那天,他们在民政局门口站了一会儿。

“以后有什么打算?”陈封问。

“想出去走走。去西藏,或者去大理。”林晚说。

“挺好。注意安全。”

“你也是。按时吃饭,少抽烟,少喝酒。”

“嗯。”

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

最后,林晚冲他笑了笑。

“陈封,再见。”

“再见,林晚。”

她转身,拦了一辆出租车,走了。

没有回头。

陈封站在原地,看着出租车消失在车流里,站了很久。

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封哥,都过去了。”

他点了点头,眼圈红红的。

生活,还要继续。

陈封把公司的一半股份,折算成现金,打到了林晚的卡上。

他卖掉了自己的那套房子和车,加上公司剩下的一点流动资金,全部投进了苏晴的治疗里。

他从大平层里搬了出来,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小单间。

每天,公司和医院,两点一线。

他瘦了很多,也沉默了很多。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现在的他,比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陈总”,看起来更踏实,更像个人了。

苏晴的手术很成功。

后期康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陈封一直陪在她身边,像个亲人一样照顾她。

我问过他,对苏晴,到底是什么感情。

他说,是责任,是承诺,也是……赎罪。

他说,当年苏晴家出事,他如果能多一点能力,多一点担当,也许她就不会不辞而别,他们之间,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他现在做的,只是在弥补当年的遗憾。

“那你和她,以后会在一起吗?”

他摇了摇头。

“不会。”他说,“我的心,已经跟着林晚一起死了。”

我没再问下去。

有些伤口,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舔舐。

半年后,我收到了林晚嫂子寄来的明信片。

她在西藏。

照片上的她,站在布达拉宫前,穿着藏族的服饰,笑得一脸灿烂。

那种笑,是我很久很久没有在她脸上看到过的。

发自内心的,轻松的,自由的。

明信片的背面,只有一句话:

“阿哲,我很好。勿念。”

我把明信片拿给陈封看。

他看着照片上的林晚,看了很久,嘴角也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

“她好,就好。”

又过了一年。

苏晴的身体基本康复了。

她拒绝了陈封的继续资助,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她说,陈封为她做的,已经够多了。剩下的路,她想自己走。

陈封的公司,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虽然规模比以前小了很多,但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

他还是一个人。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家。

偶尔,我们会像以前一样,约在那个巷子口的烧烤摊,喝几瓶啤酒,吹吹牛。

只是,我们再也没有提过林晚的名字。

她就像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禁忌,一个默契。

我们都知道她在哪,过得怎么样,但我们谁也不说。

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些故事,结束了,就是结束了。

再回头,也只是物是人非。

那天,我们喝到很晚。

陈封有些醉了。

他指着巷子口那棵老槐树,对我说:

“阿哲,你还记得吗?当年,我和晚晚,就是在这棵树下认识的。”

我点了点头。

“那时候,她还是个学生,我刚出来跑业务。那天我被人骗了,身上一分钱没有,饿得头晕眼花。”

“是她,把她手里唯一的一个烤红薯,分了一半给我。”

他说着说着,就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

“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当初那么想要的东西,等真正得到了,却发现,最重要的东西,早就被自己弄丢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我只能拿起酒瓶,跟他碰了一下。

“封哥,喝。”

酒很烈,呛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这个我叫了十多年“封哥”的男人。

他经历了背叛的误解,经历了婚姻的破碎,经历了生死的考验。

他失去了很多,但也懂得了很多。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以一种最惨烈,最痛苦的方式。

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以前陈封和林晚住的那个小区。

我鬼使神差地,把车停在了路边。

抬头望去,那间曾经充满了他们欢声笑语的屋子,漆黑一片。

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我问过林晚嫂子一个问题。

我说,嫂子,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她想了想,笑着说:

幸福啊,就是我爱的人,他心里有我。

我爱的人,他心里有我。

多简单的一句话。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发动车子,离开了那个地方。

手机里,收到一条新的朋友圈提醒。

是林晚嫂子发的。

定位在大理。

照片上,是洱海边的日出。

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美得像一幅画。

配文是:

“新生活,新开始。”

我看着那张照片,由衷地笑了。

真好。

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开始。

虽然,那个开始里,再也没有了彼此。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本就是一趟不断失去,又不断前行的列车。

重要的是,在每一个路口,我们都能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第二天,陈封约我吃饭,说是有事宣布。

我以为他又要去相亲或者怎么样,没想到地点约在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楼下的咖啡馆。

他看起来精神不错,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打理过。

“什么情况?这么正式?”我调侃他。

他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我准备成立一个基金会。”

我愣住了,“基金会?”

“嗯。”他点头,“一个专门针对尿毒症患者的医疗救助基金。我已经把公司未来十年利润的百分之三十,都划拨进去了。”

他把文件推给我,“这是章程,你看看。”

我翻开看了几页,上面详细地列着基金会的宗旨、救助对象、申请流程……条款清晰,逻辑严密,看得出是花了大力气的。

“封哥,你这是……”我有些动容。

“苏晴的事,让我看到了太多。一个家庭里,只要有一个人得了这种病,基本上整个家就垮了。钱,能救命,也能压垮人。”

他的眼神很平静,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以前挣钱,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让晚晚过上好日子。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钱挣得再多,家没了,人散了,就什么都不是。”

“现在,我想换一种活法。”

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我想让这些钱,变得更有意义一点。也算是……为自己积点德吧。”

我看着他,心里百感交集。

这个男人,真的变了。

从一个只知道埋头挣钱的商人,变成了一个开始思考生命意义的……普通人。

我合上文件,郑重地对他说:“封哥,算我一个。我不多,每年捐我年收入的百分之十。”

他看着我,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兄弟。”

基金会成立那天,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

没有媒体,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只请了一些朋友和第一批受助的患者家属。

苏晴也来了。

她恢复得很好,脸上有了血色,人也开朗了许多。

她作为基金会的第一个受益者和志愿者,上台讲了话。

她没有说太多感谢的话,只是平静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在最绝望的时候,是如何被拉了一把,重获新生的。

台下,很多人都听得眼圈发红。

陈封就站在台下,默默地看着。

仪式结束,苏晴走到陈封面前。

“陈封,谢谢你。”她真诚地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陈封淡淡地说。

“以后,基金会这边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苏晴说,“我这条命是你给的,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也算没白活。”

陈封点了点头。

他们之间,没有丝毫的暧昧,只有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的坦然和默契。

像战友,像亲人。

看着他们,我突然明白了陈封说的“赎罪”是什么意思。

他不仅仅是在弥补对苏晴的亏欠,更是在弥补自己过去那种偏执、狭隘的人生观。

他用这种方式,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生活,似乎就这样,不咸不淡地继续着。

直到那天,我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是林晚嫂子打来的。

“阿哲,我回来了。”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嫂子?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下飞机。”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很轻快,“方便吗?一起吃个饭。”

我当然说方便。

我们约在了一家环境很雅致的私房菜馆。

一年多没见,她变了。

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剪了利落的短发,眼神里,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从容和笃定。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于别人的“陈太太”,她就是她自己,林晚。

“在外面跑了一年多,感觉怎么样?”我问。

“挺好的。”她笑着说,“看了很多风景,也见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最重要的是,想明白了很多事。”

“比如?”

“比如,人不能总活在过去。也不能总指望别人。”她看着我,眼神清澈,“阿哲,我这次回来,是准备自己做点事。”

“做什么?”

“开一家民宿。在大理。”她说,“地方都看好了,一个很安静的白族小院。我把这边剩下的那套小公寓卖了,钱应该就够了。”

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那太好了!嫂子,你现在是独立创业的女老板了!”

她被我逗笑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对了,他……还好吗?”

我知道她问的是谁。

“挺好的。公司现在很稳,人也比以前……踏实多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基金会的事情告诉了她。

她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听完后,她沉默了很久。

“他能想明白,挺好。”她轻声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那顿饭,我们聊了很多。

聊她的旅行,聊我的工作,聊未来的打算。

我们很有默契地,没有再深入聊陈封。

有些话题,点到为止,就是最好的结局。

饭后,我送她回家。

她住在一个离市区有点远的新小区,环境很好。

“阿哲,谢谢你。”临下车时,她说,“谢谢你一直当我是朋友。”

“嫂子,你永远都是我嫂子。”我笑着说。

她也笑了,冲我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小区。

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突然有种感觉。

她和陈封的故事,也许,还没有完全结束。

我把林晚回来的消息告诉了陈封。

他正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听到这个消息,手里的笔,停顿了一下。

“是吗?”他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又继续低头看文件,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消息。

但我看到了,他握着笔的手,指节有些发白。

过了几天,我的微信收到一笔转账。

五十万。

是林晚转给我的。

我吓了一跳,赶紧打电话过去。

“嫂子,你这是干什么?”

“阿哲,你帮我个忙。”她说,“把这笔钱,匿名捐给陈封的那个基金会。”

“为什么不自己……”

“我不想让他知道。”她打断我,“就当我……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一点心意吧。”

我明白了。

她还是关心他的。

只是,她选择了用一种最遥远,最安静的方式。

我按照她的嘱咐,把钱捐了出去。

陈封看到这笔大额的匿名捐款,很意外,也很高兴。

他说,现在这社会,还是好人多啊。

我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没忍心告诉他真相。

有些美丽,就让它保留在误会里吧。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一个冬天。

大理的冬天,阳光很好。

林晚的民宿开业了。

名字很简单,就叫“晚来小院”。

她在朋友圈发了照片。

白墙青瓦,小桥流水,院子里种满了多肉和各种花草。

一切都布置得温馨又雅致。

照片里,她穿着一身棉麻长裙,站在院子中央,笑得云淡风轻。

我把照片拿给陈封看。

他看了很久,然后默默地保存了下来。

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给我打电话,约我喝酒。

还是那个老地方,那个烧烤摊。

“阿哲,你说,我是不是很失败?”他喝了很多,眼睛红红的。

“怎么又说这个。”

“我给了她我能给的一切,最好的房子,最好的车,最好的生活。可到头来,她想要的,只是一间小院子,和一片阳光。”

“我以前总觉得,我懂她。现在才发现,我从来就没懂过。”

“封哥,你别这么想。”我安慰他,“你们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想要的东西不一样了而已。没有谁对谁错。”

他摇了摇头,没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喝酒。

我知道,他还是没放下。

有些爱,已经刻进了骨子里,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

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林晚寄来的快递。

是一盒她自己做的鲜花饼。

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

“阿哲,新年快乐。有空来大理玩。”

我给陈封拿了几个过去。

他尝了一个,沉默了很久。

“还是那个味道。”他说。

我问:“什么味道?”

“大学的时候,她给我做过一次。那时候没钱买烤箱,用平底锅烙的,外面有点焦,里面是甜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有一种很遥远,很温柔的东西。

我突然觉得,也许,他们之间,还有可能。

我斗胆做了一个决定。

我订了两张去大理的机票。

我给陈封打电话,说公司有个项目,需要去云南出差,让他陪我一起去。

他一开始不想去,说公司忙。

在我软磨硬泡之下,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我没有告诉他,我们的目的地,是林晚在的那个地方。

飞机落地,我直接打车,往“晚来小院”开。

当车子停在那个熟悉的小院门口时,陈封愣住了。

他看着那个招牌,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恍然,再到一种近乎胆怯的犹豫。

“阿哲,你……”

“封哥,来都来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事,总要有个了断。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别给自己留遗憾。”

他站在门口,踌躇了很久。

我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林晚正在院子里浇花。

听到动静,她抬起头。

当她看到我身后的陈封时,手里的水壶,“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空气里,只剩下风吹过花草的沙沙声,和两个人压抑不住的心跳声。

我默默地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我在院子外面的石凳上坐了很久。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封出来了。

他眼圈红红的,但脸上,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笑。

“怎么样?”我问。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

他只是说:“阿哲,我订了明天最早的机票回去。”

我愣住了,“这么快?”

“嗯。”他点了点头,“她说,这里的生活很好,很安静。她不想被打扰。”

我的心沉了下去,“那你们……”

“我们聊了很多。”他看着远方的苍山,缓缓地说,“聊了过去,聊了现在,也聊了未来。”

“她说,她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林晚了。我也不是过去的那个陈封了。”

“我们都回不去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我们都可以,重新开始。”

“她祝福我,我也祝福她。”

“这就够了。”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这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以破镜重圆为结尾。

有些故事,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也是一种圆满。

第二天,我送陈封去了机场。

临走前,他给了我一个信封。

“帮我把这个交给她。”

我回到小院,把信封递给林晚。

她打开,里面是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字条。

字条上写着:

“晚晚,这是那五十万。我知道是你。谢谢你。也祝你,一切都好。”

林晚看着那张字条,眼泪,无声地滑落。

我陪她在院子里坐了一下午。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满了整个小院。

“阿哲,你知道吗?”她突然说,“我今天,好像才真正地,放下了。”

我点了点头。

“我也是。”我说。

不,应该说,是我们所有人。

我们都从那段纠结的,痛苦的,充满误解的过去里,走了出来。

人生,还很长。

未来,还有很多种可能。

离开大理的时候,林晚来送我。

“阿哲,以后常联系。”

“一定。嫂子,保重。”

我还是习惯叫她嫂子。

她笑了笑,没有纠正我。

飞机起飞,我看着窗外那片越来越远的土地,心里一片澄明。

我知道,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真的结束了。

而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回到城市,生活依旧。

陈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基金会和公司里。

他开始健身,看书,学着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他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了。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的笑。

偶尔,我们还是会去那个烧烤摊。

老板都跟我们混熟了。

“哟,陈总,阿哲,又来啦!老样子?”

“老样子。”

我们会喝着啤酒,聊着天,看着巷子里人来人往。

有时候,我会想起林晚。

想起她在大理的那个小院,那片阳光。

也会想起陈封。

想起他曾经的迷茫,和现在的坦然。

我觉得,他们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就够了。

至于爱情,也许,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于彼此的生命里。

就像陈封手机里,那张一直没删掉的照片。

也像林晚小院里,那盆据说是一个朋友送的,长得特别茂盛的老桩多肉。

有些事,不必说破。

有些情,无需结果。

只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那个人,过得很好。

那么,便一切都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单车小子破解版(封哥你将所有财产都留给情人怪不得嫂子要和你离婚他顿时懵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