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一提到二胎家庭,是不是就想到“鸡飞狗跳”:老大哭着说“妈妈不爱我了”,老二闹着要抱,俩娃抢玩具、争关注,妈妈夹在中间忙得脚不沾地,累得直想叹气
其实真不是二胎就一定累,我身边不少二胎妈妈都过得挺轻松,俩娃不仅不抢宠,还互相帮衬着亲。偷偷问了才知道,她们都抓好了4个关键点,今天就把这些“省心秘诀”分享给你,快码住试试呀
1. 不搞“偏心式对比”,每个娃都有“专属肯定”
好多妈妈总爱不自觉对比:“你看弟弟多乖,你咋这么调皮”“姐姐学习好,你得向她学”,这话一出口,俩娃心里都不舒服——老大觉得“妈妈更喜欢弟弟”,老二觉得“总被拿来比,好有压力”,慢慢就开始争宠较劲。
聪明妈妈都不这么干,而是“分开夸、专属夸”:
- 老大帮弟弟拿了水杯,别说“比弟弟懂事”,而是说“你主动帮弟弟,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哥哥,妈妈特别开心”;
- 老二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别说“比姐姐强”,而是说“你能自己收拾玩具,动手能力超棒,妈妈为你骄傲”;
- 哪怕俩娃做同一件事,也挑各自的亮点夸,比如都画了画,夸老大“颜色搭配得真好看”,夸老二“画的小太阳太可爱了”。
我闺蜜家俩娃,从不说“谁比谁好”,每次都针对性夸,现在老大主动带老二玩,老二也总说“我最喜欢姐姐”,根本不用愁争宠的事。你看,不对比、专属夸,俩娃都能感受到爱,自然不会互相吃醋✨!
2. 给老大“特殊身份”,让他当“小帮手”不是“小对手”→
好多家庭添了二胎后,总让老大“让着弟弟妹妹”,把老大当成“竞争对手”,可越这样,老大越排斥老二。其实反过来,给老大一个“特殊身份”,让他参与照顾老二,反而能拉近俩娃关系。
比如给老大封个“小老师”“小管家”:
- 老二学说话时,让老大教他说“哥哥”“姐姐”,妈妈可以说“弟弟最爱听你说话了,你教他,他学得肯定快”;
- 给老二换尿布时,让老大帮忙递个湿巾,说“有你帮忙,妈妈换得超快,你真是妈妈的小帮手,弟弟的好哥哥”;
- 出门时让老大牵着老二的手,说“你走慢点,带着弟弟,别让他摔跤哦,你这个小管家超靠谱”。
我邻居家老大以前总跟老二抢玩具,后来妈妈让他当“小老师”,教老二玩积木,现在老大每天放学都先找老二,还会把自己的小零食分给老二。你看,给老大“特殊身份”,他会觉得“我是被需要的”,不仅不排斥老二,还会主动爱护弟弟妹妹✨!
3. 留“专属陪伴时间”,不因为二胎忽略任何一个
好多妈妈累的根源,是总想着“同时照顾俩娃”,结果俩娃都觉得“妈妈陪我的时间少”,拼命争关注。其实不如每天留“专属时间”,分开陪每个娃,让他们都能感受到“妈妈只爱我一个”的踏实。
比如这样安排:
- 早上送老大上学的路上,就专心跟老大聊:“今天想在幼儿园玩什么呀?晚上回来跟妈妈说说好不好?”;
- 老二午睡醒后,单独陪他玩半小时:“我们就玩你最爱的小车车,妈妈只陪你一个人哦”;
- 晚上睡前,分别给俩娃讲故事:给老大讲他喜欢的奥特曼,给老二讲小熊绘本,各讲15分钟,不互相打扰。
我表姐每天都留“专属时间”,老大说“妈妈送我上学的时候最开心”,老二看到妈妈单独陪他就笑个不停,俩娃从不会因为“妈妈陪谁多”吵架。你看,专属陪伴不用久,每天十几分钟,就能让娃充满安全感,妈妈也不用总应付争宠,轻松多了✨!
4. 让俩娃“共做一件事”,在合作中变亲近
想让俩娃不打架还更亲,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有事一起做”,在合作中培养感情,比如一起完成小任务、玩合作游戏,慢慢就会“互相需要”。
可以试试这些小事:
- 一起收拾玩具:“我们比赛谁收得快,姐姐收积木,弟弟收小球,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好不好?”;
- 一起帮妈妈干活:“今天我们一起包饺子,哥哥帮妈妈擀皮,弟弟帮妈妈放馅,包完我们一起吃哦”;
- 一起玩合作游戏:玩“两人三足”,让老大扶着老二,或者玩拼图,老大拼大块,老二拼小块,完成后一起鼓掌庆祝。
我家亲戚的俩娃,以前总抢东西,后来妈妈常让他们一起做小事,现在俩娃会互相喊“姐姐快来帮我”“弟弟我来教你”,还会一起偷偷给妈妈画贺卡。你看,一起做事的过程中,俩娃会慢慢发现“跟哥哥/姐姐玩真有意思”,感情自然越来越亲✨!
最后想跟宝子说:二胎累不累,关键看“方法”
不是二胎一定鸡飞狗跳,只要不偏心对比、给老大特殊身份、留专属陪伴、让俩娃合作做事,不仅能减少争宠,还能让俩娃互相爱护。
妈妈不用逼自己“做完美妈妈”,抓好这4点,慢慢引导,就能享受俩娃绕膝的幸福,而不是被争宠搞得焦头烂额~
宝子们是二胎家庭吗?有没有让俩娃变亲近的小妙招?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当“轻松二胎妈”呀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扶老二破解版2020(二胎家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