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机会点在“下沉”。
大量餐饮店逃离商场背后,是残酷的洗牌和价值体系重构!
大批餐饮店仍在加速“逃离”商场。
根据多地的市场观察和行业分析,2025年春节后,餐饮业正经历一场“倒春寒”,大量餐厅加速从商场撤离的现象尤为显著。
某商场铁板烧发出闭店通知
人流下降、租金不减,商场开店越来越不划算了《2022-2024购物中心开关店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34.9%的购物中心新入驻商铺少于关店商铺。换言之,超三分之一的商场愈来愈空了。
智胜餐饮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寿文彬表示,商场流量早已到达峰值,眼下除了海底捞等大规模连锁餐饮品牌还有一定的议价优势,中小餐饮商家在商场开店不是好选择。
在他看来,未来2年,商场餐饮店的生存状况依旧艰难,回流最少是2年后的事。
一大批餐饮商家仍在前赴后继用“脚”投票,加速撤离商场之外,追根溯源,商场和餐饮店,要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和价值体系重构。
对于餐饮商家而言,商场相当于线下的流量入口,租金等一系列费用就是获客的成本,而如今这笔帐越来越难算下去。
从流量层面来看,一方面,商场整体数量全面过剩,必然分流,因此商场餐饮店普遍面临人流量下降的问题。
《2024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年报》显示,去年全国共新开业3万方以上集中式商业370个。截至2024年底,全国三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就有近6700个。
以前3公里范围内可能就一家商场,现在可能有3家商场。商场的人流量,因为商场本身数量的增加而大大稀释了,餐厅客流状况自然也好不到哪去。而且商场招商同质化严重,几乎每一家商场,都有相似的品牌,宛如复制粘贴。在消费者看来,逛哪家商场都一样,没有新奇感。
商场租金持续上涨,成为餐饮品牌的最大负担。2024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购物中心商铺平均租金达27.17元/平方米/天,同比上涨0.25%。例如,北京某茶饮店180平米的铺位年租金高达440万元,而天津一家火锅店月租金10万元,人工成本12万元,但月营业额仅40万元,入不敷出。
有一位餐饮老板曾算过一笔账,他的店开在上海白玉兰广场,一年租金大约220万。“平均一个月18.3万基本租金,一天6100元的纯利润才可以覆盖租金,按50%毛利算,一天最低流水要12200元。按一单150人均算,每天最少需82位顾客消费。”
另一方面,大量商场老旧过时,设计不合理,在如今越来越注重悦己、情绪价值消费的趋势下,对顾客的吸引力下降,最终也会影响餐饮店的客流,尤其是开在高层的餐饮店。
春节后餐饮消费断崖式下跌,多地餐厅日营业额不足疫情前一半。例如,广州某快餐店春节后日销售额从7000元降至3000元以下,部分门店甚至因长期“白板”(无订单)被迫关闭。同时,消费者更倾向于低价餐饮,品牌被迫降价竞争,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唯一的机会点:下沉还是下沉转向社区与下沉市场社区餐饮因租金低、客群稳定成为新选择。例如,南城香、紫光园等品牌通过社区店实现逆势扩张,单店日营业额可达6万元。布局高校、交通枢纽等场景瑞幸、海底捞等品牌进驻高校和高速服务区,瞄准年轻客群和流动消费需求。星巴克、喜茶则尝试与博物馆合作,提升品牌文化属性。轻资产与灵活经营部分商家转向档口、夜市等低成本模式,甚至主动降级为“小摊贩”以规避租金压力。华为食堂的一些连锁餐饮
结语餐饮品牌加速撤离商场,既是行业洗牌的体现,也是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未来,餐饮业或将呈现“商场高端化”与“社区平民化”的分化趋势,品牌需根据自身定位灵活选择生存空间。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逃离快餐店攻略(大批餐饮店加速抛弃商场)》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