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这玩意,真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外人口口声声说婚姻幸福,是俩人搭伙过日子,相互搀扶、敬老爱幼,孝顺公婆——这种故事,电视剧里看多了。可一脚踏进现实,才发现背后那点腌臜事,能让你喊救命都来不及。尤其对那些自诩“绝对信任”的父母来说,要是以为娶媳妇是买彩票中大奖,早晚有一天得被打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什么婆媳和睦、一家团圆,全是童话,几千年的宫斗戏不是白看的。这年月,谁还敢把家底全扔桌子上做人情?你胆敢心大,指着这点亲情维系小家,分分钟就被“白眼狼”媳妇收拾得服服帖帖,最后还得倒贴跑路。
有些家庭刚起步时风风光
光,房子、车子、票子,一股脑儿塞进小两口手里,满眼幸福的样子,简直以为已经抱上福星。结果呢?细水长流没几天,脸皮厚一层又一层的媳妇本性现形。今天笑脸迎人明天阴阳怪气,背地里盘算怎么把家产转走,套路一个接一个,看得人直皱眉头。前一秒还是柔情似水,转身就演起苦情大戏,搞得全家不得安生。
不少独生子家庭更容易掉进这个大坑。就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父母总觉得“咱家人不防家人”,房产直接名字写儿媳,存款共用,密码共享。刚开始日子确实过得挺顺。可一旦日子难过了、家里遇到点麻烦,真正的人心就原形毕露。冷暴力、翻脸、算计……别以为这种戏码只出现在别人的家庭,轮到自己,跪都来不及。真到关键时候,才想起要给孩子留个后手,悔得肠子都绿了。
就像我隔壁那家,老人家当年热情洋溢嫁儿子,咬咬牙给婚房、首付全掏了,婆婆忙里忙外伺候小两口。媳妇表面功夫做得贼溜,嘴上喊着妈,心思可全在算账。等生完孩子,工作辞了,天天拉着丈夫逼问:“什么时候搬出去住?”再不顺心,立马拉黑、公婆野蛮驱逐,甚至变着法儿折腾公公婆婆,脸皮厚得能挡 ** 。以前感恩戴德的“乖儿媳”,现在是踩着鼻子上脸的混世魔王,戏耍全家毫不手软。
有些更绝,遇上点利益分配的小事,能瞬间激化矛盾。你不服她意思,第二天带来一队亲戚坐镇客厅,二十岁的劲头、五十岁的算计,活脱脱社会版甄嬛。网上那些“我劝婆婆多忍让,家庭才能和睦”的鸡汤就是糊弄鬼的,真等到利益摆在眼前,谁都不讲情面。别老自恋地幻想,“大家庭其乐融融”,照看孙辈分分钟变讨债苦差事。
有亲戚曾丢过几十万现金?被自家儿媳挥霍殆尽,一个瞪眼睛就能让公婆噤若寒蝉。眼巴巴想着养个好闺女,最后当提款机用,想不明白就被说“你们老了不懂事”。每到关键节点,没有半点商量——“房产给我儿子过户,别磨叽。”一不如意,脸说翻就翻,眼泪抹一把,公婆遭怼,丈夫左右为难,只能干着急。什么亲情?什么感恩?全抵不过钱来的快爽!
现实戳心,聪明点的父母早就偷偷给儿子留了门槛——资产分明,界限清楚,规矩红线立牢。别轻易交出所有底牌,把精神的门关得密不透风,把财产的门锁好钥匙藏深。你要是真怕儿子吃亏,就该从一开始就敲打,留两道退路,别等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才晓得叫苦。
让人窝火的,正是那些自作聪明,还死要面子的家长。一边无底线付出,一边坚信感情万能。婚礼钱全包、房车全供,小俩口一出问题,立马灰头土脸跑回来哭诉。说难听点,这波人在媳妇的“温情攻势”下全军覆没,兜底救援最后却成了“下足面子的 ** ”。
唉,人生最大骗局就是以为“血浓于水”能护你一世太平。而 ** 是什么?你手软,她就把你的防线当儿童乐园随便逛,脸皮厚起来,能把房本都偷走。到那个时候,后悔药都涨价了,养老的钱不见了,家业归了别人,你连个说理的地儿都找不到!
别再天真。结婚从来不是终点,守家才是硬道理。对儿子有交代,对自己也要留点底。记住,感情可以给,但心门和钱门必须拽牢。救命稻草要握手里,才能不被人一脚踹翻。留点心眼,是最后的机会;不设防,准得跪下叫娘!谁还没点血泪教训?所以啊,聪明父母都知道,给儿子留两道门,才是真的有远见。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功夫贼溜全武器(聪明父母都默默给儿子留着这两道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