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媛莉
西门子的全球仿真及测试技术(成都)研发中心,可以面向全球提供仿真测试服务,助力工业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能高度智能化;哈工大机器人成都公共技术服务的硬件平台,能发挥产学研的最新成果,助力工厂解决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美奢锐金属陶瓷系列工业用刀具,用生产工艺打破国外垄断,助力智造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上述机构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实现的大展拳脚,更多企业主体和个人,也能拥有。
5月25日举办的2021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新经济创新生态合作大会上,20个场景+20个产品组成的“智造之城”机会清单正式对外发布,抓住机会,就能闪耀“智造”舞台。
20个场景+20个产品
成都经开区发布“智造”机会
封面新闻现场获悉,本次大会以“科创智造筑产业 场景产品赋新能”为主题,重点发布了“智造之城”专题机会清单,并有经开资本集团详细推介“蓉易贷”、“经开产融合作平台”等金融扶持举措。大会还回顾了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新经济成就,并为2020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优秀平台、首批新经济专项人才授牌颁奖。
“2020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首批新经济专项人才”称号获得者领奖,本次共有24人获奖。
会上,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局长晏凌发布的“智造之城”专题机会清单,以智能制造为主题,包含20个新场景、20个新产品,涉及精密加工、工业机器人、产线自动化等领域,集中呈现了龙泉驿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城市机会。
包括西门子全球仿真及测试技术(成都)研发中心,哈工大机器人成都公共技术服务硬件平台,以及美奢锐的金属陶瓷系列工业用刀具等,都有集中呈现。
清单整体呈现出三大特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智能制造场景和产品;入选场景涉及产品设计、数字化工厂规划、生产工程、生产执行、增值服务五大环节,覆盖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入选产品涉及原材料、元器件、模块与配件、仪器设备四大层面,均可助力智能制造的生产执行。
晏凌表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继续提升新经济场景营造能力,围绕智能生产场景、美好生活场景、宜居生态场景、智慧治理场景四大场景体系,持续向社会供给城市机会,继“智造之城”后,发布汽车之城、生活之城、生态之城、双创之城等系列机会清单。
作为创造新场景、供给新产品的主体代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国蓝中天、云科新能三家企业在大会上进行了演绎分享。哈工大机器人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振威表示,希望借机会清单的发布扩大技术服务平台影响力,以完成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新经济年营业收入已实现267亿元
2025年锁定年营收500亿元新目标
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在新经济产业领域取得的成果丰硕,年营收年均增速达9%,初步形成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优势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为多元的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更多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发布新经济专题清单202条,对接成功30余条;新经济营业收入实现267亿元,同比增长12%;新增新经济企业2471家,同比增长15%;新建创新孵化载体3家,新增面积2.1万平方米等。
成都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阳在致辞时谈到,“十四五”期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继续培育壮大新经济,深化“场景营城”理念,围绕“三生一治理”构建多维度场景供给发展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经济市场主体总数超过2万家,新经济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解决企业发展最实际的需求,经开资本集团董事、龙雏基金公司总经理杨建军在会上重点推介了“蓉易贷”、“经开产融合作平台”等金融扶持举措。据介绍,“蓉易贷”是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的普惠性政策融资产品,具有门槛低、融资成本低、担保费率低等三低优势;经开产融合作平台”则是成都经开区打造的以信息汇聚和金融交易为核心, 集资金供求信息、扶持政策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经开产融合作平台”累计注册企业用户1378家,金融机构55家,金融产品数量110个,线上完成交易41笔。
记者了解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坚持从生态角度构建新经济要素供给体系,打造适宜新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已经重点实施新经济人才引培行动,科技强链专项行动,创投环境提升行动,新经济品牌塑造行动等。“
其中,“蓉易贷”是实施创投环境提升行动中的一环,相关行动还包括用好引导基金吸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探索市、区联合共建新经济专项子基金撬动新经济产业项目落地,推广双创基金激活企业内生创新动力,持续开展新经济投融资、供需对接会等举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龙雏最新破解版2021(20个场景20个产品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发布智造机会清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