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奥特曼冒险1(高强度探险)

超奥特曼冒险1(高强度探险)

admin 2025-09-23 资讯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我们环斯瓦尔巴成功!人生成就+1。

前阵子我们推了奥特流斯号斯瓦尔巴的行程。「链接」

推的时候有承诺,如果单团期满10人,我们就安排摄影小助理随行帮大家拍照记录。

这次很幸运,单团期满了10人,不仅我们有小助理,船方也特地安排了同声传译;更幸运的是,我们环岛斯瓦尔巴也成功了。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这次的行程地图,环岛成功

斯瓦尔巴的北极熊数量全球第一(常驻人口不到3000人,北极熊大概有5000多头)。

我们在行程中也连着看到了好多头,属于运气特别好的那种。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旅游新规》中规定观赏北极熊必须300米以上,但是我们卡了BUG在北纬81°外看北极熊,这里就不受新规限制了,再加上北极熊自己从远处走向我们,看爽了。

这次的行程是受到幸运女神所眷顾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今天的文,是我们这次环斯瓦尔巴行程的回顾。

南北极、珠马拉马峰,是每位旅行者都想去征服的目的地。

南极有大陆,而北极则是一片冰封汪洋,只要一个地方的纬度高于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就可以确定其属于北极地区。

而大家常说的去北极,实际上去的是斯瓦尔巴。

你看下图就知道了,斯瓦尔巴完全在北极圈内,甚至有部分是在北纬80°内。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斯瓦尔巴有峡湾、有冰川、有浮冰,是北极圈内地貌、生态最丰富的代表。关键是,这里北极熊比人多。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在北极找北

这趟行程太有意思了,奥特流斯的探险模式一下把我们探险旅行阈值拉的特别高。

我们平均每天在户外的时长大约6个小时,上午下午的登陆或者巡游各三个小时,探险队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想让你看到更多。

我们笑称,这哪里是去北极度假的,分明就是来这里被“集训”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所以说旅行真的要区分人群。

有的人去北极,要的是享受,是吃好住好。登陆行程要有,强度不能太大,点到为止就行。

我们这次去北极,经常早上6点就被广播叫醒了,然后上午一个登陆,下午一个巡航,没有一点体力还真不一定Hold得住。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这是一个10天9晚的行程,绕了斯瓦尔巴整整一周。

大部分斯瓦尔巴的线路是6天5晚甚至更少,行程也集中在斯瓦尔巴的西海岸。

因为斯瓦尔巴西岸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调节,相较于东岸拥有更温和的气候和较少的海冰覆盖,因此这里的冻土层活动性较高,也更有利于夏季地表的水分积聚和植被生长。

西岸的北极景观偏温和,也更适合旅行。西岸甚至是有人类定居点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而斯瓦尔巴的东部与北部基本无人区,有原始冰盖,也是海豹聚集区。

要知道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海豹,这意味着在这些地方更容易看到北极熊,以及鲸鱼等大型哺乳动物,我们这趟就在海冰区域非常近距离的看见了北极熊。

斯瓦尔巴的东海岸地貌变化丰富,从冰川峡湾、苔原、岩石荒原,到庞大的海冰带,基本上没有审美疲劳,每天都有新鲜感。

但是因为气候多变,海上浮冰较多。要去东海岸是有窗口期的(每年7-8月),且不能保证环岛成功。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斯匹次卑尔根西岸游览是斯瓦尔巴的“门户”,是人类与极地接壤的区域。而斯瓦尔巴环岛航线,则像是真正走进了北极的深处。

如果追求性价比,点到为止的北极,那西岸足够了;如果只去一次想深度玩转斯瓦尔巴的,我建议大家环岛一圈,把西岸、北岸、东岸都去了。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接下来,是每日的行程回顾

Day1,登船日

斯瓦尔巴的首府是朗伊尔城,我们是当天早上抵达的,有工作人员举着ocean wide的牌子在机场接机,从机场把我们送到市中心,自由活动后等候下午16:00上船。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别的城市路上的警示牌是小心车辆,在斯瓦尔巴则是警示大家小心北极熊。

这里熊比人多,你在野外碰到北极熊,是真打不过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是Ocean wide旗下的奥特流斯号,我在文末给大家做详细介绍。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上船之后我们举行了安全说明会,紧急救生演练和船长欢迎会,紧接着在晚餐前我们就看见了一只抹香鲸以及三只小须鲸,算是第一天的意外之喜。

这只抹香鲸我们在回程的又看到了它!海洋学家通过它的尾巴确认了是同一只,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2,七月十四湾和新奥勒松

上午我们去到七月十四湾(Fjortende Julibukta),进行冲锋艇巡游。

这个名字最早是由19世纪法国的极地探险家所命名的,当时法国探险家在斯匹次卑尔根(Spitsbergen)北部从事科学考察,包括地理测绘、地质、动物学等。

在某年的7月14日(法国国庆日),探险队抵达了这个宁静的峡湾,于是就用这天的日期为这个地方命名,表达庆祝与纪念。

这种以“日期”命名地名的方式,在北极探险中很常见,之后的很多冰川也是以人名或者日期来命名。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沿着壮丽的冰川前沿巡航。我们看到了puffin海鹦鹉,站在悬崖上的雏鸟,岸边的斯瓦尔巴驯鹿。还看到了在游泳的海豹。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北极美不美?第二天就是大量的浮冰、冰山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下午我们去到了新奥勒松,人类最北的定居点。

这里是个科考小镇,镇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居民生活区,常住人口不到50人,主要是各国的科研人员以及后勤人员。

这里有世界最北的邮局,还有我们中国在北极设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在最北的邮局寄了明信片,以及在黄河站前留了合影。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3,摩纳哥冰川和德克萨斯吧(Texas Bar)

摩纳哥冰川是斯瓦尔巴群岛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冰川,这片冰川是以摩纳哥王子阿尔伯特1世命名的,他在1898-1907年赞助了一支在这片区域进行海洋学测绘的探险队。

摩纳哥冰川是冲锋艇巡航,我们的探险队员驾驶着冲锋艇在这片浮冰之上,是不是超硬核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看到了髯海豹、斑海豹,以及超级震撼的冰川。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队员们还捡了亿万年的老冰,啃上一啃。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小助理和探险队员的合影。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下午我们在在德克萨斯吧(Texas Bar)进行登陆活动。这个地方是以历史上一间捕猎小屋命名的,现如今是巡逻警察的临时住所。

巡航就是探险队员开着冲锋艇带你逛,登陆就是登陆到陆地上,由探险队员带着你逛。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小屋的内部长这样,里面摆满各种酒。巡逻警察临时住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这片地方是非常典型的峡湾型苔原地貌,是斯匹次卑尔根岛的西岸比较典型的地貌了。

虽然纬度接近北纬79度,但每年短暂的极地夏季让这里出现了典型的斯瓦尔巴苔原生态。地表多为岩砾土、冻土层之上的薄层泥质土壤,夏天会长出很多苔藓和花,看起来也是充满生机。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奥特流斯号的登陆我要重点说一说。

基本每次的登陆都会有3个选择:长线徒步大约是2.5-3小时,往返3km路程,然后海拔爬升100米左右,基本就是全部在走;中线徒步大约2-2.5小时,往返2km左右,基本没什么海拔爬升。会走走停停,有时间让我们拍照和讲解;还有短线就基本就在登录的沙滩随便逛逛,适合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或者不想走路的人。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在斯瓦尔巴登陆,探险队员是全程拿着枪保护我们的,因为这里的北极熊比人多。

理论上来说,北极的探险队员会要求更高,因为必须要有持枪证。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4,深冰区(packed ice)

这是环岛行程中我觉得最震撼的一天,这天我们驶向北纬81度海冰区,在这片奇妙而独特的地貌中度过一天,探索北极浮冰区,寻找野生动物。

这片海域是这样的,要是没一点抗冰能力的船,还真无法驶入深冰区。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为什么要深入到深冰区?

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卡一个Bug。《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旅游新规》规定,看北极熊至少要300米的距离。

当船开到81度后,离开了挪威管辖范围,就不用离北极熊300米。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冰区寻找北极熊,最终在晚餐的时间,探险队长告诉我们,发现了一只在远处游泳的年轻北极熊。

我们把船开到离他尽可能的近(但又不会打扰到它),然后静静等待。

北极熊居然奇迹般地向我们靠近。要知道如果是在斯瓦尔巴的管辖范围内,我们至少需要离北极熊300米的距离,你可能只能看到一个点。

北极熊还真的慢慢靠近了我们(可能是闻到了肉香),最终距离我们超近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晚上用餐的时候,又看到了一只北极熊。这次更近,甚至都不到30米(北极熊自己走过来的)。

斯瓦尔巴你越是往北走,就越是能看到北极熊,特别是过了北纬80°后。

虽然在斯瓦尔巴熊比人多,但实际上大部分斯瓦尔巴的行程是不太能看到北极熊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5,菲普斯岛和帕里岛

斯瓦尔巴群岛最北边的岛屿是七岛群岛,我们这次去了菲普斯岛(Phippsoya)和帕里岛(Parryoya)。

斯瓦尔巴航线中,会去到七岛群岛的很少。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上午我们在帕里岛进行冲锋艇巡游。它是七岛群岛中面积第三大的岛。这座岛屿是以英国探险家威廉·爱德华·帕里命名的。这里是海象的活动区域,我们成功地看到了成群的海象。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下午我们在菲普斯岛进行登陆。这座岛屿是以英国探险家康斯坦丁·约翰·菲普斯命名的。菲普斯岛是七岛群岛中第二大岛屿,是典型的极地冻原岛屿,由裸露岩石、永久冻土和少量季节性苔原组成,地理位置极为靠北。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6,阿尔克角、帕兰德湾、布拉什尔冰川

强度拉满的一天,而且去的地方各个都美的不像地球,像游戏里的画面。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早上6点,我们就去阿尔克角(Alkefjellet)进行冲锋艇巡游活动了。

阿尔克角就是著名的鸟崖,鸟崖的黑色火山岩柱高100米。这里有约6-10万多对厚嘴海鸦、三趾鸥、北极鸥等其他海鸟在崖上筑巢栖息。

人生中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鸟在天空中飞。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虽然坐着冲锋艇的我们被鸟屎连续攻击,但这里是真的好震撼。我们还看到了其它北极狐在这里捕食鸟类。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上午我们在帕兰德湾(Palanderbukta)进行登陆,这里是探险队长Adam最喜欢的地方。

是典型的极地沙漠地貌代表。景观非常奇特。看不到多少植被,也看不到太多冰川,更多的是被风雕刻出的冰缘沙丘和波状地表,几乎没有泥土的裸露岩床与砾石滩。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还有被季节性冻融作用破坏成块的地表结构(例如霜裂纹、冰楔、石环),表面风干、碎裂的冻土板块,有些甚至呈龟裂状,像干涸的河床。

这个地表整体呈波浪状起伏,有明显的裂纹、塌陷和表层位移迹象,这些正是永久冻土活动层的典型地貌特征。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探险队员持续给我们输出知识。玩转北极是需要一定语言能力的,好在这次有中文探险队员在,同时我们的小助理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翻译(专业名词是真翻译不出来)。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傍晚我们船只来到布拉什尔冰川(Brasvellbreen)进行船艇巡游。

这里是奥斯特方纳冰盖的前端部分,是北半球最大的冰川前沿。冰盖像一块巨大的蛋糕,被海水在前方切成整齐的断面,形成一排排高度可达数十米的冰壁。冰川与海水直接相接,前沿线长达180公里。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仔细观察冰崖边缘,会看到一种“蓝白相间”的纹理。

那是由于冰盖内部的积雪层与更古老、更紧实的冰层在数千年的积压下形成的“冰层年轮”。越蓝的地方,意味着压得越紧、年头越久。

我们还看到了冰川水倾泻入海。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7,海峡岬与迪斯科湾

上午我们冲锋艇登陆海峡岬(Sundneset),探险队员说这里是看北极狐的好地方。

刚踏上岸,远处的苔原上就出现了几只斯瓦尔巴驯鹿的身影。这种驯鹿是斯瓦尔巴特有的亚种,个头不大,四肢短粗,是为了适应寒冷和风大的极地气候而演化出的体型。它们一边啃食地表稀疏的苔藓,一边缓慢地移动,没有太多警觉,甚至偶尔抬头看我们几眼,又继续低头吃草。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然后我们在一片碎石和低矮苔原交界处,发现了两只小北极狐。探险队员说它们应该才出生一个月左右。

发现它们时它们还在睡觉,徒步回来后我们就看到它们在地面打闹翻滚,彼此咬着耳朵、追逐跳跃,一会儿又躲进附近的一处小洞口。

我们不知道在这边停留了多久,探险队长一直叫我们撤退,结果大家全部停在原地看这两只小狐狸表演。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在海峡岬进行了徒步。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下午本来要前往迪斯科湾登陆,但是在登陆前发现了岸上的北极熊,只能就此作罢。

探险队员们带上我们冲锋艇巡游出动,去看北极熊。弥补我们没法上岸的遗憾,真的硬核的探险。

这次看到的是一只成年北极熊。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8,伯格湾与加沙姆纳湾

上午我们在伯格湾(Burgerbukta)进行冲锋艇巡游。

这天天气特别好,天气异常晴朗,海面如镜,几乎没有风,这在以多变天气闻名的斯瓦尔巴而言,实属罕见。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发现了成群的白鲸鱼,起初我们以为是海豹,但随着水面下白色身影越来越明显,探险队员才说是是白鲸鱼,它们体型相对其他鲸鱼较小,经常在离岸比较近的浅滩成群结队的活动。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下午我们前往加沙姆纳(Gashamna West鹅湾”)进行登陆。

这里位于斯匹次卑尔根岛南端的荷恩斯峡湾(Hornsund)南侧,是一处背风、适合抛锚的小海湾。

正是这种相对安全的地形,让它在17世纪和18世纪成为了早期捕鲸者的重要停靠点。这里曾经活跃着来自荷兰和英国的捕鲸船队,是斯瓦尔巴捕鲸业最早的基地之一。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探险队员给我们讲述了这里关于捕鲸业的故事。

这个地方有很多的鲸鱼骨头残骸,某些区域的鲸骨周围,已经生长出苔藓和地衣,有种鲸落万物生的感觉。

探险队员说,鲸落,本指一头鲸鱼死后沉入深海,为海底世界提供长达百年的生态支持——骨头、脂肪、蛋白质,会养活无数微生物、软体动物,甚至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但在加沙姆纳这个“极地捕鲸遗址”,我们看到的却是人类工业活动带来的人造鲸落。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晚餐我们在甲板组织了烧烤晚宴,一起在船尾的直升机坪跳舞。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9,普莱滕滕和阿尔克角

上午我们冲锋艇分组前往普莱滕滕(Poolepynten),这里是大西洋海象的已知栖息地。

这里之所以能成为固定的“海象沙滩”,与地形有关。普莱滕滕的海岸平缓,水浅沙软,距离斯匹次卑尔根的海底贝类资源区不远,贝类正是海象的主食。

海象习惯于捕食后返回浅滩上岸休息,这样的循环行为维持着这个“固定客栈”的存在。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探险队员组织我们非常有序地靠近它们,在不打扰它们的情况下观察了它们的活动。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下午本要前往Alkhornet阿尔克角,由于天气不佳取消了登陆。晚上我们在回朗伊尔城的路上,又看到了第一天看到的那只抹香鲸。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Day10,下船结束行程

证书是我们自己打印的给船长签字,正常ocean wide已经无纸化是没有证书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再来说说船

奥特流斯号原本是苏联时期建造的科研破冰船,后来经过多次翻修升级,改造成了现在这艘用于极地探险的船只。

别看它外表有点“工业风”,但结实耐用、破冰性能强,是能带游客深入浮冰区的少数几艘船之一。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奥特流斯号属于ocean wide,这是家神奇的公司,非常老牌坚持科考风。目前有三艘船,最新的是宏迪斯,还有普兰修斯和奥特流斯。宏迪斯和奥特流斯有中文,再加上又经常有特价,所以我们推的比较多。

今年7月他们家有三个斯瓦尔巴环岛,都成功了,超级硬核的。很少有公司在在卖北极的时候,把环北极航线写出来,怕不成功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这次入住的是Twin Porthole双人舷窗房,整体我觉得空间设计很合理,大小也刚刚好。床底的空间也刚刚好可以塞进我打开的30寸行李箱。

相比其它探险邮轮来说,房间真的不是奥特流斯的优势。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6层的酒吧几乎是除了房间之外唯一的聚集点。

每日会议在这里,休息也在这里。有一个全景天窗,也有24小时的饼干,茶和咖啡供应。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这里有一张地图,告诉你我们每天的行程都去到了哪里。最后自然就是环岛一圈成功了。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驾驶室也是有机会可以去参观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可能是我们这趟中国人多,船方给我们配了翻译小姐姐,是讲座都有同声传译的那种。这个还是挺有必要的,因为会有讲座,也会有每天的行程回顾。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船上也有中文探险队员。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餐点的话也都有中式的亚洲餐,整体都很不错。

早餐有粥,午餐有米饭,早上中午自助居多,晚餐的三道式中也总是能选出亚洲菜。菜品的丰富度和大船肯定没法比的,但对于中国味来说真的很友好了。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对了,整个行程中每天有1.5G的WiFi流量,别说发朋友圈,刷视频都是足够的了。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今年北极的船,少了。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旅游新规》导致200人以上的船不能去斯瓦尔巴了。奥特流斯是96人的小船,又有硬核的探险队,优势一下子出来了。

另外呢,新规要求看北极熊要300米,300米真的太远了。所以今年看北极熊,更多是把船开到北纬81°外,这样不受新规的限制。当然这对船的要求会更高,没有一定的抗冰等级,还真开不到那么高纬度上去。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我们的船,是直接在浮冰上开的

北极旅行的一些Tips:

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精华元素的集合,这里才是北极旅行的门户。如果要去北极,那就选择斯瓦尔巴;斯瓦尔巴5月下旬开始至9月是夏季,斯瓦尔巴只有在这个季节是适合旅行的;其中7月中旬-8月中旬,是斯瓦尔巴最暖和的时节,你能看到冰川崩解入海,以及苔原上的花朵盛开。只有这时候,才可能环岛成功;欣赏斯瓦尔巴群岛最好的方式,只有邮轮,而且必须要是探险邮轮。整个斯瓦尔巴群岛的公路只有46公里,只有邮轮才能带你前往更多的未知世界;斯瓦尔巴对国人是免签的,但是去斯瓦尔巴要经过挪威本土,所以你还是要办申根签证;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最后,务必要提醒一下:

北极是探险旅行,一定一定要听探险队员,他们能保护你的人生安全。

这次行程中有出现冲锋艇巡航的时候落水的,因为在巡航的时候站了起来,导致不稳。

甚至还出现了登陆时发现了远处的北极熊,探险队长组织撤退,但叫不动还在自顾自拍照的。

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探险队长非常生气。虽然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团友,但也都是我们国人。

任何旅行,安全都要是第一位的。

高强度探险,人生成就+1

关联阅读(当初的招募文):

「链接」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超奥特曼冒险1(高强度探险)》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