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建筑联盟学院是英国最古老的建筑学院。它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全面的讨论、辩论、学习和了解建筑知识的方式。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在全球的建筑教育领域里都是独树一帜的,是一个有强大创造力和引领建筑前进的建筑实验场所。AA在178年的风雨历程中培养了一批建筑规划、景观设计领域的国际级顶尖人物。该校特别而先进的课程和广泛开展的项目与研究使其成为全球建筑创新的中心和乐园,也确立了其在当代全球建筑文化讨论与发展的领袖地位。
今天雅筑国际教育的小编重点为同学们分享的是AA建筑联盟学院2025 Projects Review中本科课程Experimental Third Year RIBA Part I的优秀作品,由16个性质多元化的UNIT组成,都由不同的导师领导。前年的AA RIBA PART I本科院校由于新校长的上任,又从Experimental改为了Intermediate。“Topologies of Coexistence”是一个多媒体展览,旨在展现建筑设计的多样化表达。
该展览以群岛为隐喻,象征着各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的设计过程,各个项目在共享的主题和空间框架内展开。原型、模型、影片、图纸和图表汇聚一堂,营造出一个沉浸式的环境,让各个单元和项目之间得以相互交流。这些互动构建了一个由数字形态、物理构造和叙事线索构成的层次丰富的景观,反映了当代建筑实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展览中有来自AA每个单元和项目的学生的数百个项目,这些项目一起记录了学校的实验性质,并突出了其议程的多样性,快来欣赏膜拜一下大神们的作品吧~
INT 1- Co-Opt
Tutors:Jenny Hill, Paolo Emilio Pisano, Francesco Zuddas
今年,INTER1继续探索空间中合作与竞争性质之间难以把握的平衡。我们无意“解决”这种平衡问题;相反,我们借助建筑设计来提出疑问:空间的组织方式能否促进或阻碍人类与非人类的合作?合作是否总能产生合乎逻辑的结果和有意义的建筑?谁有权决定集体生活的组织方式?
在当下,关于建筑的话题层出不穷,而我们很高兴能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并未回避对实物制品(无论是建筑物还是临时性结构)的研究与设计,并且我们既关注其明显的实用性,也关注其可能的滥用情况。通过与建筑师以及那些在合作居住方面进行过实验的团体的交流,我们沉浸于对现有事物进行重新配置的乐趣之中,同时考虑到资源的节约性,并在伦敦众多复杂现实的范围内跨越从小到大这一范围。我们的设计方案源自对现有情况的仔细和深入审视,并通过绘图、摄影、影片、模型和 1:1 安装的形式进行呈现。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我们都是在面对生活的复杂性,而非将其简化。
Title:Light Touch
Authors: Defne Aksoy
INT 3- Necrosphere Outliers
Tutors:Ricardo de Ostos, Nicholas Zembashi
随着人类与物质短缺、极端天气和技术加速作斗争,曾经是统计异常值的数据点已经成为日常现实。然而,这些现实本身不幸地演变成了一种灾难主义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似乎不像是学习机会,而更像是合规清单上的项目,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灾难。INTER3无视这一趋势,研究了极端气候适应与富有远见的土地叙事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城市/自然、神话/未来、本土/技术和热带/全球之间设计了新的边界。我们冒险前往颠覆性技术、土地经济和古老文化前沿的未知前哨,挑战“绝望的先知”和灾难性墓地的死胡同。
学生们被鼓励根据课程大纲自行制定学习计划。课程中设置了多媒体工作流程、复合绘图技术、二维和三维数字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作为独特的部分,学生的设计既具有前瞻性与推测性,又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适应气候变化的机构到墓地森林、山地掩体和呼吸型社区,新的类型组合应运而生。我们认为,虚构与叙事并非否定现实,而是对现实的放大——它们本身就是现实的一部分。面对指责的环境和悲观的文化,学生们成为了特立独行者,他们追求大胆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Title:Living with Dust
Authors: Yimiao Li
INT 8- Sprinklers in the Rain
Tutors:Jack Cardno, Laurence Lumley, Silvana Taher
今年,INTER8开展了两项探索我们周围自然文化的研究项目。第一个项目在第一学期进行,研究了家居环境中的工具。我们通过逐一识别一种机制、工具或基础设施,来探究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驯化过程,这些机制将原本野生的元素带入了有约束和被驯服的领域。我们对这些机制进行了研究、剖析和破坏,探讨了对单一工具的重新构想如何能影响其所在空间的转变。第二个项目在第二和第三学期进行,我们把研究重点转向了伦敦的“灰色地带”——即所谓的“绿化带中的劣质且丑陋区域”。基于家居环境研究的成果,我们探讨了灰色地带在未来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它在作为居住空间和野生空间之间摇摆不定时所处的境地令人不安。
我们的方法是一种论述性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我们运用了奇幻、神奇和神话等元素,以此来突破高效管理所固有的局限性逻辑。为了应对地球系统在城市中所呈现的复杂现实,我们努力追求一种具有动态性、时间性和有时难以预测性的设计形式。我们沿袭了达达主义者和超现实主义者的传统,不断探索建筑领域中我们所认为的“真实”的边界。
Title:‘The Landfill' Public House
Authors: Gustave Rajalu
INT 11- Parallel Parliament
Tutors:Paul Francis Feeney, Marie-Louise Raue
INTER11将通过设计全新的、未曾设想过的21世纪政治运作方式,来构想一种全新的环境政治形式。从全球层面到室内空间再到街道,学生们将跨越不同的尺度和时间,去探索政治与建筑最纯粹的宏伟表达形式。
如今,社会对纪念碑及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愈发持批判态度。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今,什么样的事物才可被视为纪念碑呢?它们可以是巨大的、小巧的、数字化的,还是无形的?它们可以是数据中心、塑料制品、推文、同理心吗?或许环境才是我们最珍贵却又难以捉摸的纪念碑。抽象却又真实,我们对环境的共同情感是人类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环境意识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合作。如果正如莱贝斯·伍德所说,“建筑是一种政治行为”,那么建筑又该如何服务于新的环境政治呢?
我们坚信,建筑师能够以创新的设计方式应对危机。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设计节能、注重环保的建筑是不够的;真正的可持续建筑应当能够提升整个世界的环保意识。
Title:The Hollow Palace
Authors: HongXingYa Zhao
INT 12- Bricoleurs – on Soft Grounds
Tutors:Albane Duvillier, Elliot Rogosin
INTER12探索了拼贴艺术——包括理念、方案以及材料。我们研究材料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制作、深入解读和合作将理念和人员聚集在一起。我们全年的工作重点将是从地面上提取的材料,因为我们正在努力探索“软性”建筑的可能形式。我们将考虑建筑的表皮,研究建筑物是如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的。此外,我们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我们所关注的环境中,韧性是如何已经发挥作用的?人们是如何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来应对的?如何以新的方案重新诠释韧性?
Title:Illuminated Narratives - Glass In Heritage
Authors: Su Kaftancioglu
INT 13- Cultural Capital: Broken Pottery, Rusty Nails, Gods and Gold
Tutors:Jessica Reynolds, Silan Yip Levelle
在21世纪,为何要保留“综合性”或“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博物馆应当如何处理基于殖民统治、剥削和盗窃而建立的藏品?在数字复制的世界里,原作艺术品意味着什么?博物馆如何在不支持石油、大型制药业或与武器相关的赞助的情况下实现财务上的生存?今年在大英博物馆(这座建筑是英国建筑师协会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布卢姆斯伯里区)举行的一场辩论中提出了这些问题。该博物馆最近举办了一场国际建筑竞赛,旨在重新规划其现有展厅面积的三分之一,改善藏品存储条件,并创造新的设施以提升游客体验和改善可达性。
在继续探讨文化空间在气候紧急状况下的作用这一课题的过程中,INTER13与大英博物馆正在进行的竞赛活动携手合作,提出了关于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个人设想,并将大英博物馆作为我们的实验基地。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市中心,占据了整个城市街区的面积,本身就是一座微型城市——它是伦敦参观人数最多的建筑。它是由罗伯特·斯米尔克爵士于19世纪按照希腊复兴风格设计的,任何时候只展示其八百万件藏品中的1%,其中包括备受争议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和贝宁青铜器。这座博物馆如何向城市开放,如何成为探讨帝国遗产、藏品重新分配、文化生产以及保护、环境避难所、物质价值、开放存储、资金来源等问题的空间呢?
在这一年里,我们与策展人、研究人员和艺术家进行了交流;与手工艺制作者和色彩理论家一起举办了工作坊;还参观了众多文化机构。我们研究了艺术和装饰在建筑中的作用,并将博物馆中存在的紧张关系空间化。我们构建了关于博物馆未来的全新愿景,这些愿景旨在去中心化、去殖民化和解构现有的博物馆类型。
Title:Queue as Borderland
Authors: Donghyen Lee
INT 17- Lobby for London
Tutors:Dann Jessen, Julian Lewis, Judith Lösing
服务于伦敦都市绿化带的火车站与该城市边缘地区的空间特色关系不大,但这些作为到达点、过渡点和入口的场所却为促进社会活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服务于伦敦都市绿化带的火车站与该城市边缘地区的空间特色关系不大,但这些作为到达点、过渡点和入口的场所却为促进社会活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其中一个火车站——INTER17 设计了一个名为“伦敦公共‘会客厅’”的场所:这是一个将交通基础设施重新塑造为可供居住、休憩、用餐、休息、娱乐和玩耍的空间的场所。在其中一个火车站——INTER17设计了一个名为“伦敦公共‘会客厅’”的场所:这是一个将交通基础设施重新塑造为可供居住、休憩、用餐、休息、娱乐和玩耍的空间的场所。
该项目探讨了这一都市景观的想象力价值,通过组合和扩展的方式加以重新利用和重塑——成为人们憧憬另一种伦敦的地方。该项目探讨了这一都市景观的想象力价值,通过组合和扩展的方式加以重新利用和重塑——是一个可以畅想另一个伦敦的地方。
Title:Soft Pockets
Authors: Maria Fontes Arraes
INT 18- soundSPACE / soundSCAPE
Tutors:Viviana Muscettola, Arya Safavi, Nhan Vo
INTER18对于进化以及持久性与适应性的平衡有着浓厚的兴趣。建筑不仅提供居住空间,还塑造并影响着文化实践和生产方式。它们可以成为当代文化表达的平台和不断演变的社会规范的场所;反之,它们也可能阻碍新实践的出现、创新思想的蓬勃发展以及从业者和观众的多样性。
今年,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建筑与音乐这两种并行的语言上,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结构和构成方面却有着共同的基础元素。它们都能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态,将人类的表达通过有条理的设计和美学体系来呈现,从而丰富人类的体验。两者都创造出由和谐、平衡、节奏和统一所支配的独特空间布局。
这两门学科通过操控空间与时间、配置基本元素以及编排时间的流动与进程来塑造体验。它们创造出能引起共鸣、唤起情感、讲述故事并提供个人及集体体验的环境。两者都反映了文化特征。建筑体现了文化价值、传统、历史背景和创新,而音乐则通过流派、风格、乐器运用和歌词内容来表达文化叙事和文化特征。
Title:The Grassroot Stage
Authors: Jiahou Zhong
AA建筑学院本科第一年的特点是共享的开放式工作室,并采用“边学边做”的方法进行定义,该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有助于培养对建筑的探索性和智力兴趣的工具和方法。学生可以在一年里快速体验2-3个小项目,大部分学生侧重于空间与量体的塑造,快速熟悉建筑尺度、造型美学等。该工作室鼓励个人专注于21世纪的挑战,同时了解并挑战建筑的基本原理。
第二年和第三年向学生介绍单元系统,在该系统中,小型设计工作室(12至14名学生)主要让学生了解垂直结构。研究形式、类型、程序、场所、材料、工艺和制造的创新方法与关键建筑理论、环境和技术考虑、投机性研究以及不同的建筑实践模式并列。
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要将单元系统理解为学习方法,还要承担定义自己课程的责任,并将其作为获取技能的手段开发自己的独立研究实践。本科3年的课程不仅让学生拓宽了建筑在世界上是如何表现的视野,而且让学生从整体上考虑城市是如何设计的,想象未来的环境,重新定义我们想要如何生活在一起。
英国AA大学课程从始至终都是以teamwork的形式完成的,不管是workshop、studio,都能让同学们在团队合作的实践中相互学习,并在团队合作中挖掘自己潜力,在磨合中锻炼自己的协作能力。
更多艺术留学资讯,请关注雅筑国际教育
或Arch-NAAB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