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是指余化龙,绝非寻常草莽;“风云”自然是岳飞。二人可谓“棋逢对手,义定康郎山”。初次见面,岳飞就赞誉余化龙“枪法甚好,若得此人归降,何愁金人不平!”凝练表达,成了结义情感根基,传颂经典。
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二人有什么不同的性格吧。
余化龙性格特点:
武艺高强且有谋略:精通枪法,善用金镖暗器,作战时懂得巧施计策,并非只靠蛮力。
性情刚烈且重情义:初期坚守阵地不轻易屈服,被岳飞感化归降后,对其忠心耿耿,重视兄弟情义与家国大义。
有傲骨亦知进退:战败后不因被俘而卑躬屈膝,却能感念岳飞的仁厚与胸怀,放下执念归降,尽显大丈夫气度。
岳飞性格特点:
忠君爱国,心怀天下:毕生以收复河山、报国雪耻为己任,对朝廷(虽遇昏君奸臣)始终忠诚,心系百姓疾苦。
仁厚宽宏,知人善任:对战余化龙时两擒两纵,不滥杀降将,以德行感化对手;招揽各路英雄后,善用其才,凝聚岳家军向心力。
刚正不阿,坚守气节:面对权贵陷害与威逼利诱,始终坚守正义与底线,宁死不屈,是忠义的典范。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两人才可能成为结义兄弟。
大体上是这样:岳飞征讨康郎山(也有版本说是泗水关)时,遇到守将余化龙。两人大战三日不分胜负。余化龙打出金镖暗器,却被岳飞反制:镖打马铃,余化龙因坐骑惊吓而落马。心服口服。二人撮土为香、对天立誓结为异姓兄弟。
兄弟二人情谊深厚,书中自有体现:
归降即结义,惺惺相惜定情谊:岳飞两擒两纵不杀余化龙,以仁厚与武艺征服对方,余化龙感念其恩主动归降,二人当场撮土为香结为兄弟,是基于彼此敬重的情义起点。
战场共进退,生死相护显忠诚:余化龙归降后始终追随岳飞,斩金国驸马张从龙、枪挑崔庆,参与大破金龙阵等关键战役;杨再兴战死後,他与岳云等六将杀入金营死战,还在前引路掩护兄弟杀出重围,数次为岳飞和岳家军出生入死。
兄死弟殉节,生死相随见真情:岳飞被害后,余化龙与众将起兵报仇,却被岳飞忠魂阻拦;他深感兄仇难报、无颜苟活,在长江岸边横剑自刎,以死追随兄长,将兄弟情推向极致。
在《说岳全传》中余化龙的核心结义兄弟是岳飞,归顺岳家军后,还与何元庆、施全、杨再兴等二十余位岳家军将领同为岳飞的结义兄弟,同属“岳家结义集团”。
武艺高强的何元庆与余化龙惺惺相惜。甚至,与命相随。
综合书中对战表现与战力设定,何元庆武艺略胜余化龙一筹。
何元庆是“八大锤”之一,力大锤猛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岳飞纯武力大战两天一夜未分胜负,岳飞需靠计谋(设陷马坑、烧营寨)才将其收服;面对金国猛将完颜金弹子,他能硬抗二十余合才力怯。
余化龙以枪法和金镖见长,与岳飞大战四十回合后需用暗器暗算,且被岳飞轻松破解;对战完颜金弹子时,十余合便败下阵来,纯武力交锋耐力与硬实力稍逊。
看到余化龙自杀后,何元庆也把铁锤砸向自己的头。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核心原因:一是报仇无门的绝望,岳飞被害后,何元庆随牛皋率军赴临安报仇,渡江时遇狂风巨浪(被视为岳飞阴魂阻拦),深知兄仇难报、违背岳飞“精忠”遗愿;二是兄弟情义的羁绊,他与余化龙同为岳飞结义兄弟,战场并肩作战、生死与共,见余化龙自刎殉义,不愿独活;三是忠义勇武的气节,二人皆为受岳飞厚恩的猛将,既不能为兄报仇,又不愿屈身苟活,以死践行对岳飞的忠义与兄弟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岳飞手机破解版(金鳞岂是池中物)》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