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谁是最聪明的?#
提起 “三调芭蕉扇”,谁都以为是孙悟空“借扇灭火、硬刚牛魔王”的闯关戏码 —— 可若细看细节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打怪升级”,而是悟空和牛魔王联手演的一场“大戏”,连如来都被蒙在鼓里,背后藏着取经路上最隐秘的盘算。
一、初调借扇:故意被扇飞,是为“找借口搬救兵”?
悟空微躬身、未亮棒,看似避让实则眼神紧盯扇面 —— 这一扇早在他意料中,故意接招才好顺理成章 “找救兵”。
悟空刚到芭蕉洞,对着铁扇公主躬身行礼时,语气就透着“不对劲”:“嫂嫂,老孙特来借扇灭火,救那一方生民。” 话里特意提“救民”,而非“保唐僧取经”—— 这不是客气,是在留“后手”。
果然,铁扇公主一扇将他扇飞十万八千里,他却没恼,反而乐呵呵去借定风丹 —— 要知道,以他的筋斗云,想绕开火焰山未必不行;就算硬打,当年闹天宫的本事,未必赢不了一个铁扇公主。
他故意“输”这一局,藏着两个心思:
把 “借扇”从 “私人恩怨”(红孩儿被收)升级为“为民除害”,师出有名,后续搬天庭救兵才不越界;
给牛魔王“递台阶”—— 若一上来就打赢,牛魔王没面子,后续“配合” 就没了余地。
这哪里是“失利”?分明是悟空算好的“开局铺垫”。
二、二调假扇:故意拿错扇,是在 “逼牛魔王现身”?
铁扇公主捂腹蹙眉,露腹处隐见虫影;悟空虽在腹内却不逼真扇—— 是故意留 “拿假扇” 的破绽,逼牛魔王出面。
变作小虫钻进铁扇公主肚里,悟空明明能逼她交出真扇,却偏要拿一把“假扇”—— 扇得火焰山火更旺,连八戒都骂他“猴哥你搞啥!”,他却只笑不恼。
这步“错棋”,才是最关键的“钩子”:
假扇灭火失败,等于把“火焰山僵局”推到风口浪尖 —— 天庭不能坐视百姓受难,自然会主动介入(后来托塔李天王、哪吒带兵赶来,绝非巧合);
悟空手持假扇,眉眼带笑早有算计—— 这火越旺越合悟空意,故意把事闹大,天庭才会主动来‘帮忙’。
逼牛魔王不得不出面 —— 铁扇公主搞不定,牛魔王作为“大哥”,再躲着就丢尽江湖名声,只能出来和悟空“对峙”。
更巧的是,悟空找牛魔王时,偏偏撞上他“赴玉面狐狸的宴”—— 这“偶遇”太刻意:分明是悟空算准了牛魔王的行踪,故意戳铁扇公主的痛处,让夫妻间生嫌隙,后续谈判才好拿捏。
三、三调围杀:留手不打死,是“兑现当年兄弟情”?
牛魔王被天庭兵将围得水泄不通,悟空手持金箍棒,却始终没下死手 —— 反而对着他喊:“牛大哥,你若借扇,我保你夫妻团聚,红孩儿也能常相见!” 这话里全是“暗号”:
牛魔王跪交芭蕉扇,悟空横棒不击 —— 围杀是假,给牛魔王 “借战败台阶” 是真,既全兄弟情,又顺理成章收扇。
“保你夫妻团聚”—— 暗示只要牛魔王配合,就不追究他“私通玉面狐狸”的事,给足他台阶;
“红孩儿相见”—— 点出两人的“共同软肋”:红孩儿在观音座下,牛魔王若真反,孩子也会受牵连。
果然,牛魔王立刻“认怂”,交出真扇 —— 这场“围杀”,看似是天庭施压,实则是悟空和牛魔王的 “默契收场”:牛魔王借 “战败” 丢了玉面狐狸的洞府,断了外心;悟空借“天庭势力”拿到真扇,还卖了兄弟人情。
最妙的是,灭火后悟空立刻让天庭撤兵,连铁扇公主都没为难 —— 这哪是 “降妖”?分明是 “借局办事,各取所需”。
四、这场“戏” 的真相:悟空根本不是为借扇,是在“避死劫”?
回头再看,火焰山的火是悟空当年踢翻八卦炉所致,他早该料到 “借扇会遇阻”—— 可他偏要“三调”,而非“一棒解决”,核心目的根本不是“灭火”,而是“避祸”:
当时取经团队刚过女儿国,悟空隐约察觉到“天庭对自己的猜忌”(毕竟他大闹天宫的前科太扎眼),借 “借扇” 这件事:
向天庭表忠心 —— 主动找天庭帮忙,证明自己“听调不听宣”,不再是当年的野猴子;
给牛魔王 “铺路”—— 牛魔王本就有 “私通妖怪” 的嫌疑,借这场 “战败” 洗白,避免被天庭清算;
悟空用“借扇的波折”掩盖“和牛魔王的默契”,既完成任务,又没暴露自己的“私心”。
瞒过佛祖 —— 佛祖要的是“取经顺利”,悟空用“借扇的波折”掩盖“和牛魔王的默契”,既完成任务,又没暴露自己的“私心”。
原来,三调芭蕉扇不是“悟空打怪”,而是他用“谋略” 平衡天庭、佛祖、兄弟情的一场“高招”—— 表面是借扇灭火,实则是在刀尖上跳舞,为自己和身边人留退路。
那些骂悟空“蛮干”的人,根本没看懂:真正的强者,从不用拳头说话,只用“算无遗策”,把所有局都变成自己的“垫脚石”。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西游记之带兵小游戏(悟空三调芭蕉扇是演戏)》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