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大地初染杀机。东汉末年,汉室的余晖在黄河流域上空慢慢消散。各地割据势力此起彼伏,朝堂之外,魏、蜀、吴三位主角一上台就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三十六年刀光剑影,最终,曹操、刘备、孙权在乱世中各占一方,看似旗鼓相当,你相信吗?但真要摊开来看,这“鼎立”背后却有种微妙的倾斜。
掰开地图一看,三国版图是块拼图。魏国占北方,地跨中原,蜀国锁西南,东吴沿长江。要是没细算,蜀吴两家地盘加一起,和魏国似乎半斤八两。可访者常疑,“怎么总有人说魏国占了天下的十分之八?”——这事儿不只是嘴上说说,放到数据前,你还真得服。
翻到东汉朝的分州,对应着战乱中的十三块地皮。曹操把司隶、幽、冀、青、徐、兖、豫、并、凉九块都攥在手里,还有半个荆州随手牵着。刘备,孙权?帝王只是名头,孙权管着扬、荆、交三州,刘备那边更孤单,只剩益州和一小片荆州的南郡。哪怕分州不一定对应全部现实可用土地,可一算数字就明白了:曹操9,孙权3,刘备1。三国里魏国地盘一骑绝尘,别人连屁股都看不到。
这还不是最扎心的。**州是州,有用的是粮田和人口。**魏国的九州不是什么废土,正是当年谷仓密布的小麦地,养活百万军民的一方水土。中原自古富饶,人口聚集,经济流转,手里的一块地能顶南蛮山越的三块。而蜀、吴大部分地,很多是“画在地图上的”。蜀国益州地广,风景是真不错,但南中郡县总在叛乱,诸葛亮七擒孟获不是爱折腾,是守不住。南部更难事,地处偏僻、人烟稀少。东吴虽趴在江南,初时没开发,山林密布,荒地较多。公元1127年以前,南方远逊北方富庶。没粮,没有人,地盘再大,也是看着热闹。
到这里,有朋友会不服——不是说蜀土鱼米之乡,吴地山水环绕吗?其实那只是后来的事。三国时期,魏国的中原刚好处于鼎盛,东吴还在山越反复骚扰,蜀汉南中又是羁縻之地,名义大于实际。画地图和打仗一个理,虚名不能换粮食。能种田的地方才是真国力。
再说人口,这是根本。国家就是人和地的结合。公元263年,三国户籍有数。魏国户66万,443万人。吴国记52万,230万人。蜀国最少,户仅28万,人口94万。蜀吴加起来,也赶不上魏国。其实,不是少一点,是差了一大截。北边小州却密,不是地少,是人多。南方、蜀地,面积大,都是些没几个人的地方。冀州、司隶才是人口头牌。
一提这些数据,有些人会反驳。是不是历代记载偏向北方?有没有可能漏算南部人口?但现在查遍史料,户籍、兵员、赋税各类资料来自《三国志》《晋书》,加上考古实物印证,这些数字虽有误差,但大致相差无几。甚至当时,江南水系还没有被开发成后来那样的“鱼米之乡”。经济差距摆在那儿,硬抬也没用。
其实,不止国力悬殊,三国之间的社会结构都不一样。魏国地处中原,贵族和士族盘根错节,曹操用人唯才,高官多出自寒族。孙权那边是南方世家,大家族上头压着。蜀汉益州士族本地化严重,刘备带兵入蜀,先和土著磨合,诸葛亮治南中,得靠后续羁縻。这种社会融合度,决定了能不能真正握住百姓跟土地。
只看地盘,没有感觉。三国争霸时,魏国能出兵几十万,支撑年年战事。蜀汉、东吴,常年兵力只有三四万,补兵成问题。这也是后来,蜀国被钟会、邓艾一击而破,方便到不可思议。魏国一手经济、一手兵源,别人根本不是对手。
但说到底,时势也在变。三国后期,南方经济逐渐崛起。东吴晚期,江南水稻开始大量种植,人口慢慢增长。南迁的北方世家带来先进技术。可惜三国的结束太快,给南方翻盘机会太少。晋灭吴,只用了几年。历史就是这么无奈。
能不能说魏国就是强到没法比?也还是有漏洞。毕竟魏国统治范围广,地方割据严重,内部不团结。士族与皇权不断博弈,曹操死后,魏国更难把控。蜀吴虽然人口、地盘差不少,但百姓凝聚力有时更强。关羽凭几万兵守荆州,吓得孙权缩在吴地不敢轻动。这种战时效力,并不全靠家底。
反过来讲,**三国平衡,也许只是表面的繁荣。**魏国头顶实权,但蜀吴一直联合反击,用策略补缺点,和大国对峙四十年。每个人都有小算盘,刘备守益州、孙权固江南,勉力骑墙,一直拖到最后。魏国虽强,终究因为权力分裂,被司马氏取代。鼎立局面,其实是实力不均,靠权谋维持。
曹操未称帝,曹丕才做了魏文帝。三方割据,表面上皇帝各自,实际上权柄里暗流涌动。魏占优,蜀汉和东吴合起来,只能拼死硬撑。兵多地富是优势,但也带来管理难题。蜀地山多路险、吴地水系纵横,反倒给他们添了不少“安全感”。
别觉得“鼎立”是三人对等博弈。硬叶子和嫩枝,碰到风一吹就分出胜负。有朋友问,三国格局要是再拖下去,南方有机会超越北方吗?其实很难说,但历史终究选择了快速合并。
这一场三国风云,从地图、人口,到粮食田地,细看才知谁的底子最厚。字面上的均势和实际上的悬殊,差得太远。蜀吴加起来,还不够魏国塞牙缝。
所以,“曹操夺八分天下”,既是实力体现,也带着历史无奈。地图上的块头挺大,真正能用的地方就那些。谁手里攥着能吃的地,谁统治着最多的人,谁就是胜者。明明三国鼎立,看着热闹,实际上只是一个强者带着两个小弟在演戏罢了。
好像这样总结太简单?不如把事情摆出来让大家自己琢磨——三国背后的强弱,其实早就写在土地和人口里。这乱世的“黄金分割”,没那么均匀,全凭外表糊弄眼睛。谁是真正那“天下的十分之八”,你觉得呢,底下留言,有空再聊。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三国大地图游戏(从地图上看魏蜀吴三国差距不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