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7日讯 农业科技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支撑。莒县陵阳街道通过引进推广的多项农业新技术,不仅让蔬菜、水稻等作物产量品质双提升,更让村民们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莒县陵阳街道方家址坊村的西红柿大棚,与印象中大棚不同的是,这个大棚颜色偏红,棚内体感舒适,气温宜人。
“光线进来之后,能够慢散射到作物上,这样一来光合效率就提高了,不仅能让果实提前上市,品质也会显著提升。同时,这种红橙光环境,白粉虱、烟粉虱以及斑潜蝇这些常见虫害都不适应,虫害数量能大量减少。” 莒县陵阳街道农业农村岗负责人刘兰明向记者介绍起红色大棚的优势,话语间满是对这项技术的认可。
在红色大棚内部,一排排西红柿秧子挺拔地攀爬在绳架上,翠绿的枝叶肆意舒展开来,挂满枝头的西红柿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正悄然改变着当地传统的种植模式,村民丁少兰便是这项技术的直接受益者,她真切感受到了新技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比以前的PO薄膜好一些,病虫害也少,病毒也轻,也提前早上市,争取了今年早上市都卖个好价钱。” 丁少兰笑着向记者分享自己的收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杭头村的稻田里,光合靶向激发技术正在发挥威力,这一创新技术针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干预,通过精准激发调控,提升了光能的捕获与转化效率,进而强化了光合作用的稳固性与效能。
“今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引进了光合靶向激发技术,该技术在国内多地已经成熟并广泛推广应用,对于增产,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非常大的这个效果,现在我们灌浆期,已经开始了第三遍,在一个月之后, 水稻就成熟了,我们预计增加产量10%以上。” 刘兰明对稻田增产充满信心。
新技术的顺利推广,离不开街道的积极引导和全方位服务。为了让更多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陵阳街道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采取了“走出去学 + 请进来教”的多种举措。
“我们陵阳街道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定期不定期,带领广大农民干部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同时,召开 农业技术培训会,邀请专家授课,以及线上的直播,宣传农业科学技术,我们又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把这个农业科技,宣传到这个千家万户。” 刘兰明详细介绍了街道在技术推广方面的具体行动。
科技的赋能不仅实现了产量的增长,还大幅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这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进而推动了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的构建,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收益。
对于未来的农业发展规划,刘兰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双增双减’政策推进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土地流转与托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闪电新闻记者 陈悦溪 报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火影斑线橙光(日照莒县科技赋能农业 农民增收有底气)》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