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9日,母亲节,北京图书大厦内,16岁的独腿“芭蕾女孩”李月的处女作《我心永舞》签售活动成为世人焦点。在人山人海的现场,坐在轮椅上的李月深情地说:“我想先对我的妈妈说一声——谢谢!”在现场忙碌的母亲李加秀,忍不住热泪盈眶……
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废墟70多个小时的北川县曲山小学4年级女生李月,被锯断左腿,从死亡废墟中救了出来。而当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她用一只独腿,以“永不停跳的舞步”感动了世界。可许多人不知道,两年来,面对独腿之痛,单身母亲李加秀用整个生命托起肢残的女儿,在人生废墟上再度起舞……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北川曲山小学正在上课,世界顷刻坍塌了……当一切静止的时候,四年级女生李月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被深埋在死亡废墟里,左腿被死死压住,疼痛难忍……
李月天生丽质,聪明乖巧。上小学一年级时,一次偶然,李月在电视里看到了芭蕾舞剧《天鹅湖》,剧中女主角洁白的舞裙和曼妙的舞步深深吸引着她。她试着踮起自己的双脚,跟随荧屏上的演员舞动起来……从此,李月幻想着有一天,也能穿上漂亮的舞裙,成为舞台上那个倾国倾城的“芭蕾皇后”。
可是,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的爆发,将她绚丽的芭蕾梦幻灭了……被困70小时后,李月被致命重压压坏的左腿,被截肢后,她才被救了出来……
在绵阳404医院,在新疆做快餐生意的母亲李加秀匆匆赶来。在ICU病房见到了虚弱异常的女儿,李加秀失声痛哭。
2002年,李月5岁,李加秀和丈夫因感情不和而离异,大女儿李星随前夫生活,小女儿李月和李加秀生活。李加秀仅有初中文化,为了生存,她远赴千里之外的新疆开快餐店,李月就随外公外婆一起在北川生活。6年来,在外打拼的日子里,李加秀和女儿聚少离多,对女儿的牵挂如影随形。
此时,李月的残肢刚做完二次清创手术,还在昏迷在麻醉状态。“月月,妈妈来了……”李加秀一边说,一边掀开盖着女儿瘦弱躯体的被子。当看到女儿只剩下一条腿时,她眼前一黑,跌倒在地上……
伤心痛哭之后,李加秀渐渐冷静了下来。地震的伤害已无可避免,月月能活着已是万幸了。她很感谢给了女儿第二次生命的救援部队,但除了感谢,作为母亲该做的,是如何让月月重新‘站’起来。
“妈妈,没有了腿,我跳不成芭蕾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是每次痛得从梦中醒来后,李月总会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月月乖!比起你那些死去的同学,你能活着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只要活着,我们可以有很多的事可以做啊……”李加秀努力安慰女儿。“不!我不想一辈子坐在轮椅上!你还不如让我死了!”月月的哭喊如利刃剜肉般折磨着李加秀,很多诸如张海迪的励志故事对李月丝毫起不了作用……
许多时候,看着静静睡着的女儿,她一阵发呆。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月月不见了,她甚至怀疑眼前这个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再也不会笑的女孩不是自己的女儿。李加秀就这样不眠不休地守在女儿身边,连饥饿感都失去了,身体也迅速消瘦,脸上长出了黑斑。
李月第二次手术之后,转到西安唐都医院继续接受治疗。这天,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王晶特地看望李月。王晶发现李月的情绪很低落,甚至求生欲望都很淡。王晶对李月说:“如果让你用一条腿,继续跳你梦想的芭蕾舞,你愿意吗”王晶的话对李月来说就像一支强生剂,她惊异问王晶:“一条腿可以跳芭蕾吗?阿姨你不是在骗我吧?”“如果你有信心,阿姨愿意努力帮助你实现这个梦想……”
其实,李月不知道,汶川地震发生时,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准备工作正紧张地进行。她从废墟里被营救出来后,报纸上一篇“废墟获救女孩有个芭蕾梦”的报道,引起了执行总导演张继钢的注意。因为在残奥会开幕式上,有个《永不停跳的舞步》节目正在酝酿中。看到李月的报道后,残奥会开幕式团队对这个“早有准备”的节目进行了调整,决定圆这个残疾女孩为全世界翩翩起舞的梦。
王晶这番话让李加秀心里一亮,她想,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再苦再累,她也要支持女儿去实现她的芭蕾梦!王晶走后,病床上的李月开始掐着手指头算时间,期盼着王晶能再次出现,兑现承诺。
这一天,李月萌生出大胆的念头。强忍着残端尚未愈合的剧痛,李月艰难地写下地震后的首篇日记:“……当王晶阿姨问我可不可以用一条腿跳芭蕾时,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我想,只要可以,我就能……”
李加秀注意到,王晶的探访,让女儿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可作为母亲,她不能坐等机会。李加秀于是让月月坚持写日记,把这个特殊时刻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心理活动、各种感受、人生梦想等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出一本书。即便女儿跳不成芭蕾,也能走上一条写作的路。
从第一篇日记开始,李月每天就多了一件必须做的事。有时,伤口疼痛难忍,她实在不想写了。这时,李佳秀虽然心疼着女儿,脸上却冷若冰霜:“你必须写,时间长了你会忘记的……任何收获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连写日记的坚持不了?你怎么用一条腿去跳芭蕾……”在李加秀的“威逼利诱”下,李月在治疗期间,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写日记。
不久,李加秀进行了相关努力,打算把女儿送到北京的医院继续治疗,这样和王晶见面会方便些。
2008年6月25号,李月终于转到北京博爱康复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李加秀陪着李月来到北京,在好心人的资助下租了间民房安顿下来。同时,北京小学接纳了李月就读。
李月到北京后,王晶就来看李月了,她说:“导演看上了你,要让你参加残奥会开幕式的表演。”听到这个消息,李月心里一阵狂喜。但是,她的脸色很快沉下来,原来,她又意识到,自己只有一条腿,根本完成不了芭蕾中美妙绝伦的舞蹈动作。她只有一条腿,还会被别人歧视和取笑的。
“乖女儿,你要面对现实,况且这样的机会不可能任何人都有的。残疾不是你的错,有机会你不珍惜,不努力是不对的。”李加秀极力开导女儿。王晶看出来李月的自卑心理,鼓励李月说:“你要知道,你并不是单纯地为你自己表演,你是代表整个地震灾区的孩子在表演。如果灾区的孩子们看到你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他们会怎么想?别让自己失望,更不要让灾区的孩子们失望,好吗?”在王晶团长和妈妈的鼓励下,李月终于鼓起勇气参加排练。
首先是身体没有康复,其次是超负荷的排练,常常紧张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李佳英说自己也够狠心的,明白女儿“受罪”,但仍然强逼着女儿该干啥就干啥。张继刚导演叮嘱李加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密工作重于泰山”,李加秀牢记在心,坚守秘密。坚守秘密的同时,各种委屈也随之而来。
每天早上五、六点,李加秀便叫醒睡梦中女儿,悄悄离开病房来到医院的花园里,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练习头一天的舞蹈动作。八点之后,李月就被推到理疗室理疗,接着水疗、平衡、PT。午饭后,六个人的病房要到中午一点钟,才能安静午休。李加秀每天看着表让李月午睡,五十分钟后准时叫醒李月,因为奥组委的车每天下午两点会接李月去西藏中学排练。
训练强度很大,李月每天总是天黑了才回到医院,这时饭都已经凉了。每次路过护士站时李月她们都会非常小心,生怕被护士查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
排练继续,时间不变。每天,一吃过午饭,李加秀母女俩就从医院消失了,直到深夜才又悄悄回到医院。医生们批评过李加秀母女多次,院领导也非常生气,当面指责李加秀 “做家长不称职”。对此,李加秀只能想方设法应付,却只字不提李月参与残奥会开幕式排练的事。于是,耳边响起了不好听的声音:“真不像话,带个腿不方便的孩子还整天到处乱窜!”“女儿都这样了,不好好治疗,还整天还带着孩子忙交际”等等。每每听到这些话,李加秀心里就异常委屈。
排练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李月常常一到休息时间,就累得扑倒在身边的垫子上,不到两分钟就睡着了。中间的休息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李加秀每次都是含着眼泪,轻轻地将女儿唤醒继续训练。
李月的左腿残端还没有愈合,每天排练时间一长就会疼痛难忍。有时候,残端伤口被重新撕开,鲜血直流,忍不住痛得大哭。看到女儿这样,李加秀的心里像割肉一样疼,常常忍不住想放弃。但一想到女儿未知的人生该如何继续,她不得不狠下心来。
三个多月,李佳秀就这样带着李月来回于博爱医院和排练场。李月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的排练厅是单独的一栋楼,里面没有卫生间,所以每次想解手是都要到挨着那一栋的二楼,得先下两楼再上到二楼,楼与楼之间还有很长一段。妈妈长期照料我,疲惫瘦小的身子早就不堪一击了,我变换着姿势尽量让她能好抱、好背一些。那里的厕所没有马桶,我只能双手紧拽着妈妈蹲下,一不小心我们就一起摔倒在了厕所那个小小的单间里,妈妈连忙跪下来检查我的残端,擦破皮了,我很疼,但是看着妈妈眼泪不停往下滚,也就忍着没有哭出声来,我们在那抽泣着。我对妈妈说:‘妈咱们走吧,不排了,你太累了,我也原来越沉了……’妈妈没有做声,最后还是把我带回了排练厅……”
就在排练期快要接近尾声时,李加秀突然听到一些传闻,说李月的那个位置要换人!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演出,在排练的过程中,随时都在换人,而李月如果真的被换,这几个月来的辛苦和付出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她能否承受得了被人替换的心理打击?
李加秀四处打听事情的真相,但是所有的人好像都在敷衍,回避她。她只好去找负责训练的日籍导演山本。“这有可能是真的……这样的安排实在是太残酷了!月妈妈,我一定会说服他们,不要让你们的努力白费,我一定努力!如果不能说服他们,我都快没有动力继续支持下去了。李月不练了,我也想回国去了……”山本导演说。
在之后的十天里,这个日籍导演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单独找了一间房,作为为李月的“秘密排练厅”,还安排了一些舞伴,在这里为李月排练。
直到有一天,彩排结束之后,却多了一个小小的欢送仪式,很多人都出来送李月。李加秀感觉到,这不是简单的送别,而是在暗示她们离开之后就不用再回来了!当时,总导演张继刚也来送李月母女上车。
这时,李加秀突然走出来对张继刚说:“导演,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张继刚和她走到了一边。“导演,我想知道月月的节目是不是已经换人了?”张继刚吃了一惊,他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事的?”李加秀拼命压抑着内心的冲动,嗓音还是变了调:“如果这个节目早就决定由别人来演,那么为什么要我的孩子辛辛苦苦来排练这么久?这些天来,您每天都在看,您是不是觉得李月很差劲?如果您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如何向我的孩子交代?这样是不是太残酷了!”张继刚看着眼前这个女人,他无法不被李加秀的母性打动:“请您不用担心,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上车以后,李加秀惊魂未定,她没有让李月知道这事。不久之后,李加秀接到了导演组打来的电话:“李月已经最终确定参加残奥会开幕式演出。请您务必放心。”这个电话,终于让李加秀泪流满面。
2008年9月6日,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李月终于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环绕在李月身边,用他们的双手代替李月跳动的足尖。这是她“永不停跳的舞步”。被“芭蕾王子”吕萌高高托举起的李月,在空中不停地旋转,舞衣飘逸,神情阳光而自信。这一幕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事后,李月在日记中写道:“很多人说这是一颗新星的诞生,但我认为更好的说法是生命的重生,我更多的是想到了原来我还不是一个废人,我还可以继续着自己的梦想……”
昔日,为了给女儿争取机会,李加秀不得不放弃新疆快餐店的营生,如今,为了在北京立足生存,李加秀举债数十万元在北京城开了一家具有北川风味的“北川羌族饭店”,并从老家请来厨师和服务员。曾经在北川废墟里救过李月的海军总医院官兵听说后,一有机会就去捧捧场。曾经听过李月的故事人,也会驻足照顾这家饭店的生意。开了这家饭店后,李加秀每天会忙得不可开交。
2009年春节之后,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李加秀匆忙中重新开了一家小卖店。虽然只是一家小卖店,但她凡事必须亲力亲为:进货,守店,还要照顾李月。每天,李加秀天不亮就要起床,伺候李月梳洗、吃早餐,再把李月送到学校。然后李加秀就开始忙小卖店的事,中午还得给李月做饭,送饭。下午接李月放学,给李月做晚饭……一天忙下来, 李加秀感觉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架了……小卖店的收入全靠时间来守,李加秀自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因此,没有多长时间,小卖店只能关门歇业。
李月的姐姐李星在这一年考上了天津大学,李加秀的负担更重了。前夫四处打工赚的钱还不够他自己花,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费用成了李加秀心中最大的压力。虽然有好心人时刻 关注着李月,但是别人给的钱始终是别人的,而且没有定数。李月参加的活动,基本都是被邀请或者是公益性质的,没有一分钱收入。迫于生计,李加秀打算在北京重开一家快餐店,她心想开餐馆可以请工人,不用自己事事亲力亲为。
这时,一个名叫孔林(化名)的人通过亲戚认识了李加秀,他对李加秀的事显得格外热心,忙前忙后地四处帮李加秀张罗开饭馆的事。两个月后,李加秀终于找到了机会。有一家餐馆的老板打算免费把餐馆转让给李加秀经营,老板说:“就算是给李月的爱心帮助吧,餐馆免费转让。只是原来餐馆的一份合同你得继续执行,就是每天得供应80套快餐盒饭,每盒盒饭两荤三素,价格是3元钱。”李加秀觉得这样的条件可以接受,于是,餐馆顺利开张。
餐馆开张以后,李加秀才发现,两荤三素3元钱一盒的盒饭,在北京根本做不下来。想着好心的老板连餐馆的转让费都没有要,李加秀打算用餐馆的其他利润来贴补盒饭。
快餐店的生意是靠忙出来的,李加秀像陀螺一样,一边忙孩子,一边忙餐馆。然而,尽管忙成这样,3个月后,李加秀一算账,这个餐馆海还是亏了7000元钱。餐馆倒闭了,李加秀 只能一个人悄悄地抹眼泪。“我是女儿们的主心骨,我有再多的难,再多的苦,我都不想让女儿们知道。孩子那么小,只能依靠我,我不想让她们有心理阴影。”李加秀独自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她不相信,偌大的北京城会没有她立足的一席之地。
餐馆倒闭之后,李加秀只剩下几千元钱了。幸好,李月又到全国各地参加了几次比较大型的活动,都收到了好心人的捐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李加秀不得不精打细算,除了给李月做的饭菜里有肉,她和大女儿李星基本都吃素。
转眼间到了2009年底。一天,孔林找到李加秀,说他可以通过关系帮忙搞一个买鞭炮的摊位,他算一一笔账,说一个鞭炮摊位至少可以挣5、6块钱。建议李加秀抓住这个机遇。李加秀感觉孔林这人平日里挺热心,而且他的一个亲戚曾经在北川的废墟里救过李月,她没有过多思考,就让孔林帮忙去办这事。先后两次把手头仅有的25000元全部给孔林。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李加秀看到电视里播放的关于烟花爆竹销售的新闻,她琢磨着摊位也该营业了。然而,当她再次拨打孔林的电话时,对方的电话号码便成了“空号”。李加秀一时间陷入绝境。
2010年的春节,李加秀用借来的钱给两个女儿买了回老家的机票,自己一个人凄凉地留在了北京。女儿一走,她就病倒了。在万家灯火的团圆之夜,她孤独地躺在床上,满嘴起泡,声音沙哑,颗粒未进……
春节后,在亲人和朋友们的共同帮助下,李加秀终于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为开饭馆的事四处奔波。功夫不负有人,继去年9月开餐馆失败后,2001年4月18日,李加秀再次开起了“北川羌族饭店”,她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自力更生扎根北京,好好养育好女儿。
半年前,李月开始动笔,用感恩的心一笔一划写这本《我心永舞》。半年后,该书问世。她的文字如舞步,同样触动人心,一字一句,是她生命最初穿透人心的体验!韩美林大师感动于李月母子的真情故事,亲手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李月特意把签名售书的活动定在2010年5月9日。因为,这天,是母亲节。
这一天上午,在北京图书大厦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当坐在轮椅上的李月向妈妈鞠躬致谢时,晶莹的泪花滑落在她稚嫩的脸庞。那一瞬间,时光仿佛凝固了,在场无数读者被感动得泪花点点。此时忙碌的李加秀双眼红肿,显得异常憔悴。原来,李加秀在5月8日晚上收到了出版社送来的书《我心永舞》。读着书中女儿动情的文字,曾经的苦难和伤痛再度袭来,李加秀无力再伪装坚强,她独自躲进夜幕哭得死去活来……
在《我心永舞》的末尾,李月充满深情地给妈妈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自从地震后,我的生活无时无刻不需要您的照顾,印象最深的是我刚做完手术最难熬的那几天,您一直坐在我的病床边,白天忙着给我喂饭,拔掉尿管后,您就给我提尿,仿佛我又回到了婴儿时代。晚上您就一直坐着,连眼睛都不敢眨,随时在疼痛、惊吓中醒来的我无情地折磨着您,不给你合眼的一瞬间机会。抽掉镇痛泵,我痛得受不了时,你半夜到处去帮我找镇痛药,仿佛不知道饿,不知道困……
这一年多来,您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可是有时候我还对您发脾气。请原谅您的女儿,地震后有时我连自己都受不了了,脾气变得暴躁很多,有时候您教育我我还和您顶嘴,每次事后我都觉得好后悔,不应该让您那样伤心。看到您神情凝重地皱眉思考问题时,我都变换着方式想把您逗笑,我对自己给您带来的负担感到无奈……
妈妈,我知道您带着我在北京生活您心里的压力有多大,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了解女儿的您知道,我不太会表达,所以也不能向您许诺太多,但是我会慢慢学着独立的,也会回到家乖乖地写作业,不看电视,不玩电脑,然后一步一步地长大。
您的女儿:李月
#新人扶持计划# #头条日日签# #我要上头条#
#字幕跳动抚平达人# #淮南头条#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梦幻芭蕾spa(芭蕾女孩废墟重生单身妈妈托起永不停跳的舞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