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独家稿件)
本文为下篇,上篇请看《迷路德军攻占欧洲第一堡垒,1v20全身而退,3小时直逼巴黎》
一日军功1916年2月25日下午5点,德军第6师第24步兵团中尉欧根·拉特克望着几个工程兵,心里面充满了卧槽。

德军中尉欧根·拉特克
回顾过去一天的经历,拉特克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昨天晚上,拉特克接到命令,带领手下推进到杜奥蒙堡400米范围内,准备配合第12掷弹兵团进攻,拉特克带着手下天不亮就出发,结果没走出多远后面炮击就开始了,居然是朝他们打的!
被自己人炸的拉特克欲哭无泪,由于徐进弹幕的战术,拉特克等人只能向前逃命,然而,在逃命过程中,拉特克惊讶的发现,向前逃的人不止他们一伙,还有其他部队,仔细一看,也是24团的人,是汉斯·豪普特带的队伍!

汉斯·豪普特
所谓领导面前总扑空,同事面前樊振东,在求生欲和胜负欲的加持下,两支兄弟部队就这样在旷野竞速,在竞速之中,拉特克很快注意到,前方的队伍里有个风姿绰约,走位风骚的混蛋,居然还用枪托砸挡路的友军,那不就是豪普特本人吗!?
拉特克一个健步追了上去:“豪普特,你大爷!这时候还要袭击友军,你比炮兵还缺德!快停手!”
豪普特边跑边说:“停个屁!不想死就闪开!别耽误老子去杜奥蒙堡!”
拉特克疑惑的问:“你们也接到攻击那里的命令?”
豪普特边跑边骂:“攻击个屁!那地方能躲炮弹!老子宁可当俘虏也不死在这!”
豪普特现实的生死观深深地震撼了拉特克,事实证明,也许是人逢绝路精神爽,秉承着宁当俘虏不当炮灰的精神,豪普特连飚出了惊人的速度,拉特克的队伍很快被落下。过了许久后,拉特克才带着剩下的二十多人躲进了杜奥蒙堡外的干护城河里,他们转头找了一圈,居然意外看到了友军!
拉特克大喜,抓过一个友军就问:“是24团8连的吗?你们连长呢?”
那人摇头:“不是!”
拉特克又大怒:“是7连的(豪普特连)?你们连长呢?!”
那人还是摇头:“也不是!”
这下拉特克懵了:“不是24团的?”
对方说:“是24团的,不过我们是工兵,跟你们不在一个系统!”
拉特克很好奇:“工兵跑这边干什么来?”
对面老哥叹了口气:“因为我们跟了个缺心眼的队长!那家伙是个路痴,被自己人炮击后迷了路,带着我们来到了这里,结果看到一个地方能爬进去,别人临场反应,他来个临床反应,说啥非要进去看看!”
沿着工兵的指向,拉特克看到了孔泽爬进去的大洞,他惊讶的问:“你们?十个人?准备占领杜奥蒙堡?”
工兵摇头:“不不不!准确的说只有他一个人,我们是正常人类。”
拉特克叹息:“现在的自杀手段真是花样百出啊!”
对面的工兵掏出了怀表看了看:“他已经进去快一小时啦!估计已经凉了,作为过来人,我劝你们别过来,我们先回去了哈!一起走吗?”
这回轮到拉特克摇头了:“不行啊!我们接到的是进攻命令,这么回去没法交差,你们帮帮忙,望个风,我带人进去看看,万一能救回来呢?咱得厕所里看表——有屎有钟啊!”
就这样,拉特克带人钻进了堡垒,然后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拉特克
战战兢兢摸进地下室,终于看到一个穿德国军服的大翰在食堂里大吃二喝,孔泽?你还活着?!

地下隧道
拉特克和孔泽短暂交流了一番,俩人都不明白杜奥蒙堡的防守为何如此松懈,这堡垒怎么远看时尚芭莎,近看市场大妈?但俩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机会绝对不能浪费。于是,进入城堡的德军立刻分散开去各处抓俘虏。到了夜晚六点,俩人得出了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结论:我们已经占领了杜奥蒙堡,没费一枪一弹,唯一受伤的是孔泽手下的一个工兵,他在搭人梯时腿上划了个口子.....
面对着这惊人的战果,特拉克十分迷茫:“这不是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吗?”
孔泽同样一脸迷茫:“我也不知道啊.....”
好在拉特克懂法语,在审问过俘虏的法军军官后,拉特克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法国佬,真不愧是你啊!
事情还得从德军入侵比利时说起,比利时战役是一场双方都不满意的仗,德军认为自己的进展比计划慢,而法国则认为战斗没有给德军造成大量杀伤,而造成两边都不满意的原因,就是比利时人的防御堡垒!
在战斗中,德军低估了比利时堡垒的坚固程度,最后动用了重炮才解决掉它们,而法国则高估了堡垒的坚固程度,比利时堡垒被摧毁的时间比他们估计的早很多。
所谓人生无限好,只要不比较。由于比利时堡垒采用的是法国工艺,所以在战争一开始,霞飞就立刻派人去现场观摩,然而,战斗的结果让霞飞当场玉玉——修堡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结果被德国佬几炮就轰掉了,这TM不是白修了吗?

炮台内部
无奈之下,霞飞只能调整战术,他降低了堡垒的战略地位,大量防线被降级为设防区,只在中央炮台驻扎精锐部队,其他地方也就维持个有人驻扎的状态,用的也是地方武装。
随着1915年西线僵局到来,霞飞越来越觉得堡垒没个屁用,于是下令将包括杜奥蒙堡在内的全部堡垒弹药集中运往前线,各堡垒只保持最低程度武装即可。
所以,杜奥蒙堡在1915年8月就被清空了军火库,炮拆得就剩下3门,弹药数量少得可怜,至于驻军,几乎只剩下象征意义的,最少时候驻军只有56人。
如此稀薄的兵力当然填满不满偌大的堡垒,只能勉强维持个日常巡逻,在凡尔登战役开始后,法军甚至还动过将杜奥蒙堡炸毁的念头。然而,德军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他们十分重视杜奥蒙堡,经过猛烈的炮击,堡垒里的守军与外界的联系很快被切断,导致里面的法军完全没有接到撤退或自毁的命令,每天依然日常出去巡逻一圈,用主炮还击两下。让德军以为堡垒戒备依然森严,所谓婴儿车整出了拖拉机的动静。
其实,25日这天守军已经看到了孔泽那伙工兵的接近,但由于地方部队没见过德军,法军又包含大量的殖民地部队,五花八门啥军装都有,所以看到有人敢这么堂而皇之的接近堡垒,还以为是友军,还认真讨论了一下要不要接进来招待一番。
而直到孔泽潜入进来,法军部队也依然没有任何警觉性,被人随便抓俘虏关禁闭,坚决不先开第一枪,投降的极其顺滑,堪称二战法军的测试先享版。
1916年2月25日晚间,在孔泽和拉特克完全占领堡垒后,第24团的其他部队才赶到,根据最高军衔指挥原则,之前的逃命先锋豪普特上尉接手了指挥。
此时堡垒残敌已基本肃清,24团第8连在科特·冯·布兰迪斯中尉的率领下也赶到了,但是,为了避免这个后来者抢功,豪普特上尉特别安排冯.布兰迪斯在外围警戒,在他的思维中,你都没进堡垒核心区,军功肯定没你的份啊!

科特·冯·布兰迪斯中尉
事实证明,豪普特显然没意识到老“冯”家在德国的势力(“冯”的词根是from,是德国贵族的标志),众所周知,中法战争法军为何失败?因为法国打不过任何名字里带“冯”的人(清军主将冯子材)。攻克杜奥蒙堡,这么大的功劳能落到泥腿子手里?不能够啊!那一定得是老冯家的功劳!
很快,营部就向柏林汇报,在冯.布兰迪斯中尉的英明指挥下,号称天下第一堡垒的杜奥蒙堡被我军一日而下,帝国武运昌隆,胜利指日可待啊!
很快,毫无战功的布兰迪斯就被德国塑造为了国民英雄,是真正的德意志队长,日耳曼超人,是“德意志英雄主义的灯塔”(兴登堡原话)!夺取堡垒的战斗过程被写的极其曲折,布兰迪斯被授予了一大堆的高级奖章,而至于真正立功的孔泽和特拉克,抱歉,谁让你们没旗籍呢?战报里几个负家子弟的贡献是一句都没提。

左豪普特 右布兰迪斯
对于这种离谱的处理,几名当事人的愤怒可想而知。更离谱的是,布兰迪斯的脸皮明显比杜奥蒙堡的城墙厚,面对完全虚假的表彰,布兰迪斯坦然受之,他管住腿迈开嘴,在毫无战功的情况下时不时就回国作报告,还出了回忆录,气的很多参过战的士兵们在他作报告时都去现场拉横幅——“你根本就不在那儿!”
然而,虽然夺堡后的德国统帅部有赏罚不明之嫌,但在这场事件中,最痛苦的肯定不是德国人。
得知杜奥蒙堡陷落,法国举国哗然。修了几十年的堡垒一日沦陷,这个结果实在难以向国民交代。无论你怎么说各有利弊,这看起来也是他有他的利咱有咱的弊。但是,作为主要责任人的霞飞总司令很快就不在乎国民的意见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令他更加痛苦的事实——他在战争初期得到的结论是错的,被他主动放弃杜奥蒙堡其实非常坚固,之所以比利时人表现糟糕,是因为他们偷工减料了!
城堡争夺在霞飞的判断中,比利时和法国的堡垒参数一模一样,既然比利时的堡垒顶不住德军重炮,法国人肯定也顶不住。
然而,霞飞不知道的是。由于成本问题,比利时人干了个豆腐渣工程,在修建混凝土墙壁时,比利时人没有加金属层,而只有单纯的混凝土,其坚固程度跟法国堡垒根本没法比。
所谓明卷易挡,暗摆难防,霞飞完全不知道比利时有黑心包工头,德军知道,但又不可能告诉他。所以,霞飞是拿着错误的参数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把一座钢铁城堡拱手让给了德国人。
占领杜奥蒙堡后,德军立刻进行修复,把所有炮台全都补充起来,很快,城堡就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那些杀不死我的,都将杀死别人,杜奥蒙堡很快成为了钉在法军阵地里的一颗钉子!法军调来了大量火炮,从4月28日开始轮流炮击,然而,经过密集炮击后,堡垒安然无恙!

堡垒内部德军留下的发电机
5月初,法军开始步兵冲击,在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里,法军一个师就被报销了建制。师长下来只跟统帅部说了一句话:“没有10万条人命,我们拿不下这座堡垒,但不拿下这座堡垒,我们要损失的就不止10万人!”
从那天开始,德法两方就围绕这座城堡展开了血腥的攻防战,让杜奥蒙堡争夺战成为了整个一战中最惨烈的战斗之一。然而,令法军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这座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堡垒居然被他们拿下了!
5月8日夜间,法军照例开始炮击,杜奥蒙堡如常陷入火光之中,午夜时分,突击队在军官切诺的率领下战战兢兢的发起了冲锋。
在抵近200米左右时,切诺和手下的士兵们集体怯懦了。根据几天来的了解,德军要开始扫射了,然而奇怪的是,那天堡垒里除了火光和爆炸声外,还响起了连绵的枪声,但是,却没有一发子弹打向自己这边?
突击队连滚带爬的越过壕沟,依然没有一发子弹飞来,不对啊!好歹也得打几枪吧?难不成有什么阴谋?
在满腹狐疑中,突击队战战兢兢接近入口,没人开枪;用炸药爆破,没人开枪;走进城堡,依然没人开枪,连个德国兵都看不见!切诺紧张的下令:“后续部队不要跟进!保持警戒!我带人先探路!德国佬一定有阴谋!”
那么德军到底有什么阴谋呢?
答:压根妹有阴谋!
经过几天的拉锯,德军也基本适应了法国的进攻,无非就是大炮轰完步兵冲,冲完继续拿炮轰。
所以当法军开始炮击时,德军士兵完全不紧张,反正城堡也打不破,大家躲进地下室该干啥干啥,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在一战中,前线士兵的生活条件极差。但杜奥蒙堡中的德军则要好很多,因为他们在室内,不仅安全有保障,甚至还能煮咖啡!
在战场上,煮咖啡这种事自然没什么专用场所,因此,作为严谨的德国人,城堡内的德军果断把煮咖啡的地点放在了弹药库旁边,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因为煮咖啡需要用火焰喷射器的燃料,放在这煮取燃料比较方便。
在这种消防意识下,那不出点意外简直没有天理。在5月8日的进攻中,德军观察哨报告法军攻上来了,正在喝咖啡的鸽几个撂下杯子就走,却没有一个人记得要熄火!
几分钟之后,失火了,火焰喷射器的燃料很快把火焰带到了弹药库,引发的连环爆炸把附近的所有德军全都炸上了天,切诺等人看到的爆炸其实并非炮击的成果,而是弹药库爆炸。

在堡垒内的法军
在一片火海中,死里逃生的德军自然谈不上组织什么防御了,被炸的满脸漆黑的德军指挥官赶快组织士兵逃命,先逃出地堡再说。
然而,万幸中的不幸时,当这群逃出生天的德军终于跑到地面时,他们的援军到了。
当看到堡垒被攻击时,驻扎在杜奥蒙堡外围的德军赶过来增援。结果刚到门口,就看到了一群满脸漆黑(被熏的)黑叔叔们跑了出来,居然还穿着德军军服?诶?咱们德军里有黑人吗?没有啊!
不好!是乔装打扮的法国外籍军团!给老子打!
于是,死里逃生的德军刚一露头就遭到了友军的扫射,当场报销了一大半。而剩下的德军则根本搞不清状况,不管对面是谁,先还击再说!
就这样,两伙德军打了起来,白白便宜了摸进去的法国人。两帮人一直打到凌晨才发现,诶,对面怎么是自己人?
这回轮到德国人破防了,柏林方面表示我好好一个杜奥蒙堡怎么没了?我刚编的歌剧还打算跟国民吹牛逼的?你敢把堡垒丢了?
然后,一天以后,1916年5月10日,德军又把杜奥蒙堡给抢回去了。
是的,作为天下第一堡垒,杜奥蒙堡的每次易手都跟闹着玩似的。由于对于如此轻易的占领堡垒毫无心理准备,切诺带进堡垒的只是一支小部队,又由于堡垒内的弹药库已经爆炸,没有弹药的法军小队很难防守。因此,德军只用了三个连就轻易夺回了杜奥蒙堡。
然而,由于弹药库爆炸破坏了城堡结构,杜奥蒙堡的防御力大不如前。5月16日,法军再次占领堡垒,17日德军反击,又把堡垒抢了回来。双方一直拉锯到5月22日,德军工兵才勉强完成了修复,守住了阵地。
这一次,德军再也不敢大意,开始重兵把守杜奥蒙堡。双方围绕着堡垒展开血战,直到1916年10月,由于长期激战,杜奥蒙堡的结构已经明显被破坏,法军终于决心拿下杜奥蒙堡。法军统帅部调来了用海岸炮改造的重炮,在10月21日-26日之间向杜奥蒙堡倾泻了共八十万发各口径炮弹,在付出近六万人的伤亡后,法军终于重新攻进了堡垒。两军在每一个房间内反复争夺,双方的血战让杜奥蒙堡成为了全球著名的炼狱,最终,咬碎牙关的法军更胜一筹,终于成功夺下了杜奥蒙堡。
在控制堡垒后,法国工兵立刻进行紧急修复,他们一直坚守到了冬季,德军输掉了凡尔登战役,最终也输掉了整场战争。

美国飞行队拍摄的炮击后
当战争结束后,整个杜奥蒙堡已经被炸的如同月球表面,护城河被炸的无法辨认,一半以上炮台报废,混凝土松软的跟沙子一样,至于附近的那座杜奥蒙村,它已经从地表上消失,只留下无数深深的弹坑。后世有历史学家认为,凡尔登战役中至少四分之一的伤亡发生在这里,为了争夺这里,德法两军各自付出了约十万人的伤亡。
和平守望一战结束后,杜奥蒙堡成为德法两国共同的痛苦记忆,两军的将士们每年都来此纪念,直到1936年二战前夜,德法两国的老兵们依然会在堡垒附近举行悼念仪式,并且拥抱着表示要和平不要战争——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真正明白和平的可贵。
一战结束后不久,有法国设计师给政府提议,杜奥蒙堡的战斗太过惨烈,这里遍地骸骨,应该改成纪念碑。但贝当元帅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认为这里依然是军事设施,以后可能还有用。
贝当不幸言中了,20年后德军卷土重来,只是,这座饱经沧桑的堡垒已经无法再保护任何人,如同20年前的战争功臣贝当一样,杜奥蒙堡已经被时代抛弃了。德军轻易攻下了这里,完全没有了当年血战的艰难。
不过,由于杜奥蒙堡给德国人的印象太深,在攻克此地后,很多德军军官来此拍照留念。几年以后,在盟军反攻至附近时,为了掩盖罪证(战俘强迫劳役的地方),党卫军彻底炸毁了杜奥蒙堡,让这里从此彻底失去了军事价值。
时间来到1970年夏季,一个名叫科尔杜安(开篇德军指挥官的儿子)的德国人故地重游,惊讶于此地的残破,临回国前,他给了法国政府一个建议,这里流尽了两国青年的鲜血,应该做为历史遗迹保护起来啊。杜奥蒙堡之前见证了仇恨、战争和死亡,现在,应该让它见证和解、和平和团结了!
1970年11月25日,法国政府颁布法令,正式将杜奥蒙堡列为历史古迹,经过多年修复之后,它真的成了一处旅游圣地,每年都能吸引10余万游客参观。

法军展示重炮,参观的是中国代表图
2009年11月,在法德两国政府共同举行过慰灵仪式后,两国国旗在杜奥蒙堡上升起,这座昔日的战争利器终于变成和平象征,曾经的硝烟早已散去,只留下布满弹痕的水泥和钢铁,记录着当年的惨烈。
在参观路线的尽头,有一座新修的教堂,旅客可以在此欣赏一些与战争无关的壁画,那是早已消失的杜奥蒙村战前平静的乡村生活,它提醒着人们,没有战争的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也用这墙壁上和平的景象,与安然参观的游客们相衬,共同告慰那数十万本不该死于此处的,无辜战士的灵魂。

那座有战前生活壁画的小教堂

(搜索「头条深一度」,看更多深度好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城堡争夺站破解版(号称最难打的欧洲第一堡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