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不住,三分钟热度,一写作业就东张西望,你是不是也每天在心里默念:再忍忍,长大就好了?
昨天刷到上海儿童医院刚发布的2024调研,一句话把我打醒:4-6岁娃的前额叶正在疯长,这时候不练,后面想补得花十倍力气。
我突然意识到,不是孩子不专心,是我们用错了方法。
先说结论:别逼娃静坐,玩就对了,而且要分三次玩,每次只玩五分钟。
剑桥刚出的脑图告诉我,游戏比吼叫管用40%。
我回家立刻把iPad锁进抽屉,翻出纸杯、豆子、旧袜子,照着“3-3-3”原则开整。
早上,纸杯寻宝+豆子分家家,计时沙漏一翻,娃像被按下启动键,眼睛追着纸杯转,手指捏豆子捏得可认真。
我在旁边装傻:“咦,红杯子去哪儿啦?
”他急得小眉头都皱起来,专注值瞬间拉满。
中午,我把手机录的雨声、风声、楼下小孩笑声剪成三段,让他闭眼猜。
第一次他全蒙错,第二次就能分清雨声和风声的差别,猜对那一刻,他笑得比吃到冰淇淋还开心。
晚上,关灯前玩故事倒着说。
我讲三只小猪,他得倒着复述:“猪老三盖了砖房,猪老二盖了木房……”讲到猪老大被吹跑,他卡壳,急得抓耳挠腮,最后还是憋出来,成就感爆棚。
一周下来,最惊喜的是整理玩具。
以前喊十遍不动,现在自己把积木按颜色排好,嘴里还嘟囔:“这也是专注力游戏。
”我差点泪目。
工具升级也顺手:豆子装进透明密封袋,不怕撒;神秘袋换成带纹理的布,摸上去像恐龙皮;沙漏一翻,仪式感直接拉满。
专家提醒别忘户外。
我改成上午游戏、下午公园跑两小时,阳光晒得小脸通红,回家吃饭都香。
昨晚他主动说:“妈妈,明天我还想玩猜声音。
”我懂了,专注力不是逼出来的,是娃自己觉得好玩,才肯一遍遍练。
一句话收尾:别等娃长大才后悔,现在陪他玩五分钟,比将来吼一小时管用一百倍。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家中的故事小游戏攻略(别再说娃专注力差5个在家就能玩的小游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