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悟空传3(西游记310回概括及赏析)

西游记悟空传3(西游记310回概括及赏析)

admin 2025-10-02 热文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主要内容

西游记悟空传3(西游记310回概括及赏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悟空从傲来国搬运兵器分给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服。他又向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及披挂,随后大闹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悟空被授“弼马温”之职,后得知此官为末等职,便返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命托塔李天王父子擒悟空,却被打败,太白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下令造齐天大圣府让其居住。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捉拿,悟空打退众天神。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观音派木叉助天王,被战败后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将其押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跳不出佛掌,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五百年后,如来欲寻取经人使佛法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三个箍,前往东土,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时辰和雨量,又捣毁其卦铺。袁守诚断言龙王因违旨将被魏征处斩,并让龙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梦龙王求情,许之,命魏征入朝随侍。

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魏征与太宗对弈时梦斩老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患病后令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不久太宗亡故,在阴间遇崔珏,被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散金银给众鬼脱身。

赏析

人物塑造:孙悟空在这几回中形象鲜明,他本领高强、机智勇敢,但也狂妄任性、桀骜不驯,如龙宫索宝、大闹地府、蟠桃会偷丹等体现其反抗精神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性格中的缺陷.

情节设置:这几回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从悟空的一系列折腾到天庭的应对,再到如来佛祖的出场将其压在五行山下,为后续唐僧取经、孙悟空等保护唐僧的故事埋下伏笔,推动了故事发展。

主题思想:一方面展现了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传统权威的挑战,孙悟空对天庭的不满与反抗,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只有历经磨难、约束自我,才能实现成长和救赎,为其后来保护唐僧取经、修成正果做铺垫。

文化内涵:书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地府、龙王等神话传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认知与想象;第十回中唐太宗地府还魂等情节,还融入了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观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西游记悟空传3(西游记310回概括及赏析)》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