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了?
我票都还没抢,它就杀青了?
”
10月15号夜里,鄂州观音阁上空最后一声无人机嗡鸣结束,《又食武昌鱼》正式关机。
朋友圈当场被一张夜景图刷屏:万里长江第一阁灯带一亮,镜头俯冲下去,像直接把三国拽回2023。有人留言——“这哪是杀青,是鄂州连夜给全国网友递了封情书。
”
情书里夹了三张王牌,张张戳年轻人肺管子。
第一张,周瑜。
之前捂得严严实实,直到游客逛博物馆撞见张铭恩穿银甲束发,随手一拍,#周瑜新剧神还原#八小时冲热榜。
放大看,铠甲纹路就是鄂州博物馆那面“吴王神兽镜”的四灵纹,同款线条被剧组3D打印进甲片。
历史生磕颜值,谁不喊一句“活该他火”。
第二张,AR彩蛋。
文旅局连夜给观音阁、吴王城、古武昌门等六个打卡点装了“时空按钮”。
扫二维码,手机秒变穿越机,脚下原地冒出剧中同款战船,周瑜站在船头冲你点头。
省里直接砸了200万,就为让“看剧”变“进剧”。
别再说古城无聊,无聊的是没跟上技术。
第三张,B站双开。
导演剪辑版+历史文化解说版一起丢进“轻剧场”。
历史宅能逐帧抠细节,颜狗能0.5倍速看脸,互不打扰,各自狂欢。
官方数据:预告片上线24小时,弹幕12万条,七成在问“鱼呢?
”——别急,鱼来了。
梁子湖水产协会把活鱼做成“文创礼盒”,真空包装里塞一张剧卡,扫码就是“周瑜教你蒸武昌鱼”三十秒教学。11月上市,限量一万盒,据说内部预订已经抢到第1.5万号。
别问超订怎么办,问就是“吃鱼也要候补”。
还没完。
武大历史学院已经预定研讨会,课题名听着像论文——《三国文化现代传播的微剧模型》,翻译成人话:一部短剧怎么让00后主动查《江表传》。
花湖机场更野,国际航班小屏幕直接放精华版,中英日韩四语字幕,起飞先吃一套三国杀。
老外还没落地,就先记住“Wuchang Fish”两个单词。
最离谱的是现场。
10月8号吴都·乔街拍夜戏,三千人把街堵成五一。
无人机飞不过去,剧组急中生智开直播,抖音当场冲了五千万播放。
评论区最高赞:“没抢到围观位,在出租车上看了两小时车顶,居然看完一集。
”
所以别再说“微剧”小,1200万成本,68%的Z世代看完想去鄂州。
机场还没飞,鱼还没上架,AR刚内测,热搜先安排明白。
鄂州这波操作等于把“历史”拆成盲盒,每拆一层都写着:来嘛,不亏。
关机宴上,导演端着一次性杯子灌啤酒,醉醺醺丢下一句话:“要是明年武昌鱼涨价,别骂我,骂周瑜。
”
行,那就先骂周瑜,再订票。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三国杀精华版进0群(9月24日开机鄂州文旅微剧带你穿越三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