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3:那些数值里没说清楚的故事
做游戏是一回事,三国演义的“人情世故”又是另一回事。讲到三国志3,老玩家都未必没在心里琢磨过:同人同面,谁的数值为啥这么怪?有些将领明明是刀头舔血的猛人,数值却比对面阿猫阿狗还低。你说气人不气人——但偏偏就是这点让人放不下,没事翻出来找补一两句。
说来三国志3这部作品,其实在当年带有点“不服就干”的意味。那会儿光荣公司为了冲着霸王之大陆,使出浑身解数,美工、音乐,一个都没敢怠慢,战斗场面上画出来的仿3D,硬是让MD和超任上的玩家眼前一亮。至今还有各种对战、民间改版,几个人一边嗑瓜子一边指点江山的画面,想起来就有生活气儿。
但人嘛,总归有点挑剔。大家一开始玩得热火朝天,后来渐渐习惯了剧情,琢磨起细节来。“大哥,你看这谁谁的‘武力’咋比我家门口卖饼的还寒碜?”当年游戏作坊可没现在这大数据,三国演义、正史里水太深,哪能指望工程师都看个明白。可惜吃亏的,总是那些该上前线却被一笔糊成“路人甲”的真将军。
你要说起孙吴阵营的将领,真是一波接一波的心酸。比如程普,在原著里是横枪立马的狠人,打胡轸、曹军,哪一场不是靠真本事?可数值上,被人为设了个“武力69”,说不好听点,连个二流小兵都嫌勉强。那场著名的赤壁大战,人家还是副都督呢——你说这要是个学生,考试只给抄一半答案,能不冤枉?
再看看韩当,大吴开国元老,打仗劈人眼都不带眨的,历史留名不止靠脸。结果到游戏里连将军都当不上。气得人直想给设计师写封信:“还八虎骑呢?你把我老韩安排哪儿了?”就我个人,哪怕按最稳妥的算法给他武力80+,都不算夸张。毕竟文无第一,武自有一套谱。
说到陈武,当时被孙策手下点兵点将,什么“庐江上甲”直接交给他管。平时打仗从不磨叽,说死就死——合肥被突袭,吴军一锅粥,谁都顾自己命逃跑,只有老陈憋着气守到最后。按理,怎么着属性也得往上走两格。可惜数值里低得仿佛判了终身“基层员工”,真是白瞎了这份铁血。
至于董袭,身高八尺,脾气也大。你琢磨琢磨:别家凉亭纳凉,他是跳江劈绳,硬生生给军队冲出路来——要不是亲眼见过,谁信这是真的?结果游戏里,咔咔一笔,武力给你往下摁,有种“杀人不过头点地”的味道。换你是他,能不拍桌子?
蒋钦和徐盛也是苦主。蒋钦箭法好,出了名的八面玲珑,打仗一箭射翻对手,书里有描写,现实里有典故。我有时候想,要是他穿越到现在,大概是个全民偶像级的射手。徐盛那就更不用说了,能拿到“大壮”奖励的,整个三国历史才两个:徐盛、张辽。那濡须、百里疑城的奇谋诡计,智勇双全,什么时候才能在游戏里有个说法?每次点开属性都想叹一口气。
其实说起来,孙吴阵营有点惨,分明一屋子能打的,偏偏数值总差口气。但我也理解,做游戏毕竟要留点武将在别的“主线势力”撑场面,不然平衡性就没了。摆在那儿的江表十二虎臣,有名气有事迹,就是得让你自己脑补,或者苦中作乐改数值。
再翻到曹魏那边,风水轮流转。于禁,五子良将,严明冷静,临急能打,武力值莫名搞得不上不下,仿佛生怕给他配了两只“假胳膊”。郭淮一辈子跟羌胡打成一家亲,诸葛亮五次北伐他都看得门儿清,定位却是个文官。说没委屈,骗鬼呢。
贾逵、陈登,也都是文武双全型,前者政绩斐然、军事有手段,后者智计阴狠连吕布都得防着。游戏数值上,各项能力无论怎么调,起码别只给一手“文采”不带“武艺”。有时我想,要真生在三国,怕不是得气疯。
说来话长,蜀汉这头儿本来是演义重点,理应不吃亏。但刘备,打江山也好、逃荒也罢,真刀真枪是干出来的,游戏里却仿佛“慈眉善目”的文弱书生。这要让关羽张飞看见,不得背地里叫苦?偏偏法正也被捏得太保守,活成了没主意的军师,只有刘封这孩子,武力也捞不上将军的身价。每次选将的时候,心里总忍不住多点几下,想着“要是有补丁”。
各路群雄这边,看官们应该更有共鸣。皇甫嵩出场不多,却是东汉末年定海神针,可模型里压成七八十分“二把刀”。徐荣、麴义这些现实里手起刀落的狠人,到了代码里就像是“奶茶店主”,缺乏点那种临阵翻盘的峥嵘。高顺、颜良,打得北方骑兵头皮发麻,放游戏里还得看脸色行事。
当然,话又说回来,三国志3这些“偏差”本身,未尝不是一种时代气息——那会儿历史考据不便,美工、程序哥、策划几个小黑屋连轴转,哪有空一一打磨每个人的细节?倒成了今天玩家乐趣的一部分。记得那会儿DOS版一打开,自己当评委,谁该加谁该减,笔记本算着点,一番操作愣是把三国志变成“写实选秀”。
究竟是谁最吃亏?谁又成了冷门黑马?这其中有点自家人的委屈,有点开发者的无奈,全都压在了那一排排数值里。有时候想想,人生不也是如此——你在别人给你定的“能力”里挣扎,要实打实拼出点东西来,未必当天有人懂你,往往得等多少年后,后辈打着补丁才想明白:“原来你当年那么厉害。”
说了这么多,也不是要给游戏批判什么。反倒感谢那些奇怪的设定,没它们哪来这么多“民间话题”?如果你曾为爱将数值低咬牙切齿,也许能体会那种偏得不清不楚的遗憾与可爱。至于数值,到底该是多少?许多人有过一念之差,热血一涌,掏出编辑器,开始给自己一个公平结局——人在游戏,人在三国,正经、胡闹都得算个交代。你说,下一版补丁,要不要干脆把胡轸的武力调成“隐藏BOSS”呢?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三国演义3单机游戏(三国志3一款优秀的里程碑之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