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23”战斗胜利40周年之际,回望那场难忘的战斗,我们不能忘记为这次战斗做出特殊贡献的侦察、防化、工兵、炮兵、通信和电子对抗及其他分队的战友。这场战果丰硕的战斗,既有作战人员的功劳,也有策划人员的功劳,更有许许多多幕后默默无闻的配属保障人员的功劳。战斗的胜利,是七连行动果敢,大智大勇战斗力的体现,也是师首长运筹帷幄,各部(分)队密切协同的结果。作战中,侦察兵计多情报准,步兵战术打得巧,炮兵智多打得妙,通信兵技术过硬联得上,喷火兵打的猛,电子信息战打得好。巧用精兵打胜仗,走活了用兵一盘棋,以较小代价打了一个歼灭战。
老山地区地处热带山岳丛林地。这里山高坡陡,植被茂密,自然洞穴较多,越军常依托洞穴,负隅顽抗。在9.23出击作战中,喷火兵发扬前赴后继,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下,靠近目标,运用喷火器用猛烈的火焰烧死烧伤敌人,消灭洞穴之敌,配合步兵搜剿打洞,发挥了喷火器打敌工事和洞穴的威力,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战斗。
一、针对敌情,狠抓训练
395高地和436高地山高坡陡,藤葛盘缠,地形复杂,洞穴隐蔽,明暗火力点交错。喷火分队接到作战任务后,针对出击地域的地形特点、阵地工事、洞穴情况,采取急需的内容重点学,应用动作逐个训,各种打法反复练,利用地形地物练接敌运动,对洞穴、坑(地)道、火力点等目标实施喷火,每人体会喷火10余次,掌握接敌动作,确定喷火位置,选择喷火姿势和对各种洞穴、工事、明暗火力点等目标实施喷火的动作要领。
上图:喷火班副班长潘传洪(左)给战友们讲解喷火枪使用要领
进行负重训练。喷火兵战斗负荷达50余斤,喷火器体积较大,携带不便,行动困难。在攀登崖壁、穿行草林时且易受阻。喷火兵要有强壮的体力和技术战术,否则没有体力和耐力很难完成作战任务。在训练中,他们按战时着装和携行标准要求,加大训练难度。每个正副手除携带手中武器加满3瓶油外,还要携带冲锋枪和100发子弹、4枚手榴弹。进行负重爬山、越野、长跑等辅助训练。进行俯卧撑、举扛铃、练拉力器、打羽毛球等体能训练。结合往山上背粮背水、背煤背菜等机会锻炼体力。通过训练,体力明显提高。爬一座2000米距离、高差700米的高山往返一次由原来3个小时减少到1个小时。
上图:参加出击战斗的喷火兵刘贵海(左)和三班战士赵光平(杨凤海提供)
进行步喷协同训练。喷火器是近战武器,战斗中要有步兵协同掩护。将喷火分队配属到担负出击任务的步兵分队,喷火兵和步兵一起研究敌情、地形和打法,一起进行战术演习, 进行步喷协同,使喷火兵熟悉在步兵班战斗队形内的位置、行动的时机和相互掩护支援的方法,密切与步兵在喷火、爆破、突击时的协同动作很有必要。加深步兵指挥员对喷火器用途性能的了解,掌握对喷火兵使用的时机。为了配合步兵快速歼敌,根据各步兵班的战斗任务,把喷火器配属到担负主要任务的班,单具使用,实施喷火。
在战斗时,参战5具喷火器,均配属到班,实施单具喷火。
上图:喷火兵董会顺在战前训练中(孙效彬提供)
二、密切协同,近战歼敌
喷火器是近战武器,在山丘丛林地作战,地形复杂,死角多、岩石多、树木多、架枪困难,不便选择喷火位置;敌人防御阵地基本以自然洞、隐蔽部为骨干,与堑壕和交通壕相连接的环形防御体系,除观察和发射工事外均深入地下或半地下,喷射一瓶油料往往不易奏效;敌利用植被进行伪装,使喷火手在较远距离上很难发现目标。为趋利避害,战斗中需要采用隐蔽靠前抵近喷火和连续喷火。
山岳丛林地拔点作战,指挥联络不便,多以班组独立作战。喷火兵与步兵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喷炸敌洞穴。步炮火力掩护喷火兵接近目标。组织喷火时,步兵指挥员要呼唤炮兵压制敌浅近纵深火力点,以步机枪火力封锁洞口和压制目标火力点,使喷火手隐蔽迅速地接近目标,突然以抵近姿势喷火。
在搜剿打洞时,首先用四〇火箭筒对目标进行射击,力图首发命中,摧毁目标;如目标较多,步兵又能靠近敌火力点或洞穴时,则用炸药包进行爆破;对于较大、弯曲的洞穴,或火箭筒、炸药包难以奏效的洞穴目标则使用喷火器喷烧,或几种手段并用。
上图:喷火班徐立和潘传洪根据侦察来的敌情带领大家研究战法(熊常武提供)
上图:演员龚雪给喷火班战士签名。左起:吴珍彪、潘传洪、熊常武、陈国祥(没带钢盔)
在山岳丛林地拔点作战中,采用分片包干的战术手段,把喷火器配属到班,班长直接指挥,减少了指挥层次,增强战斗主动性。
因受地形敌情所限,喷火兵如成组行动,目标大,易暴露企图,又不便形成交叉喷火和轮番喷火。将喷火器配属到班,随班跟进,目标小,行动方便,便于快速隐蔽接敌,易达成喷火的突然性。便于步喷协同。
战前协同组织计划周密,步兵、喷火兵战斗中主动配合,密切协同。班长掌握使用喷火器的时机,依实际情况及时严密地组织火力掩护,喷火易奏效。步兵在必要时要协助喷火手实施喷火。
三,配合主攻,战果显著
接敌运动时,副班长潘传洪带领喷火器2具组,配属步兵第2排担任主攻任务。从-14阵地和无名3号高地出发,沿工兵开辟的道路,向395高地西北侧突出部冲击出发阵地摸进。首先歼灭395高地西北侧阵地之敌,尔后向-23阵地和395高地顶部发展进攻,消灭阵地之敌后,迅速转入防御,防敌反冲击。
潘传洪说:我们跟在4班后面行进,路非常难走,有时爬上坡,有时滑下坡,有时攀绝壁,有时淌小溪、过沼泽,什么行军姿势都用上,终于在5点前接近敌前沿,最后剩下几十米全是爬进的,动作轻的很,几乎几分钟才前进1米,爬到无名高地脚下时,天快亮了,能见度大增。
上图:参加出击作战的喷火班副班长潘传洪
潘传洪说:“6点15分,436高地首先打响。我们高地是强行开辟通路,4班长程洪江指挥笫2小组黄广金、董乐、李瑛和刘道文开辟通路,首先占领无名高地,我随火力队跟进。这时遇到敌炮火拦阻,我们一个接一个冒死往上冲。开始接敌时我在队伍的后面,这时已冲到了队伍中间。突然几束火光一闪,我躲进弹坑。爆炸过后,我跳出弹坑继续向前冲,炮火非常密集,前面A5高地有敌人阻击,我们冲击受阻。4班长指挥机枪手代连军和卢方村占领无名高地的顶端,掩护部队前进。
40火箭筒手刘本仁和副手乔成山占领有利地形一发命中,消灭了敌人一个火力点,这时几发罪恶的炮弹落在我们中间,炸伤副连长、报话员和代连军,排长和通信员壮烈牺牲,主攻分队失去指挥。
我们冲下无名高地后,发现搜索组的董乐和刘道文重伤,黄广金轻伤,转身看到李瑛也负伤了,此刻我无暇顾及伤员,叫王尊云帮刘道文包扎伤口,我则同侦察班长钟连枝等3人一起向A5高地冲去。途中发现了一个洞,侦察班长指示目标,副手王尊云掩护,我准备朝洞内喷火。此时王尊云屁股被炸伤,朝洞内打了几梭子弹,我利用有利地形向前跃进。一发炮弹突然在附近爆炸,钢盔和喷火器被弹片划出好几道伤痕,我当即被震昏。恢复知觉后,我迅速抵近洞口准备喷火。仔细观察,才发现是透亮的假洞。我和王尊云朝洞内扔了2颗手榴弹,从正面朝阵地顶端冲去。机枪手代连军因脚受伤无法通过绝壁,爬不上高地顶端。阵地上有3名侦察兵(钟连枝、王挺立和刘洪杰),黄广金带伤跟上来。我们从A5向-23阵地进攻,我喊了声“跟我来”,只身跨入草丛,迅速向高地接近。我们和4班长程洪江、班副赵宗礼、黄广金、侦察兵2人共7人到达-23阵地,过了一会儿,机枪手代连军带伤也上来了,此时高地的敌人已被吓跑,他们在逃窜时被4班打死2名,余敌在途中被穿插敌后的7班歼灭。”
潘传洪说:“搜剿敌阵地后,在高地顶端程洪江带黄广金在高地上警戒,我们都进洞防炮,此时与排指联系不上,听到代连军的报告,得知排长牺牲。这时,前指命程洪江接替排长指挥。程洪江迅速联系5班和6班了解战况,得知395高地有一个敌洞穴,里面敌人顽强据守,极可能是敌“连前指”。根据上级指示,他立即命我组前去支援,打掉洞内顽敌。我和副手王尊云冒着炮火,不顾踏雷的危险,立即向395高地冲去。到395高地的路是绝壁和一个约50米的雷区,后来有战友就在我们走过的地方被雷炸伤。
上图:副班长潘传洪和熊常武在研究打法
上图:参加出击战斗的喷火班战士。左起:董会顺、熊常武、田仁银、副班长潘传洪、刘锡芳、王尊玉(董会顺提供)
潘传洪说:“我们11点17分到达395高地,迅速了解敌情,按6班长孙效彬的指令,在机枪掩护下跃进到洞口附近,在一个斜坡上,我端起喷火枪朝敌洞穴喷火,刚喷完一瓶,洞内敌人朝外扔了3颗手雷,我见有东西扔出便顺势往后一倒,滚进身后的堑壕,没被炸着。我立即爬起来,有战友用手抵着我的肩,连续朝洞内喷了两次火。顿时洞里浓烟滚滚,接着我又叫来田仁银,趁浓烟靠上去对着洞口又连喷了3枪,瞬间越军失去了抵抗,洞内没了动静。”
在搜剿395高地敌排指洞穴时,同时采取打、炸、喷的方法。先以步兵火力封住敌人,40火箭筒手对其射击,步兵和炮兵用直射火器猛打,掩护步兵和喷火兵迅速从两侧迂回接近洞口。当步兵接近洞口以集团炸药块轰炸敌洞口后,喷火兵抵近目标以猛烈的火焰进行喷射灼烧。
在搜剿395高地敌排指洞穴时,该洞较大上下连通,敌退守洞穴负隅顽抗。为尽快消灭敌人,配属7连4、5班的两具组,隐蔽接近到距目标10米处,对该洞先后连续喷射油料8瓶,终于使敌葬身于火海。战斗中喷火兵喷射距离均在10米以内,连续喷射2瓶以上油料的目标6个,占54%。经过近1小时的战斗,隐蔽在一个5至6米高、70多米长的洞穴之敌全部被歼。
四,勇于牺牲,建立功勋
班长徐立带领喷火器3具组,配属步兵第1排担任助攻任务。从012阵地出发,利用预先开辟的通路,按照工兵组、侦察班、排指、1班、2班、喷火班、3班、重机枪班、82无后坐力炮班顺序秘密接敌,在436高地北侧200米土坎一线,秘密占领冲击出发阵地,向436高地顶部实施攻击,首先歼灭高地正面之敌,尔后向高地侧后发展进攻,消灭阵地之敌后,迅速转入防御,防敌反冲击。
23日凌晨,1排一部按突击组、喷火组、火力组和重机枪班的顺序到达436高地东侧小河边进攻出发阵地。前锋到达436高地和无名高地之间穿插地段,在436高地南边,因无法通过立即返回,转向436高地东边洞口摸去。喷火手熊常武和刘锡芳跟随1班穿插到436高地后侧,进至距436高地约100米处,6米多高的陡壁挡住去路。熊常武与班长王军义商量好“搭人梯上。”熊常武蹲在陡壁下,其他战友踩着他肩头逐次登上去。
上图:班长徐立与副手刘贵海
喷火班长徐立带着副手刘贵海,从堑壕的一侧猛然跃出,时而匍匐,时而跃进,滚进距敌洞十多米的弹坑。我突击队员以猛烈的火力进行掩护。徐立趁机站起来,在刘贵海的配合下,端枪准备从不同方向对敌屯兵洞喷火。
由于徐立在出发前闹肚子拉痢疾,身体严重脱水,吃药也没效果,刘贵海一路搀扶着他。到达冲击出发阵地时,他的裤裆已被屎尿浸透,浑身发抖,他硬是咬牙坚强地挺过来。就在这时,越军向他投来一颗手雷,徐立的腹部和双腿多处负伤,他顾不得包扎,忍着剧痛向前爬去,选择一块隐蔽处,向敌洞喷火,在装填油料时,越军从屯兵洞里扔出的钢珠手雷在徐立身边空爆,徐立的胸部被炸烂,左臂被炸断。刘贵海的眼睛和喉部也被炸伤,左手指被炸断,全身多处受伤。当刘贵海忍着剧痛用右手把徐立拖到隐蔽处准备救护时,徐立已停止了呼吸。刘贵海狠狠打光了身上所有的子弹,只留下一颗“光荣弹”守护着徐立……
配属担任穿插任务的侦察1班的喷火具组在436高地消灭敌1个火力点后正副手先后牺牲、负伤后,敌火力点继续疯狂地向侦察兵射击。这时,配属步兵7连1班的喷火兵熊常武具组,在打掉当面敌洞穴后,主动要求遂行侦察1班战斗,继续完成徐立具组的任务。当向北穿插至436高地东侧时,遭敌暗火力点拦阻。紧急关头,熊常武请求侦察班长给予火力掩护,带领副手冲向目标。两人不断地利用突出巨石为掩护,迅速隐蔽接敌。当抵近目标距离五六米位置时,跃进横向壕内,利用壕沿架枪喷出第3瓶。洞口之敌2名被烧死,余敌慌乱一团,向洞内逃窜,随之而被全歼。熊常武与副手仅用3分钟时间装填完毕。侦察班穿插至436高地北侧时,熊常武再一次对洞穴之敌喷射2瓶,瓶瓶命中。
上图:参加出击战斗的喷火手吴珍彪(左)和副手董会顺
436高地前沿是一片开阔地,2班利用弹坑作掩体,公继怀用机枪压制敌火力点。这时,一发炮弹在公继怀身后爆炸,弹片击中臀部,将他炸成重伤。2组没有得到有效的火力支援,刚刚冲击就有一名同志负伤,其他同志被压制在绝壁下。越军的2支冲锋枪在右前方一个自然洞内交替射击,恶毒的子弹威胁着战友生命。郑习芝两眼冒火,大声命令吴珍彪:“喷火手,我掩护,你去干掉他!”说罢,他迅速跃进到洞穴左侧的一块大石头后面,端起冲锋枪就是一阵猛扫。疯狂的越军立刻将枪口转过来向他射击,密集的子弹打在他身旁的岩石上,火星四溅。他打完一个弹匣后,紧接着投出去2颗手榴弹。
吴珍彪一个鱼跃,扑到左前方一块岩石的后面,这里离洞口只有十几米,在董会顺的配合下,端起喷火枪,准备在这里将火焰喷向越军。不料越军发现了他的位置,子弹像雨点般落在四周,他机智地利用越军换弹夹的一瞬间,猛地跪起,将喷火枪架在岩石上面,瞄准、击发,动作干净利索,一条火龙喷射而出,直窜敌洞。顿时,洞里的滚滚浓烟涌出洞外,越军浑身着火向外逃跑。郑习芝一挥手,满文亮举枪2个点射,越军当场毙命。
由于姿势稍高,吴珍彪被喷火枪的后坐力推出3米多远,摔进一个石缝里,他的左手臂血流不止,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董会顺来到跟前,把他扶起来,关切地问:“怎么样,伤着没有?”他忍疼笑了一下说:“不要紧,被石头划破点皮,快给我装油!”董会顺迅速卸下身上的备用枪油进行装填。吴珍彪跪着拿出急救包简单包扎一下左臂。他边包扎边对董会顺说:“小董,如果发现敌火力点,你注意用冲锋枪掩护,我来收拾它。”董会顺会意地点了点头。
吴珍彪等董会顺装完油后,咬牙站了起来,全身疼痛难忍,22公斤的喷火枪似有千斤重,身子一晃差点栽倒,董会顺赶紧上前扶住了他。他将小董推开,坚定地说:“上!”他俩继续跟随2班向主峰攻击前进。
2班从正面逐渐接近主峰,主峰下越军盘踞的一个大洞内,几道火力正向担任侧翼攻击的我侦察班猛烈射击。吴珍彪心急火燎地请求:“班长,我去烧掉它。”郑习芝点了点头说:“注意隐蔽,我火力掩护。”郑习芝迅速选择一个射击位置,端起冲锋枪对着洞口。吴珍彪挽挽袖筒,弯腰低姿朝洞口接近。董会顺不放心,在后面跟上去。他们快速前进到距敌洞十多米处一块断石后面,越军的子弹在他俩头顶上“嗖嗖”飞过。吴珍彪仔细观察,发现敌火力点是利用一个自然洞改造的,洞口已用钢筋水泥加固,而且位于自己上面,喷火枪只能成仰角喷射,这样较难命中目标。如果一枪喷不着敌人,就会暴露自己。吴珍彪选好射击位置,把喷火枪架在一处断崖上面,身体成反弓形操枪,董会顺怕吴珍彪再被喷火枪后坐力推倒摔伤,双手紧紧顶住他的后背。他在董会顺的配合下架好枪,屏住呼吸瞄准洞口,稳稳地扣动扳机,一道火光直飞敌洞,只见一股浓烟从洞里滚出,一个越军像个火人,刚挪到洞口,就一头栽倒在地,洞中另2名越军也被烈火烧成了灰烬。董会顺用拳头捅了一下吴珍彪,高兴地喊到:“火力点被烧掉了!”
上图:参加出击战斗的喷火手熊常武
郑习芝继续组织全班冲击。就在他挺身跃起的瞬间,越军一个暗火力点突然向他射来一串子弹。他左胸中弹,左臂几处被穿透,鲜血染透了他的衣服,随后便昏了过去。其他同志也被敌火力压制得不能动弹,被迫就地卧倒。见此情景,吴珍彪噙着泪水不顾一切地朝郑习芝扑了过去,和董会顺一起迅速把郑习芝转移到安全地带,交给副班长王学礼。王学礼用自身携带的急救包,帮助郑习芝包扎伤口,止血带瞬间变得血红。
各排采取分片包干,先围后歼,逐段清剿的办法,围、堵、打、炸等手段歼灭残敌。喷火器抵近喷火,爆破筒连续爆破,击毁敌多个火力点。
喷火手吴珍彪具组,连续喷烧敌3个屯兵洞,烧死敌5人,烧伤2人。
为了防止越军的炮火袭击,按照命令,除担任洞外警戒的人员外,其余人员迅速进洞隐蔽防炮。喷火手吴珍彪和董会顺自告奋勇,吴珍彪说:“我留在外面警戒,一有情况,我一定及时报告。”
看着吴珍彪坚定的眼神,班长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们在洞外石壁下,吴珍彪面向大青山和-28阵地方向,由于比较劳累,他就坐在孙强宁装有40火箭弹的背囊上。董会顺面向越军的907阵地方向,严密监视敌人的动向。
突然,越军-28阵地方向打来的两发炮弹在洞口爆炸,只听“轰”地一声,接着又发出两声爆炸。吴珍彪的身体被抛到空中,在落地的瞬间再次被掀入更高的空域。王学礼端起枪跑出来,看到吴珍彪的头部只剩半个,脑浆四溢,躯体一片破碎,散落在山坡各处,场面惨不忍睹。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味,随着飘忽不定的风向,朝四面八方扩散。原来孙强宁放在洞口背囊里的2枚40火箭弹被飞来的炮弹引爆,发生连续爆炸,黑沉沉的烟雾遮天蔽日。
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如今却生死相隔。战友们昂起的头全部低下了,队伍里一片肃穆。军工带来了担架,把吴珍彪身首异处的尸体碎块拾掇在一起,装进编织袋。大家举起右手致以军礼,目送烈士遗体被军工步步抬离,缓缓离去。
上图:喷火手在喷火(潘传洪提供)
进攻发起后,前指命令1团特务连喷火7班增援414团7连战斗,曾凡成和刘大伟配属到6班,魏晓順和吴延国配属到4班,杨玉杰和苏桂祥配属到1班。激战中,喷火手杨玉杰和苏桂祥不畏艰险,机智勇敢,在搜剿打洞战斗中,正副手密切配合,在靠近目标20米内,实施抵近连续喷火,迅速将火力点消灭。取得毙敌1人,伤敌1人,摧毁火力点2个的优异战绩。
熊常武隐蔽在一块石头后面,悄悄向前观察。他占领射击位置,卧倒瞄准,因洞口高仰角大,油火无法喷进洞内。他一个鱼跃打挺从地上起来,忘记了喷火枪的巨大后坐力,对准敌洞,扣动扳机,一条火龙钻进洞内,浓烟涌出洞外。顿时敌洞内的各种火器成了哑巴,传出一阵狼嗥般的惨叫声。不大一会儿,从洞内窜出几名浑身是火的越军,2班战士举枪扫射,越军即刻死的死伤的伤。
熊常武被喷火器的后坐力掀倒,重重地摔进沟谷,浑身碰伤十多处,殷红的鲜血染透了作战服,当场昏了过去。“熊常武,熊常武!”刘锡芳站在沟谷上连声呼唤。熊常武清醒后焦急地问:“越军烧死了吗?”“全烧焦了!”
熊常武一听乐了,刚要站起来,刘锡芳大喊一声:“小心地雷!”
在刘锡芳的帮助下,熊常武从沟谷里爬上来,两人顺着堑壕继续向前冲击。稍后,熊常武在前方的左侧发现一个敌洞穴,里面的越军正在射击。
熊常武悄悄向洞穴接近。进至洞口不远处准备喷火时,由于位置太低,无法操枪,便跃身爬到堑壕上边。正要举枪喷火,刘锡芳一把把他拽下来。这时,敌机枪“哒,哒,哒”一个点射,子弹在他们头顶飞过。
停了一会儿,熊常武又要往堑壕上爬。刘锡芳说:“危险!”
熊常武大声说道:“没有危险,哪有胜利,你掩护!”说着就爬上了堑壕。他猛地向敌洞口扔去手榴弹,趁硝烟弥漫瞬间,端起喷火枪“噗、噗”连喷2枪,顿时,呛人的气味从洞口窜出。
接近436高地主峰10多米处,熊常武发现越军正从隐蔽部用密集火力射击,他想冲上去喷火,但洞口太小,难以奏效。工兵班长田富彬抱起炸药包扑向洞口,被越军扔出的手雷炸成重伤。熊常武发怒了:“我上!”
在火力掩护下,熊常武依托石壁,半跪半卧,喷出一枪。随着窜进洞里的火龙,5名浑身着火的越军从洞口窜出。
“打!”王尚臣一声令下,各种武器集火射击,越军当场毙命。
上图:喷火兵刘锡芳凯旋返回(于开阳摄)
9月23日6时15分,在我炮火掩护下,熊常武具组遂行步兵1班穿插到436高地东南无名高地,担任主攻436高地的团侦察排1班摸至436高地东南山腰部时,突遭敌暗火力点压制,配属该班的徐立和刘贵海具组,连续喷射3瓶,未能摧毁该火力点,两人不幸先后负伤、牺牲。
熊常武发现对面的火力点疯狂地向我战友扫射,为协助侦察1班穿插,继而完成搜剿任务,主动要求前往支援。1班长同意后,立即组织全班火力掩护。熊常武带领副手刘锡芳迅速沿无名高地西侧向436高地东南侧敌火力点隐蔽前进,敌人的手雷不停地在周围爆炸。喷火手毫不畏惧利用地形及时变换位置,当距敌火力点约7米时,熊常武果断选择近65度的陡坡处占领喷射位置,副手刘锡芳在其后侧托住油瓶,迅速喷射2瓶,全部命中目标,当场烧伤敌6名,敌火力顿时停止。
7时20分,1排主力在占领436高地表面阵地后,突遭顶部隐蔽龟缩之敌的疯狂射击。1排先后组织40火箭筒和82无后座力炮射击,效果不佳。“喷火兵上!”随着侦察班长的命令,喷火手利用石缝遮蔽向目标接近,当抵近目标附近时,因被洞口一天然巨石遮挡,无法正面喷射。熊常武机智地迂回到洞口右侧,选择在与洞口约45度角的喷火位置,副手刘锡芳迅速投出2枚手榴弹,当场毙敌2名。随之一条火龙飞向洞口,敌于慌乱中企图溃逃,在我步兵火力扫射下,全部毙命。
熊常武具组配属7连1班担任436高地穿插任务。战斗中,共喷射油料6瓶,消灭各种目标4个(水泥工事、隐蔽部各1个,天然洞穴2个),烧死敌人2名,烧伤敌人6名,毙敌2名,烧毁轻、重机枪各1挺,冲锋枪4支,缴获手雷6枚,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上图:左起喷火班副班长潘传洪、田仁银和赵竹明撤离阵地凯旋归来
战至7时55分,1排全歼436高地守敌。在穿插、攻击作战中,喷火手战术意识强,动作灵活,根据不同地形地物,机智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采用正确姿势实施喷火,收到了较好的战果。战斗中,喷火手对目标喷射均在10米距离以内,火焰集中,在洞内扩散效果好。快速装填,快速喷射,达成了以快治快,速战速歼。
战斗持续3小时25分,喷火手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喷射6瓶,全部命中目标。喷火组遂行步兵战斗,主动出击,敢打敢拼。尤其是自己任务完成时,积极支援兄弟班,以增强喷火力量,直至消灭所有目标。
经过3个多小时艰苦战斗,按照“喷炸结合、步喷协同、抵近喷火”的原则,喷火班对敌碉堡、堑壕等掩体内敌人实施有效杀伤。在战斗中喷火22瓶,摧毁敌火力点11个,烧死敌9人,烧毁各类枪械12支(挺),电台、电话单机等50多部(件)。缴获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为全歼守敌做出了突出贡献。
战后出击分队一致称赞喷火兵在搜剿打洞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喷火班副班长潘传洪在撤离时,看到沿途抬着的伤员和烈士,心情沉重。在06坑道洞口,见到2具喷火器,他一看这不是班长徐立和吴珍彪的吗?他感到情况不妙。听说两人都牺牲了,顿时觉得大脑“嗡”地一声,全身麻木,心中难受极了。潘传洪在战斗中配属四4班攻占-23阵地之后,得知395高地敌人顽强据守,带着副手王尊云冒着炮火前去火力支援,与战友们相互配合,打下敌连前指,评功时主动把大功让给牺牲的烈士和其他战友,体现了战友之情和高尚的品德。他说,战死沙场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为祖国奉献的最多,生命才会永恒。想想死去的烈士和负伤的战友,应把功记给他们。亿万人民把无私奉献称为“老山精神”,把我们当“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敬重。这次战斗,我们用“老山精神”渡过了生死关。评功,我们更应当发扬光大“老山精神”,过好荣誉关。人民理解我们,记得我们,这就是最高的荣誉和奖赏!
防化连参加出击作战喷火13班人员:
班 长:徐 立 一等功 战斗中牺牲。
副班长:潘传洪 二等功
战 士:
刘贵海 三等功
吴珍彪 一等功 战斗中牺牲
董会顺 三等功
熊常武 一等功
刘锡芳 三等功
王尊云 三等功
田仁银 二等功
赵竹明 三等功
上图:喷火班副班长潘传洪向阵地运送物资
上图:喷火班副班长潘传洪(右一)战后向师直政科长孙海山(左一)汇报战场情况
上图:笔者在湖北武汉走访时与潘传洪交谈。潘传洪(右),湖北洪湖人,师防化连副班长、班长、代理排长。退伍回地方40年来,分别获得全国“民营企业创新人物“,湖北省两届人大代表,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退役军人。
上图:潘传洪参加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会议时的留影
作者:孙荣远
来源:英雄旗帜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奥特曼格斗3进化角色(纪念923战斗胜利40周年之三记出击作战中的喷火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