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逃离花园小屋攻略(孩子陷入早恋)

男孩逃离花园小屋攻略(孩子陷入早恋)

admin 2025-11-03 看点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昨晚临睡前,我给儿子熄灯时,他突然扭捏起来,憋着一脸尬笑说:“妈,我想跟你讲个事儿,但这件事不太好,怕你生气……”

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娃又在学校惹祸了?

“没有!”儿子一脸不屑,“我最近好好听课了,老师没找我麻烦。”

我忍住没接话,等他往下说。结果他嘿嘿一笑:“算了算了,我还是不说了。”

这臭小子,大半夜的还吊人胃口!我只好催他:“都十点多了,赶紧说,明天还要上学呢!”

这一问才知道,最近又有四五个小姑娘,通过“中间人”向他传话表白。儿子一脸“傲娇”地总结:“她们长得又不好看,我才看不上呢!”

我立刻抓住他的话反问:“怎么,长得好看就能谈啦?”

“没有没有!”他赶紧摆手,“我一个都没理,这不都跟你汇报了嘛!”

我松了口气,告诉他:“人家没当面说,你就不用特地回复。要是真当面跟你讲了,你就大大方方告诉人家‘现在不考虑’,别吊着人家,表个态就行。”

“行了行了,明白了,快关灯,睡觉!”心事一吐,指令到手,他立马就嫌我啰嗦了。

我镇定地关灯关门,回到自己房间,心里却翻腾起来:这绕不开的早恋问题,可千万别来真格的啊!

但转念一想,心里又暖了起来。这小子愿意跟我分享他的秘密,这句“不许生气”的开场白,是他对我这个妈妈最大的信任。他不是来认错的,是来找我领路的。

孩子陷入早恋,家长别慌!守住这3条底线比说教更管用

1

你开口的第一句话,决定了孩子的走向

手机、早恋、写作业,堪称初中生的三大“世纪难题”。尤其是“早恋”俩字,很多家长一听就头皮发麻。“不准谈!”成了大多数家长的本能反应。

关于早恋,我身边有一个特别令人唏嘘的例子。

我小学在一个村子里上,大概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女生突然被高一个年级的男孩追求,那男孩长得比较帅气,两人相互有好感,传了几张小纸条。不巧的是,纸条被女孩妈妈打扫卫生时发现了。

她爸爸是村支书,妈妈心气高,一心想让女儿成为全村孩子的榜样。看到纸条,妈妈觉得天塌了,女儿让她丢尽了脸面。二话不说,抄起扫帚就把女儿打了一顿。

妈妈以为这顿打能把孩子“打醒”,谁知原本乖巧的女儿,一下子炸了。索性摆烂,直接朝着最坏的样子跟父母作对。

父母越禁止,她越要联系。小学毕业后,她干脆收拾行李,直接住到了男孩家里。两个本来只是有点好感的半大孩子,在双方父母的激烈反对下,反倒成了“苦命鸳鸯”,真就过起了家家。

两家人怎么劝都没用,只能由着他们去。结果,两人初中毕业就早早步入社会。

女孩进了社会,见了世面,才慢慢明白自己当初的选择有多轻率。她从男孩家搬了回去,可和妈妈的关系,已经冷得像块冰。

后来,她经历了两段不算顺利的婚姻,早早生了孩子,自己去外省打工。孩子留给妈妈带,从小到大,吃喝拉撒、生病补课,全是姥姥一手操办。

如今,她妈妈心里有苦说不出,只剩下一个念头:这辈子欠女儿的,就还在外孙女身上吧。

几十年过去了,这事说起来还是让人唏嘘。回头看,那几封被珍藏的信,不过是青春期一点懵懂的好感。是那顿不由分说的毒打,和句句扎心的辱骂,亲手把女儿推向了远方。

很多时候,不是“早恋”本身有多可怕,而是我们如临大敌的态度,把孩子逼上了绝路。

2

孩子说的“喜欢”,要找的可能是这三样

说实话,虽然我儿子才八年级,但他的“恋爱史”,可以从小学排到现在。一会儿听他说某某女生喜欢他,一会儿又听说同学调侃他和谁搞暧昧。光我听过的女孩名字,就不下五个。

每次聊完,我都会跟他强调:“觉得女孩子好看、优秀,产生好感是正常的。但现在不能谈恋爱是底线,是家规,坚决不能破。”

虽然儿子每次都不耐烦地说“明白了明白了”,但我想,他应该听进去了:不是不能谈,是现在不可以谈。

经历了这么多次谈话,我慢慢明白了:孩子嘴里说的“谈恋爱”,跟我们大人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他们那颗小小的心,其实是在借着“喜欢”的名义,寻找三样更重要的东西:

一是找“认同感”。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会儿早熟多了。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他们就会私下讨论:“XX的女朋友是谁?”“XX跟XX好了!”“XX表白被拒了……”

这种喜欢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孩子的圈子里,没人喜欢、不“谈”恋爱,反而显得不合群。被别人喜欢,会让孩子觉得“原来我也挺棒的”,这是在找自信,找自己在群体里的位置。

二是找“价值感”。初中学习压力大,孩子在班级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由成绩决定。考好了,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发光体”。被喜欢、被关注,能让孩子找到被需要的感觉,激发他为了这份价值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三是找个“透气口”。初高中的生活,用“一潭死水”来形容也不为过。每天作业、考试、补习班,日子过得枯燥乏味。这时候,被一个喜欢,或是喜欢一个人,一点懵懂的情感波动,就像灰暗生活里的一抹亮色,成了他们暂时逃离压力的秘密花园。

理解了这三点,下次再听到苗头时,先别急着上火。在心里默念三遍:他不是在学坏,他只是在长大。他现在需要的不是“裁判”,而是“向导”。

3

接住孩子的“早恋”,要做好这三件事

当然,理解归理解,真要听说孩子准备谈恋爱,说心里不慌那是假的。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沟通方式可以灵活,但有三条底线必须明确:

第一,不伤害自己。让孩子明白,好的感情是互相喜欢、彼此成全。任何让你觉得痛苦、卑微、失去自我的“喜欢”,都不值得留恋。你的生命和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不伤害别人。不喜欢要明确拒绝,别吊着人家;喜欢也要尊重对方,不打扰、不纠缠,更不能强行索取。喜欢是美好的情感,不能成为伤害别人的借口。

第三,不荒废主业。学生的核心任务就是成长和学习。你可以心动,但成绩不能动不动就“大地震”。这条是硬指标,没得商量。

把这三条底线讲清楚,就像给孩子的感情小船划定了安全航道。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跟他聊聊:

“你欣赏他/她什么?”——引导他关注内在品质,而不只是外表。

“如果被拒绝了怎么办?”——趁机进行挫折教育。

“怎么表达喜欢,才算尊重对方?”——进行情感教育。

这么一来,尴尬的“审讯”,就变成了推心置腹的“传授”。我们把价值观、界限感,都藏在日常聊天里,润物细无声。

写在最后:

没有一个父母能够培养出从不心动、不犯错的“真空”孩子。

我们希望的,是他能成长为一个“情感明亮”的人——他能明辨是非,懂得真诚地欣赏一个人,也能得体地处理喜欢与被喜欢;他的内心充满阳光,既懂得爱,也被爱滋养。

最重要的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他都愿意回到家,跟你分享他世界的所有明媚与忧伤。

我是诺妈,家有男娃,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分享学习干货,一起共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男孩逃离花园小屋攻略(孩子陷入早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