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妈差点把家里存折寄出去,就因为微信里“我”一句嗓子疼。
对面视频里那张脸跟我一模一样,连鼻尖那颗小痣都没跑,结果一让她眨眼,假人直接卡成PPT。
公安部刚发的通报说,这种AI换脸+变声的熟人诈骗半年涨了37%,专挑半夜发语音,语速比真人快0.3秒,一慌就听不出来。
我后脊发凉的是,要不是上周刚在支付宝里刷到“信用闪电查”新功能,顺手把家里老人手机都装了腾讯“防诈AI助手”,今晚可能真拦不住。
现在骗子升级成生成式AI,我们还在用老办法:听声音、认脸、靠感情,根本不够看。
更离谱的是,我顺手把那段假视频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新通道,48小时就立了案。
法官说,这种“眨眼测试”失败画面能直接当证据,连公证费都省了,30块都不用掏。
杭州一哥们更绝,用美团外卖地址和微信定位对不上,硬是把对面告赢,拿了五千精神损失费。
地址对不上都能成铁证,这路子以前没人教。
我试了天眼查新出的“关系图谱2.0”,把骗子小号扒得底掉:同一个人用三个公司马甲给自己点赞,连微博小号都绑了同一个收货手机号。
数据一拉,43%的“职场老好人”其实是自导自演,细思极恐。
现在我跟家里约法三章:
视频通话先让对方在镜头前左右摇头,卡顿就挂;
大额转账前必须支付宝征信互查,负债不透明免谈;
所有承诺截屏+外卖订单一起打包上传法院平台,一键存证,真出事了不用临时抱佛脚。
AI越真,验证越要“笨”。
别让感情跑在数据前面,先查再信,比后悔药便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坏蛋冰淇淋3攻略18(人若不善)》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