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老师第五版本(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恐怖老师第五版本(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admin 2025-10-30 看点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导 读

每年重阳,孝老敬老都会成为我们温暖的牵挂。今年重阳节前夕,北京交通广播记者苏宁带着同样的关怀走进西城区椿树街道。然而这一次,她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敬老情,更被这里的老人们结结实实“上了一课”。老年人如何坦然面对衰老?他们的生活究竟有多精彩?答案,就藏在一次入户探访、一场偶遇的健身、一首歌、一支舞的细节之中……

早上九点多,西城区椿树街道养老服务驿站的张永玲如常来到96岁的苏维屏老人家中。尽管已经是近百岁的高龄,苏奶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位“老熟人”:小张。每周,小张都会上门为老人进行基础身体检查,这份持久的关怀,早已让她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小张:给老人测血压、测血糖。发现血压高就会提醒家属,如果血糖高就让提醒老人合理用药,合理膳食。有时候老人有需求好比是理发、修脚、还有洗澡的,我们都会上门服务。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养老服务驿站/记者拍摄

苏奶奶是记者当天遇到的年龄最大的老人,虽听力有些减退,但口齿清晰,还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了她新烫的发型:

苏奶奶: 我老烫头发,一年烫4次。长寿的秘诀就是少吃、少干、没心没肺。政府照顾的好,闺女儿子都挺孝顺,很幸福。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苏维屏老人/记者拍摄

闲聊片刻,苏奶奶想起身如厕。在家人搀扶下走到卫生间门口,她便能自己抓住门边和马桶旁安装的无障碍扶手,稳稳坐下。这套适老化设施是街道在年初为她完成的贴心改造。苏奶奶的女婿回忆道:

苏维屏女婿:老人手里边抓着东西就感觉特别实在了。当时我记得工作人员亲自在屋里一步一步沿着老人走的路线确定安装位置,他们工作真的挺细致的。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卫生间的扶手/记者拍摄

临近十点,记者匆匆告别,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椿萱食堂”。然而途中,一场热闹的全民健身活动留住了记者的脚步。几十位银发族在和煦的阳光中,随着音乐节拍舒展身体,仿佛时光未曾老去。

记者:您觉得“衰老”这件事情可不可怕?

老人一:不可怕,人都是要会老的,这都是规律。

老人二:可怕呀,我们就这一年身边好几个得重病的,所以就特重视身体健康。现在就是积极锻炼,注重身心健康,遇见什么事儿跟姐妹们一说,就心情舒畅了。

老人三:国家对老年人照顾的一些政策非常好,我们自己运动运动,身体也不难受,也可以减少儿女的负担,减少国家的负担。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健身的老人们/记者拍摄

告别健身的爷爷奶奶,循着饭菜香气再走一百多米,东椿树胡同的“椿萱食堂”便到了。窗口内,热气腾腾的藜麦清蒸鱼、地道的酸菜白肉粉、金灿灿的藜麦豆腐等十几道菜品和各式主食,正以优惠的价格为周边长者提供着“舌尖上的温暖与安心”。一位七旬老人打好几样爱吃的菜,心满意足地坐下用餐。

杨爷爷:我就住对面,来这儿吃饭挺方便的,也便宜,而且服务态度也很好,我跟他们都认识。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用餐的杨爷爷/记者拍摄

失独老人武奶奶则热情地向记者展示她准备打包带走的午餐。

武奶奶:这个饭打开以后特别有食欲。因为老伴也去世了,孩子也病逝了,两年之内两个最亲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我就要活在当下每一天。你哭也一天,高兴也是一天,何必呢?现在我享受到 社区的老年食堂,而且为我确实干实事。自己做饭太麻烦,大冷天还要洗洗涮涮的,所以我愿意在这儿吃。咸淡适中,还免费送汤粥。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椿萱食堂的午餐/记者拍摄

椿萱食堂的负责人:北京颐养科技有限公司养老助餐运营总监张连粤告诉记者,做好老年餐厅不仅要做好饭,更要热情服务老人,让老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张连粤:椿萱食堂提出了“随缘食养·膳和食康的理念,就是说吃饭跟养生是关联的,餐餐进食、餐餐进补。随着季节的变化,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不断地去对食物食材制作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在我们的长辈用餐的过程当中,对身体的营养健康进行一些调节,主要适应于老人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少盐少油,当天现做,小锅现炒。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食堂优惠/记者拍摄

正说着,刚才健身队伍里的一位阿姨热情地迎上来,邀请记者去拍摄他们活动中心的舞蹈排练。跟随她的脚步,记者又发现了一处“地下宝藏”——椿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这里裙摆飞扬,舞姿翩跹……

舞蹈队队长:我们这里有六七个队员都70岁以上了,平均年龄得65岁以上。我们天天很忙,下午社区还有一个活动,明天去健步走。今天就是今天,我不担心明天的事儿,开心活着多好。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裙摆飞扬的舞者/记者拍摄

这里歌声嘹亮,唱谱认真……

柴奶奶:我今年82岁了,比较喜欢音乐,一般跟大家唱唱革命歌曲,有时候唱些民歌……主要是大家在一块玩玩,老年人高兴一下。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认真唱谱的老人/记者拍摄

墙上悬挂的书法、绘画作品,同样令人驻足。而这些精彩生活的创作者,无一不是年过花甲,甚至古稀、耄耋的老人。在他们身上,衰老似乎并不可怕,而是另一种从容。下午两点,椿树街道四川营社区委员会活动室里的微景观手工课正在进行。老人们专注地用铲子将土装入瓶中,再精心搭配绿植。率先完成作品的老人,像个孩子般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杰作。

老人一:亲自动手做,感觉特好,心情都愉快了。

老人二:想起小时候过家家就玩这些东西。社区每次组织的都是让老年人很开心的活动,做过包、靠垫、葫芦彩绘……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手工课/记者拍摄

与此同时,宣武门外东大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反诈小课堂也准时开讲。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构成了“椿萱课堂”的日常。椿树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宇介绍:

王宇:古文里面“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所以我们设立了“椿萱课堂”。它依托我们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现在我们已经有将近50家单位),依托社区还有驿站的阵地开展。课程包括实用技能类、兴趣爱好类和生活服务类。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老人们的暖心留言/记者拍摄

紧挨着活动室就是椿树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椿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媛表示,街道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全方位覆盖着老人的生活。

高媛: 椿树街道辖区面积为1.09平方公里,下设7个社区,户籍人口是4.03万人,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是1.43万人。设有一家养老服务中心,两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老年餐桌方面提供了15元吃饱暖心套餐,针对不同健康状况老人推出节气食补菜系,让老人吃得实惠,吃得健康;在居家生活方面,街道面向辖区独居失能等困难老人,开展“椿居到家”服务,今年1-9月累计巡视探访1270余人次,提供了修脚、助洁等生活服务600余人次;在文娱活动领域,已经开展讲座300余场,服务了3500余人次。食有所安,住有所侍,病有所医、情有所系、老有所为,这正是我们椿树街道不断努力的方向。

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社区敬老打车点/记者拍摄

从清晨的入户关怀,到午间食堂的暖心暖胃;从健身广场的活力律动,到地下活动室的笔墨歌舞;更有嵌入社区的养老院以及上门助浴、理发、按摩等服务……椿树街道用无微不至的细节,织就了一张紧密而温柔的养老网络。探访的最后一站,记者跟随驿站工作人员来到年过八旬的黄奶奶家中提供入户按摩。当了一辈子老师的黄奶奶,如今虽已步履蹒跚,却依然坚持做着力所能及之事,活出生命的尊严与光彩。老人们用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为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衰老或许无法抗拒,但每一个年龄,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熠熠生辉的篇章。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转自:记者:苏宁、编辑:苏宁、主编:朱来生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恐怖老师第五版本(在北京养老有多幸福我被年过花甲古稀耄耋的老人们上了一课)》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