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人26攻略(封测圈冰火两重天长电订单排到26年)

冰火人26攻略(封测圈冰火两重天长电订单排到26年)

admin 2025-10-29 看点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封测圈冷热差太大!长电订单到26年,另两家咋破局?

封测圈冰火两重天:长电订单排到26年,另两家咋突围?

最近跟封测行业的人聊天,明显能感觉到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 长电科技的工厂 24 小时连轴转,订单已经排到 2026 年;有些中小厂却愁着没活干,甚至要靠降价抢低端订单。不过有两家企业没跟着慌,反而找到自己的破局路子,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封测圈为啥分化这么厉害,这两家又是靠啥突围的。

先搞明白,长电科技为啥能把订单排到两年后?核心就两个字:“高端”。现在半导体行业的风口在 AI 芯片、汽车芯片、高端手机处理器,这些芯片不是简单封装就行,得用先进的封测技术,比如 Chiplet(芯粒)封测、SiP(系统级封装)。长电科技早好几年就砸钱搞研发,现在它的 Chiplet 封测良率能到 98% 以上,跟国际巨头日月光、安靠差不了多少。国内的华为海思、中芯国际,海外的高通、联发科,都愿意把高端订单给它,毕竟技术靠谱、交付有保障。

而且长电科技的产能布局也踩准了节奏,这两年在江苏、安徽建的新工厂,专门生产高端封测产品,新增产能占比超过 60%。现在全球高端封测产能都紧张,比如 AI 芯片用的 Chiplet 封装,很多厂商都要排队等产能,长电这边有现成的产能,订单自然堆起来了。有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电科技的高端封测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 40%,比去年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这就是它能稳住订单的关键。

反观有些封测企业日子不好过,问题大多出在 “卡” 在中低端市场。中低端封测技术门槛低,很多企业都能做,结果就是打价格战,利润越压越薄。而且现在消费电子需求没那么旺,比如普通手机、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增长放缓,对应的中低端封测订单也跟着减少,这些企业自然就没活干了。

不过有两家企业没陷在中低端泥潭里,一家靠 “绑定汽车芯片” 突围,另一家靠 “做细分领域龙头” 站稳脚跟,咱们分别说说。

先看靠汽车芯片突围的这家。它早年就没跟着扎堆做消费电子封测,反而盯着汽车电子赛道。现在新能源汽车卖得火,汽车芯片的需求涨得特别快,而且汽车芯片对封测的要求跟消费电子不一样 —— 要耐高温、抗干扰,还得通过车规认证,技术门槛比中低端消费电子高不少。这家企业花了三年时间拿下车规认证,现在国内的比亚迪半导体、蔚来汽车,海外的博世、大陆集团,都跟它签了长期订单。今年前三季度,它的汽车芯片封测业务收入同比涨了 50%,就算消费电子订单少,整体业绩也没受影响。

另一家靠细分领域突围的,选的是 “功率半导体封测” 这个赛道。功率半导体主要用在新能源发电、电网、工业设备上,虽然不如 AI 芯片、汽车芯片受关注,但需求特别稳定,而且对封测技术有特殊要求,比如要能承受高电压、大电流。这家企业专门研发功率半导体的封测技术,现在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的封测订单,有 30% 都是它做的,像斯达半导、士兰微这些龙头,都是它的长期客户。而且它还在海外建了工厂,专门服务欧洲、东南亚的工业客户,今年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 25%,避开了国内中低端市场的价格战。

其实封测圈的分化,本质是 “技术迭代” 和 “市场需求” 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前半导体行业还在追求 “更小制程” 的时候,封测只是 “后端工序”,大家拼的是产能和成本;现在芯片制程快到物理极限,封测成了 “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环节”,谁掌握先进技术、谁选对赛道,谁就能拿到订单。

对想了解这个行业的朋友来说,有三个点可以关注:一是高端封测技术的进展,比如 Chiplet、SiP 的国产化程度,这直接关系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二是汽车芯片、工业芯片这些新兴赛道的封测需求,这些领域的增长比消费电子更稳定;三是细分领域龙头的动向,有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如长电,但在某个细分赛道里有话语权,反而能避开激烈竞争。

最后想说,封测圈的 “冰火两重天” 不是坏事,反而说明行业在往高质量方向发展。那些靠技术、靠赛道突围的企业,会慢慢成为行业的新力量,而陷在中低端的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这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过程。对咱们来说,看懂这种分化背后的逻辑,不管是投资还是了解行业,都能更清醒、不跟风。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冰火人26攻略(封测圈冰火两重天长电订单排到26年)》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