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从长坂坡奔出去那一刻,曹军忙得像被搅乱蜂巢,追的人多到数不清!却没人能近他的身。阿斗抓在手里,他凭着一口气钻进乱军,不是凡人能做得到。这种运气和胆子,换成谁都有点懵。试问,同样的局面把吕布放进来,他能不能闯出去?有人想当然地觉得吕布多厉害,甚至比赵云强,问题是不是那么算的。
吕布要真在长坂坡,也许曹操手下的猛将全都得上阵堵门。吕布名声太大了,像舞台中央的灯,谁不想上一把?虎牢关那一仗,十八路诸侯都被吓得不敢再上!可别忘了,正因为他耀眼才会被群起而攻。赵云在乱军里没人专门盯着他,吕布出现,估计张辽、许褚、乐进这种第一梯队会同时出马。别看吕布曾连杀几员大将,真要被顶级猛将围住,胜算也不会高。
有一种说法,赵云能杀出重围是因为目标小,不容易被集火。吕布呢?人马都一等一,赤兔马一踏板像在画圆圈,曹军一看见就炸开。原本只需要对付三五个敌人,现在一来就是一堆猛将堵成一团。连环战里,任何人单挑都扛不住,如果再加上阿斗这个累赘——别说逃出去,估计走几步就被拦住。
有人会说,不是吕布每次都能杀出重围么?下邳那次参照过了,他自己都带不走女儿。要不怎么后来落得被擒的下场?赤兔马再快,终究跑不过围追堵截。吕布单用武力能顶住几波,但不是神仙。长坂坡那种乱战,马匹再好也不能无视人墙。反观赵云,人在坑里还能蹿出来,这里面未免有说不清的东西。
赵云跳土坑那一幕,有人写诗说红光罩体,有点邪乎。这跟小阿斗是不是天命主角,旁人的猜测说不清楚。可要是吕布掉进陷马坑,不定他能不能爬出来。拜过好几个主,终归没人会替他求平安。三姓家奴的名声其实叫人不放心,战场利益关系更复杂。赵云一路拼死拼活,旁人能感动,吕布一出现则是众矢之的,全场都盯着他,这种压力不是一般人顶得住。
李典、张辽、许褚这些曹操宠信的将领,明摆着会围成铁桶阵,吕布落单后没准被几个人同时夹击,和单练是两码事。长坂坡的地形也复杂,两边都是有名的大将,曹军阵线拉得密不透风。吕布试过几次突围都失败,说明再强不是什么都能解决。有没有可能他用计?实战里计策未必能顶上硬碰,乱军混战里,谁看得到自己用的是什么妙招。
有意思的是,赵云在长坂坡虽然被围,但曹军的主力并不是全部拉过来。他利用的是乱军的混乱节奏,和吕布的万人之敌形象不同,没人敢在大军面前单独和吕布硬碰。但大军围上后,再牛也没法一路披荆斩棘。赵云那种扎实的忠诚与低调发挥,和吕布的高调行事完全是两种路子。谁说光靠武力就能冲出去,这种看法很难成立。
长坂坡会变成人心、运气与技能混杂的场,《三国演义》里演得很有戏剧化,但剥开来看是多种偶然因素堆积。赵云能带着阿斗狂奔,未必全靠神勇,或许恰好踩在了曹军节奏的缺口。吕布这样的人,天生适合舞台,不适合隐藏。越是闪耀,反而越容易被盯死。就算武力再高,敌人也会研究针对办法,围剿不是第一次就能破解。
真把吕布放在长坂坡,他的名头反而成了最大负担。曹军主将恨不得立下头功,谁不想把“天下第一”拉下马?如果赵云带着主角光环冲出去,是故事的巧合,吕布可能遇到局势正反。也许他能砍翻七八个敌人,但再来十个顶级大将,谁敢说绝对能走?战场不只比武,还要看对手怎么反应。
乱军里赵云能接应到张飞,靠的不只是胆大,还有同伴响应。吕布死于下邳,失去队友和大后方支撑,根本没法单干。不是越厉害能撑越久,团队间的配合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吧?还是老问题,单人突破重围有时候就像碰运气。吕布缺乏可靠队友,也缺少时机的偏爱。能否闯关未必和武力完全成正比。
这么一分析,吕布换进长坂坡,不见得能全身而退。赵云的神话不是只靠一把枪和坐骑,更多是身份、时机,以及对主公的忠诚让他获得了外部助力。吕布的光环一旦被集火,没什么好运气能帮他。
战场讲究顺势而为,赵云巧合地躲过了致命追杀。吕布不缺勇力却被自己的名气拖后腿,越是突出,越容易暴露。阿斗成了赵云的护符一样,吕布带着小孩只会惹祸。局势变化难说,似乎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机会节点,错过了就只能另寻突破。
用赵云和吕布对比,战场的偶然性和人的选择一样,各有道理。有人信命,有人只看拳头。长坂坡不只有武力比拼,还有很多巧妙的转折,细节里藏着难以复刻的故事,一直没人能说清这背后的化学反应。
历史并不是单一标准,有的人能创造传奇,有的人被局势吞没。现实不是讲道理,不扶谁都正常。这场仗最后赢的,是人心偏向的一次决定,没人能事先预料结局到底归谁。
不见得谁都能迈过长坂桥,换个主角,故事就不是原来那样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qq三国赵云(闯长坂坡如果换成吕布)》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