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个新兴词汇:内卷。内卷可归纳为一种事物在一类模式下达到了最终的形态,但没有办法稳定下来,只能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而今天就要说一个关于极致内卷的故事。
一群蚂蚁在一个无水无粮的废弃仓库内,为了生存蚕食同类50年。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曾经建造了许多用来存储武器地下仓库和掩体,但随后不久这些仓库便逐渐废弃了,变成了一个个密不透风、无水无粮的地下独立空间。
在2013年,波兰的科学家在波兰西部的废弃地下仓库中发现了一个长宽不到70厘米的巨大蚁巢。令人奇怪的是蚁群中并没有蚁后,在通风管道锈迹斑斑的裂缝处,还有不少蚂蚁在不停地掉下来。
这个地下仓库的举架高度大约2.5米左右,而这些掉入到仓库中的蚂蚁,始终没有办法爬上来,一直困在其中,在这个空间内逃生对于蚂蚁来说,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就算能爬到四周的墙壁之上,也无法爬出通风口。
一群同病相怜的蚂蚁兄弟们,失足跌落废弃残酷,但是它们并没有坐以待毙,它们组成了特殊的蚂蚁族群。
这个蚁群大概有12万只蚂蚁,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工蚁们开始利用仓库掉落下的墙灰、碎屑搭建蚁巢,还有专门的蚂蚁日常维护,这一切都显得太过特殊了。
没有蚁后就不能繁衍后代,但从通风口会时不时地掉落下新的蚂蚁,这也解释了为何蚂蚁会越来越多。但是地下仓库没有水和粮食,蚁群为了生存,在此蚕食同类尸体长达50年。
这些被困的蚂蚁并不是行军蚁、食人蚁,而是森林中的木蚁,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森林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木蚁会在地面上建造由泥土或者枯枝败叶构成蚁巢。
它们会找寻附近植物上的蚜虫,吸食其含糖的分泌物,同时昆虫等生物也在其食谱之上。所以它们在密闭的地下仓库中靠着蚕食同类,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正常条件下,在雌性蚂蚁婚飞之后,便会带领雄蚁逐渐建立自己的蚂蚁王国,而蚂蚁族群中存在蚁后、雄蚁、兵蚁和工蚁,这些蚂蚁分工合作,生生不息地繁衍壮大。
没有蚁后的蚁群无法繁衍后代,整个蚁群随时可能土崩瓦解,但困在此处的木蚁群却异常团结,其实这与木蚁无私奉献的行为有着很大关系。
木蚁将“真社会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个词也多次指向蚂蚁、白蚁和蜜蜂,它们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准则都是为了所在族群,从不考虑自己。
在许多哺乳动物中,也有许多群居生物的生物,例如狼群、鹿群等,但这些动物却不能用“真社会性”来形容。例如狼群,科学表明,它们更习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只有在食物极度缺乏时,才会组成大规模的狼群。
木蚁在“真社会性”方面表现得更加纯粹,有繁殖能力的木蚁也会放弃生育,只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好蚁后的后代。
木蚁属于多栉蚁,多栉蚁下还有许多种蚂蚁也属于真社会性,它们拥有非常严格的社会分工工蚁中有专门保护蚁卵的,有专门负责搬运食物的,有负责外出觅食的,有放牧蚜虫储存蚜蜜的,还有专门建造蚁巢的。
而困在废弃仓库中的蚁群当中,就有专门建造蚁巢的蚂蚁,但此时的蚁巢已经没有实际功能,木蚁也是基于本能建造的。
有些科学家认为木蚁之所以成为“真社会性”生物,能舍小我为大家,主要是因为把自身的基因遗传给族群后代的本能,这个理论被称为亲缘选择理论。因为个体的基因都会有一定概率存在于其他亲缘生物体内,为了族群发展,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目前,生物学家在自然界中只发现了三种生物可以自主发动战争:黑猩猩、人类和蚂蚁。而蚂蚁发动战争目的,都是为了蚁群的利益最大化。
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蚁群蚕食同类生存的呢?一次机缘巧合,生物学家在废弃仓库的角落中发现了200多只死去的木蚁,而几天之后,这些死去木蚁身上都出现了被啃食的痕迹,有的蚂蚁甚至缺失了腹部。
蚁群中每天都有少量木蚁死去,成为同伴的粮食;每天还有大量木蚁从上方误入歧途,跌落到仓库中,久而久之,木蚁在下方越积越多。
波兰生物学家在持续观察了三年之后,也不忍心一直看蚁群内卷,人们在换气通道口和地面之间放置了一根木方,从而帮助蚁群逃生。
待到第二年,人们又回去观察蚁群的现状,发现蚁群已经全部离开废弃仓库,又各自回到自己的族群中生活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逃生废弃仓库攻略(废弃仓库中演绎极致内卷)》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