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奥萨马·本·拉登,你会想到什么?是那张通缉令上的脸,还是新闻里模糊的影像?很多人以为他是个躲在山洞里,只懂仇恨和教义的狂人。但如果告诉你,他私下里是个欲望露骨,甚至迷恋美国女歌星到想把对方抢过来当老婆的人,你信吗?
这事儿听着离谱,但拼凑起他死后留下的线索,一个完全颠覆想象的形象浮现了出来。那个震惊世界的名字背后,藏着一个矛盾、撕裂,甚至有些荒唐的灵魂。他一面是全球头号通缉犯,另一面,却是高墙内欲望王国的主宰。
一个逃亡十年的人,最终被发现时,身边竟然带着好几个妻子和一大群孩子。他把他们全部圈禁在一栋位于巴基斯坦的三层小楼里,过着一种外人无法想象的生活。
高墙内的欲望囚笼那栋房子就是个堡垒,也是个监牢。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为了不被人发现,甚至连一扇能看到街景的窗户都被封死。所有的消息都靠最原始的信使传递。本·拉登就是这个与世隔绝王国的绝对君主,而他的妻子们,就是他牢笼里的囚徒。
他有四个妻子,这是符合当地传统的。但在那个密不透风的环境里,这种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他需要她们来满足一个男人的基本需求,也需要她们来维持一个“大家长”的形象。可真正的亲密和信任,在这种地方根本不存在。
一位曾经和他有过亲密关系的女性,后来向外界曝光了他的另一面。她说的话,直接又刺骨,撕开了那层伪装。
> “他就像一头野兽,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欲望里,不知疲倦。”
这句话信息量巨大。它说明本·拉登根本不是什么禁欲的苦行僧。恰恰相反,他在私生活里,欲望强烈到近乎原始。这与他公开塑造的那个严肃、神圣的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他白天可能在录制视频,分析美国政策,研究作战地图,可到了晚上,他展露的是最不加掩饰的本能。
这种生活必然是压抑的。在一个封闭空间里,一个掌握着所有人生杀大权的男人,和几个完全依附于他的女人,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其中的紧张和绝望。另一个写过回忆录的情人,在书里描述了那种宠溺与冷漠交织的矛盾感受,时而被捧在手心,时而被弃如敝履。
如果说他对女人的欲望还在常人理解范畴内,那他对美国女歌星惠特尼·休斯顿的痴迷,就真的有点匪夷所思了。这不是普通的喜欢,而是一种病态的占有欲。
根据一些情报人员和传记作者披露的信息,本·拉登收藏了惠特尼的很多东西。他觉得她“笑容很美”,并且真心认为她是被西方文化“洗脑”和“绑架”了。在他扭曲的逻辑里,他有责任去“拯救”她。
怎么拯救?他的计划疯狂得像电影剧本。
> “他曾认真盘算,要派人去美国‘除掉’惠特尼的丈夫鲍比·布朗,然后想办法把惠特尼本人带到中东,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之一。”
这件事让人后背发凉。一个把美国视为头号敌人的人,却对美国流行文化最顶尖的符号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占有欲。他想毁灭美国,却想拥有美国最闪亮的那颗星。
这种矛盾心理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早年接受西式教育,喜欢踢足球,会说英语,是个标准的富家子弟。但在阿富汗的十年,彻底改变了他。他开始憎恨西方的一切,尤其是美国驻军沙特这件事,让他觉得是奇耻大辱。
可他真的完全摆脱了西方的影响吗?没有。在他最后的藏身地,美军发现了大量的美国纪录片、好莱坞电影,甚至还有动漫。他一边研究如何对抗美国,一边又在消费着美国的文化产品。
> “他一面痛恨那个世界,一面又无法自拔地被那个世界最表面的东西所吸引,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撕裂感,也许才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疯子,也不是一个坚定的信徒。他更像一个被时代洪流和自身欲望裹挟的矛盾体。从一个沙特富商的儿子,到全球闻风丧胆的恐怖头目,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也是被无数复杂的因素推着走的。
2011年5月的一天凌晨,几架直升机打破了巴基斯坦小城的宁静。海豹突击队从天而降,40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那个藏了十年的人,在他自己卧室的地板上结束了一生。
美军带走的,除了他的尸体,还有海量的硬盘、文件和录像带。正是这些东西,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紧锁的内心世界。人们第一次发现,这个魔头的生活,除了阴谋和仇恨,还填满了俗气的欲望、奇怪的幻想和无聊的日常。
> “他反复观看关于自己的新闻报道,用笔修改组织的宣传文稿,就像一个在意自己作品评价的导演。”
他关心外界对他的看法,他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他有七情六欲。这一切都让他从一个符号,变回了一个“人”,一个极度危险、扭曲,但又有着凡人弱点的人。
最终,他的遗体在数小时后被沉入北阿拉伯海,连一座坟墓都没有留下。这个世界似乎想用最快的速度抹掉他存在过的一切痕迹。
可人性这东西,是抹不掉的。他的故事,尤其是他那荒唐又真实的私生活,反而成了一面镜子。它照见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疯狂,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以及人性深处那永远无法解释的黑暗与矛盾。这事儿过去这么多年了,再回头看,还是让人觉得又荒诞又唏嘘。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王国两位君主背上的人(19年前)》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