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浙江绍兴的李女士向北青报爆料称,7岁的儿子在几天前玩游戏时,使用微信支付功能共花费1.4万元为《奥特曼传奇英雄》充值。东莞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OPPO游戏中心的一个充值平台,对此,OPPO官方回应称,平台正要求家长提交相关证据,并将评估证据的合理性,与家长协商解决。
家长称熊孩子玩《奥特曼传奇英雄》充值1.4万
“7岁的小孩子玩游戏,在一个平台上竟然充值了1.4万多元,真是把我气坏了。”4月14日,在浙江绍兴做生意的李女士向北青报爆料称,家里7岁的儿子正上幼儿园大班,平时家长忙碌的时候,小家伙就拿着她的手机玩游戏或者上网。清明假期前后,孩子放假在家里玩耍。“这两天我检查微信钱包里的余款时才发现,手机上有六七十笔不明支出,可能是被人用来购买游戏装备了。”
李女士说,为了便于自己记住,她的手机开机密码和微信支付密码相同,都是用手简单画出一个图形即可,“孩子经常见到我向别人转账或者发红包时使用这个密码,他都记在心里了,所以才有可能在玩网络游戏时向平台付钱买装备。”李女士发现,孩子共向4399游戏和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两个平台付过款。
“向4399游戏平台付款4000多元,我们和平台打电话联系,讲了一下事情经过,对方愿意退还一半。”李女士说,她以后将对孩子玩游戏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防止他继续做类似的事情,“可是孩子向一家名为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充值了四五十次,共花费14612元。我的手机上没有任何转款消费的短信提示。”
OPPO回应 正要求家长提供“熊孩子”充值的直接证据
北青报记者看到李女士转发来的“消费”截图,从3月下旬开始至4月上旬的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李女士的账号共向两个游戏平台消费六七十次,单笔金额从几元钱至数百元不等。
李女士说,4399游戏平台愿意退还充值总额的一半,她同意了。“我作为家长,没有管好孩子,自己也有责任,所以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教训。”
李女士表示,当她与“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时,却发现与她沟通的是OPPO客服。在李女士向北青报记者提供的一份与OPPO客服的通话录音中,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无法证明当时是家长在为游戏充值,还是孩子在玩手机时充值。希望家长提供孩子自己在充值时的那段录像视频,证明是孩子误充值,这样公司才能办理退款。与OPPO的交涉让李女士很不满意:“我们卧室内不可能为了防止孩子玩游戏充值而专门装上一个监控。”
记者通过“启信宝”查询发现,OPPO广东移动通信公司与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公司存在相关投资关联。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上负责处理此事的OPPO客服,一名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表示,确实接到了李女士的投诉,目前工作人员正向家长索要相关证据,并协商处理此事。
接听记者电话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奥特曼传奇英雄》并非手机内置,是在游戏商店或者游戏中心等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搜索下载。而东莞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OPPO游戏中心的一个充值平台,“游戏是在OPPO游戏中心下载和安装,用户通过OPPO账号进行充值消费。”
这名工作人员说,家长提供充值时间段的相关资料后,公司会有人进行核实,根据核实的情况进行处理。“我们愿意相信是孩子进行操作使用,但是平台工作人员无法确认是谁操作,所以希望提供相关证据。”
游戏平台曾发文 教家长“避免小孩乱充值”
北青报记者通过“启信宝”软件查询到,讯怡电子公司在几天前发布了“如何避免小孩误消费、乱充值?”一文,该文称,随着电子产品功能日益强大,丰富多样的手机软件也博得了小孩子的喜爱。然而在缓解家长带娃压力的同时,小孩误消费、乱充值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OPPO“软件商店”的运营者及OPPO账号系统的运营者,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使用OPPO手机的家长可以对手机应用或游戏进行加密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 从手机桌面里找到设置,点击面部与密码,再点击隐私密码;2.进入隐私密码后,按照屏幕提示设置密码(建议隐私密码和锁屏密码不一致),再设置安全问题找回密码验证(避免忘记密码无法找回);3.设置完成后,打开应用加密,选择需要加密的应用或游戏即可。
如此一来,小孩若想操作相关的应用或游戏就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有效减少了他们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了随意充值的风险。
北青报记者搜索网络帖子发现,仅仅在微博上,关于“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诉大量存在,一网友称11岁小学生玩游戏,在扣款时没有认任何提示,两个小时时间被东莞讯怡电子扣款2458元。
还有人爆料称,女儿玩手机之后,她发现自己的账户被东莞讯怡电子套现1万多元。
有新闻报道称,长沙一男孩玩爷爷的手机,两个月内在东莞讯怡电子“消费”1万多元。
专家说法 关键看充值是否为孩子所为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事件关键要看家长能否证明充值行为是孩子所为。如果能够证明,则7岁的小孩在法律上显然不具备对该笔游戏款项的处分能力,其付款行为无效,游戏平台应当返还充值款。
具体而言,依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及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未满八周岁的孩子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孩子与游戏商家之间成立的买卖合同(因充值买卖游戏装备)无效,另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商家应当返还孩子的游戏充值费用,同时可以将孩子因充值而取得的虚拟游戏财产进行撤销;反之,如不能证明是孩子所为,一般将推定为家长所为,则该付款行为有效。因此,建议家长与游戏平台协商解决争议。
不过,张新年律师也强调,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社会实践中其实存在很多孩子用家长手机玩游戏并充值的现象。如果真的走司法程序,在事实不明而一方当事人又无法举证时,法官也很有可能结合本案的具体案情,凭借“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而形成内心确信,最终依据“经验法则”和“自由裁量权”作出对家长有利的判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4399奥特曼系列ol账号密码(熊孩子玩游戏误充14万律师退钱关键看是否为孩子所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