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记1暗道(乱世三国24)

三国战记1暗道(乱世三国24)

admin 2025-10-09 看点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第24回 猛虎岘山应毒誓

乱世三国(24)

上回书说到黄祖兵败如山倒,一路屁滚尿流地逃到襄阳城,那颗一直“咚咚”乱跳的心才稍微安定些。不过,还是非常后怕,心想要是在路上被孙坚追上,轻则被俘受辱,重则脑袋搬家,恐怕连全尸都留不下。

孙坚带着江东子弟兵紧随其后,把个襄阳城围得那叫一个严实,像铁桶一般,连只苍蝇都难飞出去。城里的刘表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围着大堂转了十八圈,心里暗骂黄祖没用,又怕孙坚真把城攻下来,赶紧召集手下的文官武将商量对策。

谋士蒯良捋着山羊胡,心里头很清醒,他不慌不忙地开口建议道:“主公,咱们刚吃了败仗,弟兄们士气正低落着。依我看,眼下最妥当的应对之策,就是高挂免战牌,深挖壕沟高筑墙,先避避孙坚的锋芒,不跟他硬碰硬。再派个机灵人,悄悄绕道去给袁绍递个话,让他发兵来救,这襄阳之围自然就解了。”

蒯良他算准了袁绍不会坐视孙坚壮大,这借刀杀人的法子,既稳妥又省力。

而他话音刚落,武将堆里“噌”地跳出个红脸膛的,不是别人,正是刘表的大舅哥蔡瑁。

这蔡瑁本就憋着一肚子火,听蒯良这么一说,当即就跟点燃的炮仗似的,扯着嗓子喊:

“我说蒯先生,您这主意是从哪本老黄历上翻出来的?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您让咱们在城里做缩头乌龟等死?我蔡瑁虽说算不上是什么盖世英雄,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人家骑到脖子上拉屎!今儿个我就带一队人马出去,跟孙坚那小子拼个你死我活!”

他心里憋着股劲,想在妹夫面前露一手,也让蒯良这酸文人瞧瞧自己的厉害。

刘表在上面坐着,左看看蒯良那沉稳样,觉得有理;右瞧瞧蔡瑁这勇猛劲儿,又觉得解气。

他新娶了蔡瑁的妹妹,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要是驳了大舅哥的面子,晚上回去怕是不好交差。再者说,被人堵着城门骂阵,这脸面上也实在挂不住。

刘表心里头跟翻江倒海似的,琢磨来琢磨去,猛地一拍桌子,说道:“就依蔡将军的!出城迎战!”

这刘表心里还是有点小侥幸,万一蔡瑁真能打个胜仗呢?

蔡瑁领着一万多兵马,耀武扬威地在襄阳城外的岘(xiàn)山脚下摆开阵势,心里头美滋滋的,琢磨着等会儿怎么活捉孙坚,好让主公高看自己一眼。没成想孙坚的军队刚打了胜仗,一个个跟下山的猛虎似的,嗷嗷地叫着就冲了过来。

您猜怎么着?这蔡瑁看着挺横的,此时此刻,瞧见这阵仗,可就露了怯了,腿肚子都快转筋了。

乱世三国(24)

孙坚在阵前一瞅,一眼就认出了蔡瑁,用马鞭一指,大声嚷道:“瞧见没?那就是刘表新娶的小老婆的哥哥!谁去把他给我揪过来,晚上下酒喝!”

他这话故意说得大声,就是想臊臊蔡瑁,也提振提振自家士气。

程普一听,提着铁脊长矛就冲了出去,直奔蔡瑁。蔡瑁在刘表跟前说过大话了,也只得硬着头皮应战,俩人刚交手没几个回合,蔡瑁就觉得胳膊发麻,心里头一个劲儿直打鼓,暗道:“完了,完了,这小子太猛,再打下去小命要不保了。”

想到这里,蔡瑁拨转马头就跑。孙坚大手一挥,大军跟潮水似的趁势就追了上去,杀得蔡瑁的兵哭爹喊娘,地上的尸首堆得跟小山似的。蔡瑁拼了老命才逃回襄阳城,连盔缨都跑丢了,活像个丧家之犬,心里头又怕又悔。

回到城里,蒯良立马站出来,板着脸对刘表说:“主公您瞧瞧,蔡将军不听我的良言,才损兵折将,吃了这么大的亏。按军法,得斩了他以儆效尤!”

蒯良也是心里有气,早就说了不能打,偏不听,这下好了,折损这么多兵马,不杀他难以服众。

刘表瞅着蔡瑁那副狼狈样,心里也窝火,可再想想后堂里那位温软如玉、娇艳欲滴的蔡夫人,要是把她哥哥杀了,晚上她哭哭啼啼的,自己哪还有心思处理军务?

心立马就软了,摆摆手说:“算了算了,刚打了败仗,正是缺人手的时候,饶他这一回吧。”

蒯良只能暗自摇头,不再言语。他心里也清楚,刘表这是被儿女情长绊住了脚,这襄阳城怕是危在旦夕了。

这边刚消停,那边孙坚就把大军分成四路,把襄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四门都架起了云梯,喊杀声震天响,日夜不停地攻打。孙坚心里头琢磨着,再过两天,这襄阳城就是自己的了,到时候好好风光一把。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出事了。

一天夜里,突然刮起一阵怪风,那风邪乎得很, “咔嚓”一声,竟然把中军帅旗的旗杆拦腰吹断了!旗杆子砸在地上,尘土飞扬。

帅旗,就是军队的灵魂,旗杆断了,帅旗砸落在地,看着就觉晦气。

大将韩当一看这光景,心里头“咯噔”一下,暗道不好,赶紧劝孙坚:“将军,这可不是好兆头啊!要不咱们先暂时撤兵,避一避风头?”

他跟着孙坚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见多了战场上的怪事,这明明就是凶兆啊,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孙坚正打得起劲,望着摇摇欲坠的襄阳城,眼看着就唾手可得,怎么肯功亏一篑。

狠狠瞪了一眼韩当,喝道:“我孙坚打了一辈子仗,哪回不是逢凶化吉?拿下襄阳城就在眼前,一根破旗杆断了算什么?接着攻!”

任凭韩当怎么说怎么劝,孙坚心里就是不信这个邪,只觉得是韩当胆小,反倒让人把攻城的战鼓敲得更响更急,那鼓点密集得跟雨点似的。

城里头,蒯良夜里睡不着,抬头看天,越看越心惊。

第二天一早,蒯良就去找刘表:“主公,我昨晚观天象,见一颗将星摇摇欲坠,按分野来看,应在孙坚身上。看来,孙坚这小子怕是气数要尽了!您赶紧写信向袁绍求援,孙坚此贼活不多久了!”

蒯良心里头有点小得意,自己这观星术没白学,派上了用场。

刘表一听,心里又惊又喜,赶紧提笔写信,写完了问:“谁能突围把信送出去?”

他是真心盼望着袁绍能赶紧来,好解了这围城之急。

话音刚落,帐下一员猛将吕公站出来,声如洪钟:“末将愿往!”

蒯良眼中精光一闪:“好!既然吕将军敢去,那我给你一计:你带五百名精兵,多挑些善于射箭的,冲出包围就往岘山跑。他们肯定会追,那时你分一百人上山准备好石块,再派一百名弓箭手在树林里埋伏。如果追兵来了,你别直跑,你就带人绕着弯子跑,把他们引进埋伏圈,就箭石齐发。要是得手了,就放连珠炮为号,城里出兵接应;要是没追兵,就别放炮,赶紧赶路。今晚月色昏暗,黄昏时出城最合适。”

他心里盘算着,这一计下来,孙坚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吕公听了蒯良的计策,连连点头,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蒯先生这计策真是绝了!” 点齐兵马,黄昏时分悄悄开了东门,率领五百人马跟利箭似的冲了出去。

孙坚在营里正歇着呢,忽听外面喊杀声起,一骨碌爬起来,提刀上马,只带了三十多个骑兵就冲出营门查看。他心里琢磨着,肯定是城里的人想跑,哪能让他们得逞?

探马来报:“报——有一队人马杀出包围,往岘山去了!”

孙坚也是个急脾气,没等其他将领,一拍马就追了上去,心里想着:“敢在我眼皮子底下跑,看我不把你们都宰了!” 那三十多个骑兵紧随其后,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您道这岘山是什么地方?层峦叠嶂,林深草密,岔路又多,简直就是专为设埋伏量身定做的。吕公按照蒯良的计策,早就让人在险要处布下天罗地网,设好了埋伏,心里暗暗等着孙坚上钩。

孙坚马快,一马当先,把随从甩在后面,眼看就要追上吕公了,他大喝一声:“贼将休走!”

吕公勒马回身,假意接战,心里头却在数着数:“一、二、三…… 差不多了!”

斗不到两个回合,假装不敌,虚晃一招,拨马就闪入旁边的山道岔路。孙坚杀得兴起,哪肯放过,想也没想,拍马就追了进去,可进了山坳,却不见吕公的影子了。

就在孙坚勒马四顾,刚想上山搜寻之际,忽听山坳里“哐啷”一声锣响!山顶的石块“噼里啪啦”像下大雨似的砸了下来,树林里弓弩齐发,“嗖嗖”箭矢密如飞蝗一样射了过来。

孙坚猝不及防,一块大石正中头颅,同时数支利箭透甲而入!他只觉眼前一黑,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当年在洛阳私藏传国玉玺,曾指天发誓 “孙坚若存异心,私匿此宝,异日死于刀箭之下!”

这时候才想起,老人们常说“唾沫星子落地是钉”,许下的愿、发过的誓,就跟借了人的钱似的,迟早要还。自己当初贪图那方玉玺,对着老天说了瞎话,如今可不就应了验?

“天道……好还……”

孙坚喃喃半句没说完,就脑浆迸裂,连人带马,轰然倒毙于岘山乱石之间。

一代江东猛虎,竟真应验了昔日的毒誓!那传国玉玺上的血咒,终究还是追魂索命而来!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么怪,你糊弄着许下的诺言,以为转头就能忘,可该找上门的时候,一点不含糊。就像街坊邻居借东西,你拍着胸脯说三天还,结果拖到半年,人家嘴上不说,心里早给你记着账了。

可怜孙坚一世英雄,死的时候才三十七岁。那三十多个骑兵也被吕公的人截住,没一个活下来的。他们到死都没想明白,怎么就中了埋伏。

吕公见得手了,心里头乐开了花,当即下令放起连珠号炮。炮声震天,襄阳城门洞开,黄祖、蒯越、蔡瑁三路兵马跟潮水般杀了出来!黄祖心里憋着前几天战败的气,想着这次一定要捞回来;蔡瑁则想将功补过,证明自己不是草包。

江东的军队突然间没了主帅,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士兵们心里慌得不行,没了主心骨,只顾着四散奔逃。

黄盖在水边正带着水军巡逻,听到喊杀声,心里咯噔一下:“不好,出事了!” 赶紧带兵赶过来,正好撞上黄祖。俩人没打两个回合,黄盖伸手一揪,就跟拎小鸡似的把黄祖从马上拽了下来,捆了个结结实实。

程普护着少将军孙策,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少将军!”迎面正撞见吕公。程普眼睛都红了,催马挺矛就上,没几个回合,一矛就把这害死主公的仇人挑于马下!

双方人马一直杀到天亮才各自收兵。刘表的人退回襄阳城了,孙策带着残兵退到汉水,一打听才知道父亲死在了岘山,尸首竟还被抬进了城里。孙策悲恸欲绝,当即放声大哭,心里头又痛又恨,恨自己没能保护好父亲。将士们也跟着哭,哭声震得汉水都像是停了流。

孙策捶胸顿足,肝肠痛断,抹着眼泪说:“父帅的尸首还在敌人手里,我孙伯符有何面目回江东?”

他暗下决心,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把父亲的尸首抢回来。

老将黄盖押着黄祖上前进言:“少将军,咱们不是抓了刘表的大将黄祖吗?不如让人进城讲和,用黄祖换回主公的遗体。”

他知道现在硬拼不是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话音未落,帐下闪出军吏桓阶,躬身道:“少将军,我跟刘表有点交情,我愿去当这个使者!”

他心里想着,要是能办成这事,也算是救江东将士于水火。

孙策含着泪赶紧答应了,心里头既感激又忐忑,不知道这一去能不能成。

桓阶进了襄阳城,见了刘表,说:“孙将军不幸殒命,我们江东愿以黄祖换回遗体,从此两家罢兵,永息干戈,岂不两便?”

他捏着把汗,刘表答不应答应,他心里一点儿把握可都没有。

刘表想了想,觉得这买卖还是很划算,留着孙坚的尸首也没什么用处,还能换回个清静,免得跟江东老是枪来刀往的,点头道:“孙坚乃当世豪杰,他的尸身,我已经盛殓入棺了。你们放了黄祖,咱们两家各自收兵,从此互不相犯!”

桓阶闻言,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刚要谢恩告辞,忽听阶下一声断喝:“不行!不行!”

众人一惊,循声看去,正是谋士蒯良。只见他急步上前,拱手对刘表说道:“主公!这是天赐良机!我有一计,能让江东人马一个都回不去!先把桓阶杀了,再实施妙策!”

蒯良心里正打着如意算盘,想趁这个机会一举消灭江东势力,永绝后患。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刘表满脸惊愕,心里头又犹豫起来,这蒯良也太狠了点;桓阶更是面如土色,僵立当场,心里暗叫不好,这下怕是性命难保了!

蒯良眼中寒光凛冽,似已看到江东军马覆灭之景——这文士胸中,竟藏着屠尽三军的毒策!

正是:

玉玺血咒应岘山,猛虎含恨赴黄泉。

一纸和约风波起,忠奸难辨命丝悬。

要知桓阶性命如何,蒯良毒计究竟是何?咱们下回接着说!

乱世三国(24)

声 明

一个洗车工改编的评书《乱世三国》。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按评书风格改编的,如有侵权,请私信本人予以删除。

本文严禁转载,本人不承担转载引发的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三国战记1暗道(乱世三国24)》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