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酒店的洗手间攻略(不上一次旱厕)

逃出酒店的洗手间攻略(不上一次旱厕)

admin 2025-10-07 看点 1 次浏览 0个评论

说到旱厕,作为一个在城乡结合部长大的孩子,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从小不陌生,长大心有悸。

我发誓,早厕绝对是我童年的阴影。

一个深两米的方形大粪坑上搭着几块脚踏板,中间用一块简易木板横隔成男厕和女厕的设计,让我好奇当初发明它的人是有多大胆。

每次走进旱厕,都已经有好几个白白的屁股并排蹲在那里了,手拿机密文件,脚踏黄河两岸,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

每上一次旱所,就是一次杂技表演高空走钢丝,摇摇晃晃除了上下要用力,还要保持前后左右平衡。

要是一不小心踩空,就是VIP粪水套餐管饱。

以至于我小时候都常常梦到掉进粪坑到被吓醒。

这些都还不算啥,一到炎炎夏曰,高温蒸腾下的旱厕粪池里氨气上涌,臭味熏天,走出去还余味绕身三日不绝。

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成群的绿头苍蝇在你身边乱飞,嗡嗡嗡不停歇。

而更恐怖的是,蠕动的白色小生命源源不断地从粪池爬出来满地满墙,铺天盖地,看的头皮发麻。

成千上万的白色小生命,像一粒粒成精了的米粒,一拱一拱行动迅速,甚至能在你酝酿便意的时候直接爬到你脚上…

虽然它不会咬人,但要真爬到脚背上,我会提着裤子,比百米冠军跑得还快,宁愿憋死也要逃离。

上这种厕所,进去前要先卷裤脚,不然扫地真会沾一身。

走进走出都要踮起脚尖,眼睛死死盯住地面,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杀生无数。

童年时那些关于早厕的心理阴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

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早厕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迎来了洁净的抽水马桶时代。

然而,上次去西北旅游关于早厕的记忆又重新被激活。

在青海的环线旅行中,有些小型服务区和加油站的厕所,依旧是那种不冲水的原生态蹲坑。

你只要往下一瞧,便能见到一座粪便堆成的山,周围飘舞着纸巾、卫生巾,还有各种不明身份、在光影里蠕动或飞舞的小生物。

死去的记忆又复活了,开始攻击我。

我反复检查口袋里有没有手机、眼镜、钥匙之类,生怕它们在关键时刻叛变,直接上演粪坑跳水。

每次脱裤子都像拆解炸弹,生怕一个不留神手机自由落体,插入粪堆。

万一我的手机坠入类堆里,我到底捞不捞?

这屎诗级意外真来了我能怎么办?

不上一次旱厕,不知道什么叫屎到临头

在新疆、西藏、川西、青海等西部景区的“厕评”,已经成为出行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大家还在查找景区攻略的时候,聪明的人已经开始搜索起厕所攻略了。

因为一旦不慎开到“惊吓”盲盒,那种直抵内心深处的伤害将要用一生去治愈。

当时遭受的暴击,并不会轻易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那将是一辈子的噩梦。

纵观一系列“厕评”,好评简单总结为四个字:“可舒适拉”。

差评可分为四个级别,字越少事越大:

一级,憋着进去,吐着出来。

二级,别去,会变得不幸。

三级,“恐怖”两个字,足以形容。

最高级别,“无”,请当做没看见吧。

在“欣赏”大家对公厕环境的评价时,我甚至从中品出了一种艺术感,我愿称之为人类想象力大展,这无疑是AI无法替代人类的最好证明。

是什么让人类坠入万劫不复之境?

是什么让人类勇猛出拳?

是什么让人类的灵魂得到升华?

不上一次旱厕,不知道什么叫屎到临头

这些痛击人们心灵的公厕有些共同点:

一是简陋。

围上一圈铁皮,里面挖个大坑,铺上几块木板,外面写上wc,配上辽阔的山野,外表看起来还怪好看的。

新疆独库公路沿途公厕,几块铁皮盖起来,掀开一块直通大坑,臭味直冲天灵盖。

遇到没顶的厕所,一旦碰上无人机,和上野厕没什么区别。

齐腰高的厕所,站在远处小山坡甚至可以看见上半身,至于隐私性,全靠外面的人自觉。

二是原生态。

上厕所过程中,你可能会偶遇山羊、牦牛。

西藏公厕还有自己的特色。

很多公厕建在悬崖边上,对恐高的人不太友好。

噶陀寺的厕所,堪称万丈粪渊。

孜珠寺的公厕,海拔近五千米的“天空之厕”,背靠悬崖,大风呼呼吹,尴尬的是,碰上回旋风能刮一身。

其中最出名的要属西藏色季拉山口的厕所。

恐怖到什么程度呢?连本地司机都不敢进去的程度。

有人实在憋不住进去了,秒退出来,轻叹一口气,算了,憋一下吧。

好奇心强的网友不顾劝阻去搜了视频,最后“我将用一生去治愈我的眼睛”。

川西地区,红海子厕所荣升避雷区榜首。

有人在门口排队,不断看到有人吐着进去,吐着出来。

怎么说呢?旺季时,10米外就已经发出信号,外面被苍蝇大兵包围,里面没有下脚的地方。

有人说,去川西,高反都不怕,就怕冒尖尖,比见鬼还可怕。

遇到气味难顶的,鼻炎都不好使,味道哐哐往鼻子里钻。

不要问当地人厕所在哪,他们只会大手一挥,告诉你,大自然。

有时候你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什么尊严全都抛到脑后,整个回归到野人状态。

但也会有意外。

当你以为大家都在上野厕的时候,这时就会出现事故。

讲究的人会带把小铁锹,一铲子下去,一个不小心,把别人刚埋好的地雷挖了出来,事后大崩溃,控制不住地一遍又一遍哀叹:“是我低估了大家的素质。”

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地雷。

所以大家在草地上、沙漠里看到奇形怪状的石头不要乱捡,可能只是风干的粪便。

小红书上有博主分享西北美景,发出来才发现照片里不小心拍到了远处有人正在方便。

我们在这里真诚建议各位带把伞,不是为了防晒,主要是怕丢脸。

在一条吐槽西北拉屎不友好的帖子下,有大哥话糙理不糙:

“自己要能看到这么好的风景,让他吃那玩意都愿意,根本不会在意搁哪儿拉。”

实在解放不了天性,那咱只能憋着了。

一个人要是战胜了括约肌,这辈子大概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逃出酒店的洗手间攻略(不上一次旱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