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带英雄破解版下载(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口带英雄破解版下载(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admin 2025-09-24 看点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我把那只有掉漆缺口的搪瓷缸放在教导处门口的长凳上时,手还在微微发抖。

走廊里风从尽头穿过,纸窗半掀,黑板报上的红纸角像鱼尾一样抖动。

“你自己说,动手没有。”

教导主任的嗓门不高,却压得住场面。

我往下看,能看见自己的鞋面,擦过的地方亮,边上起了盐霜。

“我拦了一下,没动手。”

这话出口,我自己也知道不占便宜。

午休时分,后排几个人起哄围住了小周,嘴里七嘴八舌。

“给我们念一段,让我们开开眼。”

那时我们班新进一台双卡录音机,大家把人声当了新鲜玩意儿。

小周话不多,嗓音细,她抱着本练习册,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

我从班门口进来的时候,正看见那张练习册被人抽走,胳膊肘碰到桌角,铅笔从桌面滚到地上。

我没想太多,喊了句“别闹了”,伸手把人挡在身后。

我这一挡,肩膀撞上去,后面一个男生脚下打滑,椅子哗啦倒地。

后来就到教导处了。

“先回去,停学一周,写检查。”

那天教导处的墙上贴着上周的光荣榜,我名字在倒数第二行,进步生。

我点头,说了句“知道了”,把搪瓷缸夹在腋下,往外走。

走廊里碰见班主任,他看了我一眼,叹口气,说:“别倔,回去把事说清楚。”

我嘴里应着,心里却像甩了锚,沉下去。

回家的风格外硬,过了代销店,玻璃柜里摆着橘子罐头,玻璃反光,像在眯眼看我。

母亲在家门口等,围裙上有碎花,手上还挂着线头,针插在袖口。

“咋了?”

我简短说了经过。

母亲没急,伸手把我肩膀上灰拍了两下。

“先吃饭,饭凉了人更凉。”

这是她惯常说的,我听多了,心里就稳了点。

我家住在筒子楼的尽头,冬天里头道门帘子总是涔着水汽,蜂窝煤炉子咕嘟咕嘟往外吐着气。

父亲晚些回,换工装时用手背抹了抹汗,听完只嗯了一声。

“你看着办,咱不占人便宜,也不吃亏。”

这话我懂,意思是:不求谁,也不躲谁。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停学那几天,我白天在家帮母亲缝衣角,晚上照样把作业写了,没定好的时间就当自己定。

楼上老两口的门帘坏了,叫我去帮着换。

我爬到凳子上,脑袋顶着门梁,看见门梁上用铅笔写着“1978.9”。

那年正是父亲拿到工会发的英雄牌钢笔的年份。

我摸了摸书包里那支英雄笔,漆面掉了一圈,笔帽夹子有点松,拧上去还板正。

“你这娃子,别把心揪太紧。”楼上奶奶在下面抬头看我,“一天到晚,书上字有啥用,手脚勤快才是。”

我笑一笑,“奶奶,这话也不能全算数,书上字还是得看。”

“哎呀你看他,还会顶两句。”她笑,笑里没有针。

停学结束,我按时回学校。

班里的空气像刚下过雨,桌面擦得亮,粉笔头摆得端。

小周的桌斗里露出一角蓝封皮,我经过时她没抬头,只是把纸往里推。

下午放学,她在楼梯口叫住我,手里攥着一张粗糙的稿纸。

“给你,谢谢。”

我接过来,只见上面用钢笔写了几行字,字不匀,里头有个“谢”写成了“射”,又被认真地涂黑。

纸边上有手汗的印子,我把纸叠好,塞在练习本里。

日子回到轨道上去,像轮子回到铁轨,不响却稳。

不久后,我又被叫去了。

“你去把检查贴出来吧。”教导主任说。

检查贴到黑板报旁边,红纸边上,醒目。

同学们从前面走过,眼睛扫一下,脚步不停。

这事传回了家,父亲没说别的,只从代销店买回半斤饼干,说是我妹妹爱吃,顺道让我拿着去看楼下小孩。

我坐在家门口的小凳子上削铅笔,铅屑一圈圈落在脚边,我心里的劲头像牙齿顶破口。

这劲头不是怨,是一种不甘心的热。

我跟父亲说,我不想继续读了。

他抬起头看我,眼神里一半疑惑,一半平静。

“你想做啥?”

“当兵,去闯闯。”

“去就去,路要自己走。”父亲把手边的搪瓷缸递给我,里头是刚泡的茶,“端稳了。”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母亲在旁边抹了一下围裙,没说话,只把我旧衣服翻出来,叠得齐齐整整,又把那支英雄笔塞进我的裤兜。

“别嫌它旧,写信能用。”

我笑,“妈,晓得呢。”

这句方言一出口,母亲才像真正松了口气。

报名那天,操场上风大,旗子哗哗响,手心冒汗。

排队时,前面有个小伙扭头问我:“紧张啊?”

“还行,走一步看一步。”

他说:“行,你这人看着憨,心里有杆秤。”

我笑,没接话。

我不写那些号得紧的词,我当时就是觉得,人得往前走。

到了部队刚开始,我不太会说话,凡事跟着做。

起床叠被子,班长说“豆腐块”,那真是豆腐块,边角要立住,抚平的时候手心得干净。

我一开始叠得皱,班长不急,把自己的被子解开,递给我,“跟手学一遍。”

我照着做,指甲缝里都是毯毛。

我心里想起家里那床旧被,花色洗淡,母亲每年都拿梳子把毛梳顺,冬天才不扎人。

我叠第三次的时候,边角才有了点样子。

晚上熄灯后,我把英雄笔掏出来,在小纸片上写了几句,字挤在一起。

“我挺好,别担心。”

寄出去第二周,母亲的回信到了。

“家里一切都好,楼上奶奶问你信是不是寄了,代销店来了一批新的花布,说好看。”

看到“好看”两个字,我笑出声,同铺的老兵被我逗了一下。

“笑啥呢?”

“我妈说花布好看。”

老兵“啧”了一声,“娘们爱花布,那是过日子的心。”

我心里“嘿”了一句,“你这嘴也不忒抹油。”

训练的日子里,我学会了修理收音机。

班里有个坏掉的老式收音机,旋钮松,发出沙沙的噪音。

我找来螺丝刀,小心翼翼把后盖拆开,吹掉里面的灰。

灰里有一股子老木头味儿,像我家书柜底层那股陈年气。

我把线路扶一扶,把松动的焊点仔细焊牢,声音忽然清了,播音员的腔调从屋角飘出来,跟晚饭的米香掺在一起。

我摸着收音机的木壳,心里很踏实。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不是个会说漂亮话的人,我的满意从来藏在手上。

写简报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班长让我每周写一张,贴在板报上。

我不敢写大话,就写“炊事班今天换了菜谱,馒头发得更松软”“仓库用了新标签,东西找起来快”。

那些小事被人一念,人群里就冒一阵笑,笑完继续忙。

我慢慢知道,写字的用处不光在纸上,也在让人觉得日子在往前。

年末评比,我被点了名字,说肯吃苦,手脚细,心思稳。

我心里那口阴霾像被风吹散。

我知道,那个停学的影子没完全不见,它换了个位置,成了提醒我别把事做糙的手。

第一次寄津贴回家,我把钱夹在信里,写着“请母亲收”。

母亲回信不多话,只说:“钱收了,给楼上两口子换了新门帘,剩下的攒着。”

我把信折好,放在枕头底下,晚上摸着那信,心里像被猫尾巴扫过。

我是个爱留物件的人。

搪瓷缸在我床头,英雄笔在衣兜,两个东西跟着我转。

有时候晚上打水,我端着缸走到水房,听见水滴答答,心里就安静。

人呐,手里有个稳当的东西,心就不那么乱。

几年过去,我从别人手下做起,慢慢成了能带一小组的人。

我学会了在别人不顺的时候先看自己哪里没安排好。

我也学会了在别人没说出口的时候递一块手帕。

我不善于讲大道理,但我知道,干净的被子和整齐的工具能让人觉得被尊重。

复员的时候,街道上给我开了介绍信。

有人说,让我去工厂试试。

工厂门房守着一只老花猫,躺在门槛上晒太阳,肚皮一上一下。

厂里地上有油渍,墙上贴着“安全生产”的标语,字被风吹褪了色,边上有被手指抠出的白灰。

我去的时候,厂长正站在车间里看人干活,袖子挽着,胸前兜上别着一支红笔。

“你来做啥?”

“啥都行,先从库房干起。”

我说话平平,心里其实比当年报名还紧。

库房是个好地方。

你得记住每个零件的名字和位置,得知道谁用得快谁用得慢。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把库存本从头理到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记号。

我把架子上的灰擦了,拿粉笔在地上画线,标出通道。

这都不难,就是细。

中午吃饭,我坐在墙根掰馒头。

老库管坐我边上,看了我一眼,说:“年轻人,手脚利索。”

我嗯了一声。

“俺这人嘴笨,你别嫌。”他接着说,“俺看你像能成活儿的。”

我笑,“承你吉言。”

这句方言一出口,老库管也笑了,“小子,还会说。”

我接着写简报,这次贴在厂里的公告栏上。

我写谁谁的扳手用了二十年还亮,我写铆工老王指甲缝黑黑的却把活计做得比白纸还平。

我写工会拿来一台黑白电视,周五晚上七点半开场,大家坐着看,笑声从车间门口一直蹿到门外槐树下。

厂里的人认我的字,跑库房找我借东西时,顺嘴说:“小王,给我来两盒螺丝,顺便把你那笔借我写两下。”

我把英雄笔从口袋掏出来,捏住笔帽递过去。

“轻点儿,它有年头了。”

“你这人,跟护娃娃似的。”对方笑。

“心头物,不能糟践。”我也笑。

我还学会了拿尺子量人心。

来借东西的人,急不急、急在哪儿、能不能等,都写在脸上。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别怕事多,怕的是心散。

有了这些,大概也就有了后来一些“出息”的影子。

厂里评先进,名字里有了我。

厂里组织去外厂交流,也把我拉上。

一次来了个外厂的女教师,带队参观。

她站在人群里,脸熟。

我一愣,认出来,是小周。

她也看见我,眼神里先是一惊,随即是笑。

那笑不是尴尬,也不是打量,是一种“哦,原来如此”的舒坦。

人群里我们只是点点头,各忙各的。

她在笔记本上记东西,字还是不匀,但比从前稳了许多。

我站在堆满木箱子的库房门口,讲我们如何给零件贴码。

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落在尘埃上,尘埃里的光像细盐。

我说话不快,心里却安。

交流会后,她走过来,“你的字,还是一样。”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笑,“你的字,比以前好看了。”

她把笔别在耳后,“那时候,多谢你。”

我摆摆手,“过去的事,过去了。”

她点头,“是,过去了。”

这话像把门轻轻带上,里面是温,外面是风。

那天我回家,给母亲讲起这事。

母亲一边剥蒜一边听,手下不停。

“人好,路就好。”她说。

我应了一声“嗯”。

这一声“嗯”,从嗓子眼里滚下去,落在心窝上,稳。

工厂里慢慢有了新变化。

我们换了新的货架,开始用电脑登记。

年轻人来了,穿着干净的球鞋,口袋里先是BP机,又过了两年换成了小灵通。

我也换了笔,不是换掉英雄笔,是在它旁边多放了一支。

英雄笔偶尔刮纸,我就把它拿出来在白纸上画圈圈,墨淡了加墨,像喂老友。

有一天,厂部说要选一个人去市里上培训班。

我被点到。

那会儿我已经结婚。

媳妇是会计小刘,眼睛亮,算盘叮叮当当地走,声音让人放心。

她说:“去吧,学了回来,咱也跟得上。”

我说:“家里你忙得过来?”

她笑,“我不还是我嘛。”

我心里一热,热不常有,一有就珍惜。

培训回来,我把库房管理流程画成了图,贴在墙上。

来的人一目了然,谁看谁懂。

厂长拍了拍我的肩,“你这人,安安静静,干出来的东西,一点不含糊。”

我笑,不多话。

这笑里有过去所有那些小被角、大门帘、搪瓷缸和英雄笔。

班上的老同学各自有了日子。

有的当了老师,身上有粉笔灰,有的开了修车铺,手指甲缝里永远有一点黑,有的在社区做事,认识小区里每一扇门的声音。

我们偶尔聚在一起。

有人调侃我,“老王,算是班里最先混出点样的。”

我摆手,“啥样不样,都是日子。”

他们笑,“你这嘴,还是那个味。”

有人问我当年的事,我只说,“那时候年轻,心里有杆秤。”

大家“哦”了一声,没再追。

我喜欢这种不过分掀盖的相处。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把那张当年的“谢谢”纸装进了相册。

每次翻到那里,我都停一下。

字迹斑驳,墨水有的地方渗进了纤维,像树的年轮。

那张纸提醒我,人在场,才叫担当。

有一年中秋,我带儿子去代销店的旧址转转。

代销店没了,换成了一个小超市,货架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袋子。

儿子问:“爸,这里有你小时候的味道吗?”

我笑,“味儿不在店里,在人嘴里。”

我给他买了瓶汽水,拧开,咝地一声,气泡往上冒。

“喝吧,甜。”

他咕嘟咕嘟喝,我看他喉结一上一下,像我年轻时的自己。

回家路上风正好,我们走过曾经的学校围墙,墙上长了一些苔。

我停了停,摸了摸墙,粗糙的,手心里有点凉。

我的手掌里从前抓过什么,现在还握着。

家里桌上摆着那只搪瓷缸,缸沿上那条裂纹还是那条裂纹。

我把它刷干净,放回原处。

我拿起英雄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把事做好,把人做好。”

写完我自己笑了,觉得像口号。

我又在后面加了一句,“慢慢来,别着急。”

那句才像我。

我给儿子削铅笔,握着小刀,顺着木头纹理一圈一圈削下去。

卷起来的木屑像一圈一圈薄薄的月亮。

削到笔尖露出一小截铅,我停手,轻轻弹掉末端的木刺。

我把铅笔递给他,“试试,好不好使。”

他在本上写了两笔,抬头说:“好使。”

我“嗯”了一声,这“嗯”,是定音。

那年冬天格外冷,厂区的蒸汽管上白雾一茬一茬。

我照常七点到库房,先把门口扫一遍。

扫帚杆子摸上去冷,我手心出汗,汗一遇风就凉。

我在门框上钉了两个小挂钩,把出库单和入库单分开挂。

来的人顺手取,少走回头路。

小事,省劲。

我心里的盘算越来越踏实。

有人来借特殊型号的螺母,我顺手就从第三排第二格拿。

他笑,“你这脑子,像算盘,拨拉两下就对上了。”

我笑,“不敢当,都是常记。”

日子像串珍珠,穿起来才显得亮。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那年正月里,母亲把压在箱底的旧花布拿出来,做了两套枕套。

她说:“这布,等你当年上学时攒的,兜兜转转,现在用上。”

我摸着布,那种棉的触感让我想起代销店的玻璃柜,想起母亲说“先吃饭,饭凉了人更凉”。

我给她装了新灯泡,屋里亮了许多。

她眯眼看灯,说:“亮。”

我说:“亮。”

两个人对着笑,笑里有好多年的东西。

厂里换了一批新设备。

新设备带来的不是多大的轰动,是一条条细则。

安全帽的系带要紧,工作服要扎进裤腰,材料车走线不能压到黄色边。

年轻人适应得快,老同志不爱改,我就挨个去说。

我不讲大道理,我讲哪里省力,哪里少返工。

慢慢地,大家就觉得,这样做也挺顺手。

厂里的气儿也变了,午后的车间不再乱堆乱放,地上的油渍被清理掉,墙上贴了防火图,再没有人随手把烟头往地上一弹。

我心里有一种站稳的感觉。

不是说我有多大能耐,而是这些细微事攒久了,像一条被缝密的缝,耐拉扯。

同学会那年,是九十年代末。

大家聚在老饭店,门口大红的塑料帘子掀来掀去。

有人背着双卡收录机放轻音乐,桌上摆着两瓶汽水和一盘花生米。

大家问起彼此,谁家添了口人,谁换了单位,谁在上夜校。

轮到我,大家笑着说:“你这最稳,家里有数,单位也有数。”

我说:“都是日子。”

他们说我这句是口头禅,我也不否认。

饭到半程,我把那张“谢谢”的纸从相册里取出来,放在内口袋里,没有拿出来。

不是藏,是不想让它成了话题。

那是我自己的一盏小灯,照着就好。

散场时小周跟我点点头,手里拎着一袋苹果。

我说:“回去路上慢点。”

她说:“好。”

她走得不快,鞋跟轻轻点着地。

我站在饭店门口,看霓虹灯一闪一闪。

那种光与我读书时代的煤油灯光不同,亮是亮,心里的影子却一样被光顺了顺。

那几年,我买了一台双卡收录机。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周末我儿子在家写作业,我给他放磁带,是评书,是歌。

他写写停停,抬头看我,我就把音量往小拧一点。

他低下头继续写。

我看他握笔姿势不对,轻声说:“笔别抓太紧,手会酸。”

他“哦”了一声,我看他改了一点。

我心里想起我第一次练字,父亲在旁边说“别急,慢慢来”。

有些话,代代相传,是因为它不自带锋利,只有温度。

那年我被评了“优秀员工”。

厂里给了一张红底的奖状,一台电热水壶。

我把奖状贴在屋里,电热水壶放在灶台边。

母亲每次烧水,都夸这壶好用。

我笑,“好用就行。”

媳妇在旁边理账,拿铅笔在本上打勾。

她抬头看我,眼神是“知道你辛苦”的那种。

我心里热了一下,热过就安。

隔年,厂里有个项目,要我带几个人去仓整一个老库房。

老库房堆了十几年的杂货,光打开门就呛人。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英雄笔,又看看手里那串新配的钥匙,觉得像握着过去与现在。

我们先把要用的绳子、标签、取货单摆好,先标记,再搬运,再清点,再入账。

第一天灰尘最大,我戴着口罩,嘴里还是尝到一股苦味。

有人开玩笑,“小王,灰吃多了要长个儿。”

我扯了扯口罩,“长不了,我这岁数,长心眼就行。”

大家笑,手上的动作更利索了。

三天后,库房像变了个样。

架子按尺寸排,过道留出一米二,紧急出口标上箭头。

我拍了照片贴到公告栏。

大家路过看一眼,说:“行,像样。”

夜里回家,儿子睡了,我在桌边坐一会儿。

英雄笔在灯下有一圈淡光,搪瓷缸的裂纹在那光里更明显。

我伸手摸了摸缸沿,像摸一条旧疤。

我知道所有这些,不是一下子来的。

是很多个“先吃饭”“端稳了”“慢慢来”的日常堆起来的。

有一次,我和父亲去旧货市场。

父亲看上了一只老式的木凳子,凳面有一道裂。

卖家说便宜点拿走。

父亲蹲下来,用指尖抠了抠裂缝,站起来说:“还结实。”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问他咋知道。

他说:“木头干透了,裂得稳,坐得住。”

我笑,说:“爸,这话像你。”

他也笑,“像就好,坐得住。”

那天我没买东西,回家路上觉得手里不空。

人有时候不需要拿着什么,拿着话也够。

过了几年,厂里有了新管理。

年轻的主管来,做事利落,嘴也利落。

有人不服,我在旁边看了几天,觉得这小伙子心里有数。

我主动把库房的流程图拿给他看,讲哪里还可以再细。

他笑着说:“老王,你这图,要是上电脑再画一遍,留给新人,多好。”

我说:“行。”

他递给我一张纸,时间和地点写得清清楚楚,让我去参加内部电脑培训。

我那时对电脑只知道开关机。

坐在教室里,老师讲鼠标拖拽,我手心冒汗,出汗就滑,滑了就抓不牢。

我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别急,慢慢来。”

两周后,我把流程图画在电脑上,颜色分明,箭头方向也规矩。

主管拍了拍我的背,“好。”

我心里“嗯”了一下。

这“嗯”,像小时候父亲放在我肩上的那只手。

又过了两年,小周带队来我们厂第二次交流。

她站在门口看了会儿公告栏,目光落在那张流程图上。

她说:“你们做得很细。”

我说:“细,就稳。”

她笑,“是。”

她说他们学校新办了一个兴趣社团,让学生去社区做志愿服务,教老年人用新手机。

我说:“好事。”

她点点头,说:“学生也长心。”

我们站在门口说了会话,都不多。

话到点子上就停。

我喜欢这种分寸。

那年,我的儿子升学了。

他成绩中不溜,但他有他擅长的手艺。

他喜欢拆拆装装,喜欢把坏掉的闹钟修到走起来。

我看他,就看见当年修收音机的我。

我对他说:“不怕起点普通,怕的是手散心散。”

他点头,嘴角压着笑。

家里桌上那只搪瓷缸,已经不再用来端热水。

我把它洗干净,插了几枝花。

春天是海棠,秋天是菊。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有客人来,说这缸好看,带着旧时味。

我说:“是,陪了我好多年。”

客人说:“你这个人也讲究。”

我说:“我不讲究,我是认。”

我认一个稳字。

我认事要过手,话要过心,饭要热着吃,汤要慢慢喝。

我认这世界不必争高声,但可以把每一件小事做得顺眼顺手。

单位那边评“师带徒”,让我带两位新来的库管。

一个姑娘,一个小伙。

姑娘做事细,写字好,小伙力气大,动作快。

我第一天就给他们各发了一支普通钢笔,再从抽屉里拿出英雄笔。

我说:“这支,跟了我很多年。你们用新笔。它在这儿看着你们。”

他们笑,说:“可不敢用你的。”

我说:“用也行,轻点。”

他们拿在手里掂量,像接过了一个讲故事的老物件。

我带他们从认货架开始,认标签,认通道,认单据的顺序。

我不讲太多的“应该”,我讲“这样做为啥省力”。

一个月后,他们能独立值一班。

我站在门口看他们忙而不乱,心里像被秋阳照了一下。

那种亮不是炫,是暖。

我对他们说:“别怕错,错了别推。”

他们齐声“好”。

过节的时候,我拎着两袋水果回老楼。

楼上奶奶不在了,爷爷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手背上的青筋更明显。

他看见我,笑,“小王回来啦。”

我把水果递过去,“给您尝尝新的。”

他说:“日子好啊。”

我说:“好。”

他看了看门梁,“当年你换门帘的时候,还顶着这梁。”

我仰头看,铅笔的“1978.9”还在,颜色浅了。

我说:“在,就好。”

他点头,“在,就好。”

两个人对着梁默了一会儿,各自想着各自的往事。

我下楼时,握着扶手,扶手被一层又一层手磨得亮。

我心里忽然明白,有些亮,是岁月磨出来的。

有一次,库房接到一批急件。

卡车晚点,工人等着用。

大家心里都急,脸上像抹了风。

我把人分成两组,一组卸货,一组核对。

我自己站在中间,像一个简单的轴,左右转。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想起当年挡在小周前面时的那一下。

有些站位,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那一次以后我心里多了一根筋。

不抢镜,不躲闪,站在该站的地方。

搬到最后一箱时,大家都出汗,我也出汗。

汗顺着脊梁往下流。

卸完,天已经擦黑。

有人笑我,“老王,要不你去办公室喝杯茶?”

我说:“行,等我把这页单子打好。”

等我走进办公室,茶已经有人泡好,杯子里漂着两片柠檬。

年轻的主管对我点点头。

我也点头。

这点头里有明白,也有尊重。

后来他们给我发了一个小小的奖杯,上面刻着“可靠”。

我把奖杯放到最里面,把英雄笔放到最外面。

不是谁轻谁重,是谁更常用得着。

慢慢的,我开始在晚饭后写点东西。

不是文章,是记事。

哪天谁生病,我代了班,哪天哪个零件改了放置,哪天我儿子考了九十,哪天媳妇劝我别熬夜。

我写字还是平。

我喜欢“平”。

平让人靠得住。

儿子上高中后更忙,我有时晚上十一点还在等他回家。

我在客厅的老沙发上打小盹。

他开门进来时,我睁眼,说:“回来啦。”

他说:“嗯。”

我问:“饿不饿?”

他说:“不饿。”

我说:“睡吧。”

我起身把窗户掩上,月光斜着照进来。

我看见桌上搪瓷缸里插的菊花,花瓣开得慢,不张扬。

我对自己说:“好。”

偶尔有同学在微信上找我。

是后来了,手机也换了几代,微信头像一个换一个。

他们说:“老王,给我家孩子找个实习行不行?”

我说:“行,你把孩子的简历发过来。”

我不夸口,我能做的范围里,我尽量做。

孩子进了厂里做文员,坐在我曾经坐过的位子,对着电脑。

我走过去看他键盘敲得飞快,笑,“比当年我描方格快。”

他笑,说:“王叔,我多向您学。”

我摆摆手,“别,互相学。”

暮春的时候,单位组织去植树。

我跟年轻人一起挖坑,扶树,培土。

有人说:“老王,你歇歇。”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说:“我行。”

我把土培好,把树绳系稳,用脚尖轻轻踩实。

我看着那小树杆站直,心里像见到了一个少年站直。

日子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我也不逞强,干了一会儿,去水壶那里喝口水。

水温温的,入口不烫。

我想起多年前母亲那句“先吃饭,饭凉了人更凉”。

我现在懂了更多,当时只懂个暖字。

我把杯子放下,抬头看天,云淡。

小周在不远的地方带着一群学生种另一排树。

她抬眼看到了我,远远笑了一下。

我也笑了一下。

学生们叽叽喳喳,年轻的声浪像燕子掠过水面。

我想,真好。

有一次,我请假回老屋收拾东西。

屋里那台老黑白电视还在,屏幕灰蒙,遥控器早没了,侧面有个拨盘。

我蹲下擦了擦灰。

我想起那时周五晚上七点半,大家看节目,看得欢。

我把电视擦亮,依旧只是摆设。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在就是意义。

我把当年的奖状捋平,又把英雄笔的笔杆仔仔细细擦了。

媳妇站在门口看我,笑,“你对这些真下力气。”

我说:“心里尊重它们,它们就不亏我。”

她点点头。

她是个不多话的人,但她懂。

我一直觉得,懂与不懂,跟嘴的多少没关系,跟心的安稳有关。

单位有个年轻人跟我说:“师傅,您怎么就不急呢?”

我说:“急也得做,不急也得做。”

他笑,“那还不如不急。”

我也笑,“不是这个意思,是手上要快,心上不要乱。”

他说:“哦。”

年轻人都聪明,点一点就通。

我愿意跟他们多讲一点,是因为有人曾经这样对我。

比如那位把被子解开让我重叠一遍的班长。

比如那个说“行,你这人心里有杆秤”的排队小伙。

这些话,我都当宝。

到了五十岁的门口,我的睡眠浅了,白天精神还行。

我晚饭后常去楼下转转,绕着树走两圈。

坐在石凳上,听小孩的笑声,听远处的车声。

我把手机音量开小,听一段旧歌。

风在树叶里穿,像水拂过。

我摸摸兜里的英雄笔,习惯了。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有人问我为啥不换一支新的。

我说:“它跟了我从少年到中年,它见过我不顺也见过我顺。”

他们说:“有感情。”

我说:“大概。”

我不太会把感情说得很满,我怕满了就溢出来。

我更愿意把它放在手里,像握一截木。

有一回,我参加社区组织的讲座,讲的是“老物件的故事”。

有人拿来缝纫机,有人拿来闹钟,我拿来那只搪瓷缸和英雄笔。

我说:“它们让我记住两句话,一句是‘端稳了’,一句是‘慢慢来’。”

台下有位老人点头,有个孩子抬头看。

孩子的眼睛亮,像刚浇过水的小树叶。

讲完之后,有个年轻妈妈带着孩子过来。

孩子看着英雄笔,问:“叔叔,我能摸一下吗?”

我把笔递过去,“轻点儿。”

他小心地用指肚摸了一下,抬起头对我笑。

我心里一松,觉得把这笔带出来值了。

那天回家路上,我忽然想起很久以前,教导处的走廊风。

纸窗半掀,黑板报红纸角抖动。

我想起当时手心的汗,想起检查贴在红纸边上的醒目。

那些事,如今再想,已经不扎手。

它就像木纹里的深色,存在,不刺眼。

我在路灯下走,影子在地上拉长。

我的脚步没有急,我知道该回去。

家里那张桌,桌上摆着搪瓷缸。

缸里插着两枝花,一枝斜一点,一枝直一点。

像两句简简单单的话,配在一起,刚好。

某个工作日的午后,我去工会的小会议室开会。

墙上挂着年年换的新日历,纸边还是硬的。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透过玻璃能看见厂区的榆树。

风一来,叶子同时朝一面偏一下,又一齐回到原位。

会上说到“传帮带”的总结,把我的名字唤了一遍。

我站起来,讲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谢谢大家”,第二句是“还是那些老话,手要细,心要稳”,第三句是“该年轻人上时,就让年轻人上”。

我坐下,掌声一阵,不响,也不虚。

会散的时候,年轻的主管走过来,说:“老王,晚上我替你值一班。”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摆摆手,“不用,我还行。”

他笑,“行,你说行就行。”

我笑,心里想,年轻人也稳了。

回家时天色尚亮,路边小摊摆了新鲜的黄瓜。

我买了两根,夹在腋下,像夹了两卷图纸。

我上楼,钥匙轻轻转进门。

屋里有饭香,媳妇在厨房切菜,儿子坐在桌边翻书。

我说:“我回来了。”

他们一齐应了一声。

我把黄瓜洗了切条,摆在盘里。

我端起搪瓷缸,给每个人倒了点水。

水在缸里转了一圈,缓缓停住。

我看着他们,心里把一个字写了三遍。

“稳。”

夜深一些,我拿出那张“谢谢”的纸。

我把它平平放在桌上,灯光把纸边照出一道薄薄的亮。

我伸手摸了摸,纸有点硬,纤维还牢。

我不再去想它当年的前因后果。

我只想,它让我在一个午休时刻做了一件不算响亮却正当的事。

后来的一切,好像都在那一次的后面,排成了一条路。

路有直也有弯,弯里有风,直上有阳。

我把纸收好,放回相册。

我看见相册里还有儿子小时候的照片,有父母年轻时站在代销店门口的合影。

母亲手里提着一个网兜,网兜里是两个梨。

父亲把搪瓷缸放在脚边。

我想,那时他们也在想着日子。

只不过没说出来,他们的手在说。

第二天,我早起一个钟头。

把库房的钥匙在手里掂了一下,掂出一个习惯的重量。

我拿出英雄笔,写了今天需要采购的清单。

字一排一排落下去,像往地上摆砖。

我把纸吹干,叠好,塞进口袋。

出门时我对自己说了一句。

“端稳了。”

风从走廊尽头过来,像多年前。

我穿过风。

我知道,前面还有要做的事。

我也知道,做这些事不需要大声。

需要的是把每个地方拧紧,拧到位。

到位,心就稳。

临近傍晚,我在库房门口削了一支铅笔。

削到笔尖露出一小截铅,我停手,轻轻弹掉末端的木刺。

我把铅笔放进抽屉,关上,听见轻轻的一声。

那声音,好像从很远的地方来,又落在很近的地方。

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我抬头,看见窗外的天色渐蓝。

有人在远处喊我名字,声音穿过一排排货架,像从旧时光里走来。

我回头,笑着应了一声。

“在呢。”

这一声,在心里也应了一下。

在呢,就挺好。

我站了一会儿,又走回工作台前,把手里的单据理顺。

我把最后一张纸压在最底下,把日期写清楚。

我把英雄笔盖好,把搪瓷缸端正。

我停顿了一秒,像对自己点头。

然后我关灯,拉门,转身。

走廊里风又来了一阵,轻轻的。

我迈了一步。

脚下很稳。

转载请注明来自Sjyct,本文标题:《口带英雄破解版下载(女同学被欺我打抱不平被停学之后我弃学当兵却成班上最出息的人)》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